文人墨客那些事:金庸先生給我的啟示

金庸先生,原名查良鏞,是新派武俠小說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初三時,金庸先生就和同學一起合作編寫了《給投考初中者》,這是一本指導小升初的書。而最令大眾津津樂道的是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再加上越女劍,共計十五部武俠作品。其中《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更是被合稱為射鵰三部曲。金庸先生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和他

終身學習、尊重歷史、與時俱進等品質分不開的。

文人墨客那些事:金庸先生給我的啟示

金庸先生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和他的文學修養有關,而這些離不開學習。機緣巧合之下,年輕的金庸先生進入了中央圖書館,雖然僅僅是掛職,但他一場珍惜這次機會,求知若渴。利用閒暇時間,不斷閱讀圖書,增強自己的文化素養。另外金庸先生還在東吳大學修習了國際法,2005年得到劍橋大學博士學位,2010年得到博士學位,而這時候金庸先生已近八十高齡。可以說金庸武俠之所以廣為流傳一部分原因在於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而這離不開金庸先生的博學。

文人墨客那些事:金庸先生給我的啟示

金庸先生在武俠界取得的成就和他對於歷史的態度有關,那就是尊重歷史。讀過金庸武俠的人都知道十五部作品都有一定的歷史背景,給讀者一種真實感,仿若置身其中。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有修訂版,一部分原因就是金老意識到小說部分歷史和史實不符。以《神鵰俠侶》為例,裡面有個道士名叫尹志平玷汙了小龍女,令人憤憤不平。後經查證,尹志平是個得道真人,金庸先生就改為甄志丙做了這些事。其實藝術渲染,部分歷史失實無可厚非,如果不是出於對歷史文化的敬重,金老怎麼會去修改呢?

文人墨客那些事:金庸先生給我的啟示

金庸先生所取得的成就和他與時俱進的思想有關。在梁羽生先生寫完第一部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之後,約稿太多,應付不過來,便想到摯交好友金庸先生。金庸先生在寫《書劍恩仇錄》時思想並沒跟上,直到完本之後,看到了武俠的前景,就全身心投入到武俠之中來。與時俱進更明顯體現在新修版《神鵰俠侶》楊過、小龍女英雄關大會重逢時說的那些肉麻的話,個人猜想可能和金庸先生在英國求學有關。事實證明金庸先生抓住了新時代的一部分人的心理,與這有關的電視劇片段一時間就成為了爆點。

現在的武俠作品想達到金庸先生的境界難如登天,在這追求名利的俗世中,有幾個人能潛心研究歷史文化、其他天文地理知識?又有幾個人能同時涉獵琴棋書畫相關知識?尊重歷史給讀者以真實感,加強學習增強作品的文化底蘊,與時俱進滿足讀者需要,這些金庸先生都做到了,在很大程度上給金庸武俠錦上添花。劣質的網文雖行一時,沒有這些,但終究難成經典。

這正是:倚天屠龍爭天下,人間不見金老俠,惜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