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死後,民國名媛陸小曼的後半生是如何度過的?

小亦樂樂


前言:

在我看來,對於陸小曼而言,聽到徐志摩死訊得那一剎那,身為妻子的她是應該最痛心的。事實上,陸小曼在徐志摩去世之後,所表現出來的行為舉動已經證實了這一點。徐志摩“輕輕地走了”之後的生活對於陸小曼而言不免顯得淒涼一些,所以即便是翁瑞午的出現,也沒能改變陸小曼對生活的消極、對徐志摩的懷念。

徐志摩走了,翁瑞午來了

在陸小曼的情史上,翁瑞午不可不提。翁瑞午對陸小曼的喜愛和追求可以說是超過徐志摩當初“奪友之妻”的程度了。徐志摩飛機失事後,陸小曼在原本大煙癮的基礎之上更加借煙消愁,這裡的煙,指的是抽空人軀體的鴉片。因為國民黨對鴉片的禁止,陸小曼也曾因此而誤撞到了國民黨的槍口上,要不是翁瑞午的保護,陸小曼餘後的生活未免有些難以想象。

翁瑞午雖然喜歡陸小曼,而且也曾鼓起勇氣大膽追求,但徐志摩在世的時候,翁瑞午各方面是決不能同徐志摩作比較的。因此翁瑞午很長時間便一直處於沉默狀態,畢竟陸小曼已身為人妻,總不能和徐志摩當初奪取陸小曼一般,而同徐志摩競爭吧!翁瑞午心裡清楚,即便是公開競爭,他也不是徐志摩的對手。

翁瑞午是光緒皇帝老師翁同龢之孫、前清廣西梧州知府翁綬祺之子,胡適先生曾稱他為“自負風雅的俗子”。由此可見,翁瑞午又怎能同徐志摩相比。徐志摩在世之時,翁瑞午時常投其所好,對陸小曼百般追求。吸鴉片是他教的,送各種名人字畫也是他送的;反觀徐志摩,只是一味地掙錢養家、饋贈情詩罷了。

與翁瑞午同居,但無愛情之實

剛剛喪夫的陸小曼,經濟來源主要是依靠表妹家。而翁瑞午藉此時機,再次主動依附陸小曼,他將自己的工資和字畫如數賣出,以此來維持陸小曼的基本生活。

久而久之,陸小曼和翁瑞午的關係似乎成了一種“相依為命”的狀態。陸小曼能夠看出來,翁瑞午喜歡自己,想要給自己新生活,但陸小曼實在是太想念徐志摩,並且難以脫離出來之前的幸福生活。所以說,即便之後兩人同居,但卻在“男女距離”上分的清清楚楚,一個住在二樓,一個住在三樓,可以說是“劃樓而居”。

兩人同居後,徐申如派人最後一次將每月300月的生活費和一張寫有“如翁君已與你同居,下月停止了”的字條交於陸小曼。

陸小曼曾說過自己和翁瑞午之間的關係:我與翁最初絕無苟且瓜葛,後來志摩墜機死,我傷心至極,身體太壞。儘管確有許多追求者,也有許多人勸我改嫁,我都不願,就因我始終深愛志摩。但是由於舊病更甚,翁醫治更頻,他又作為老友勸慰,在我家長住不歸,年長日久,遂委身矣。但我向他約法三章:“不許他拋棄髮妻,我們不正式結婚。”我對翁其實並無愛情,只有感情。

陸小曼和翁瑞午共同生活了20年,怎麼可能沒有感情寄生,但因為翁瑞午沒有斷絕同結髮妻子的關係,總是兩頭這樣跑來跑去,這給了陸小曼一個警示和煩惱。陸小曼一直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絕對對得起徐志摩,在陸小曼心中,“愛不在形體上,而在內心中”。

活過了翁瑞午,走上了獨立路

與翁瑞午生活的最後時光裡,因翁瑞午病情加重,陸小曼作為友人也一直在盡著本分,同翁瑞午當初照顧自己一樣,陸小曼也在盡心盡力地照顧著病重的翁瑞午。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翁瑞午病重辭世。臨死之前,翁瑞午託人將當時的作家趙家璧和趙清閣兩人請到床榻前,交待了人生的最後一件事。

“我要走了,今後拜託兩位多多關照小曼,我在九泉之下也會感激不盡的。”

翁瑞午至死的最後一句話,仍然是牽掛著陸小曼,可見翁瑞午對陸小曼的喜歡程度。陸小曼對翁瑞午的行動舉動只是感動和感謝,雖然兩人同居二十多年,但在陸小曼心目當中,徐志摩才是她心中無人能夠代替的歸宿。徐志摩走了,陸小曼的“愛情”也早就跟著他走了。

翁瑞午死後,陸小曼並未消沉下去。在徐志摩走後的二十多年裡,她已經重新活了過來、站了起來,重新拾起了自己愛好作畫的興趣,並以此而獨立特行。

筆者結語:

也許徐志摩對陸小曼“對他的這份堅守”是最瞭解的,而陸小曼最後獨立起來的模樣,我想也是徐志摩最想看到的。


亮郎才不盡


陸小曼的一生,若以徐志摩罹難作為人生的分界線,與前半生的繁花似錦優渥生活相比,後半生則顯得煙雨悽迷,孤苦伶仃。

在與陸小曼爭吵過後,徐志摩乘飛機北上,在濟南觸山罹難,結束了其短暫絢麗的詩人人生。徐志摩的死,對陸小曼的打擊是致命的,她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

徐志摩死了,公婆對陸小曼恨之入骨,甚至不讓她參加徐志摩的葬禮;徐志摩生前的好友胡適、金嶽霖也認為是陸小曼執意不肯北上才導致了志摩的死;各種報紙雜誌也對陸小曼口誅筆伐。陸小曼再次成為了眾矢之的,無聲接受著世人謾罵和冷眼。

志摩的死,使陸小曼幡然悔悟,過上了與前半生截然不同的生活。

01

陸小曼終身素服,深居簡出,閉門謝客,潛心繪畫,遠離交際場。晚年被吸收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畫師。

她懷念志摩,致力於整理出版徐志摩的遺作,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其中的苦辣酸甜一言難盡。

02

徐志摩走了,也帶走了陸小曼的經濟來源。一個女人,沒有經濟上的獨立,很難實現人格的完全獨立。

陸小曼天生體弱又無經濟來源,這時的她需要一個人陪在身邊,這個人便是翁瑞午。陸小曼與翁瑞午同居達20多年之久。

03

翁瑞午死後,陸小曼真是孑然一身無牽掛。上無父母雙親,中無伴侶可依,下無子女繞膝。這樣的晚年生活,未免太過淒涼。

人生最大的憾事,莫過於英雄末路美人遲暮。陸小曼的一生跌宕起伏,前半生繁花似錦生活優渥,後半生煙雨悽迷孤苦伶仃,人間酸甜苦辣箇中滋味她都一一嚐遍了。

04

1965年4月3日,陸小曼終於闔上眼睛,追隨她的徐志摩而去。那一年,她62歲。陸小曼的葬禮格外冷清,只有好友王亦令送的一副輓聯,上面寫著:

推心唯赤誠,人世長留遺惠在;

出筆多高致,一生半累煙雲中!

一代名媛,就這樣走了,願另一個世界她能和愛的人永遠相依相伴。





書影生香


1931年徐志摩因飛機失事身亡後,世上再無名媛陸小曼,徐之死對她打擊太大,從此再不去歌舞娛樂場所,與之前的陸小曼判若兩人,徐志摩的朋友們將徐之死遷怒於陸的揮霍蠻橫,都不與她來往,她因病疾,靠推拿高手翁端午治病,後同居二十年,有感情,無愛情。陸小曼小時受會工筆畫的母親影響,喜畫畫,後曾向劉海粟學畫,31年徐志摩死後,她痛定思痛之餘,拜賀天健為師學山水,拜陳半丁為師學花鳥,賀教學生是很嚴格認真的,小曼一心一意學畫十年,1941年在大新公司(現上海第一百貨商店)辦畫展,解放後,第一屆.第二屆全國美展她都有作品參展,1956年,在陳毅市長關懷下,安排為上海文史館館員,有了每月80元不錯的收入,1958年加入上海美協,同年成為上海畫院專職畫師,59年任上海市政府參事室參事,同年評為三八紅旗手,1965年在華東醫院病逝。 她的畫以山水為主,人物花鳥也不錯,山水畫風近似清四王之一一王鑑一路,格調幽雅淡遠,近些年,她的畫市場上也有不錯表現,畫價高於陳小翠,但低於陳佩秋.吳青霞,


山水,


富貴雙棲,拍賣成交31.36萬元,

梅屋圖,成交價41.4萬元,


梅花仕女,
陸小曼書法,


陸小曼畫,徐志摩書成扇,

山水。


瀚墨尋夢


陸小曼的一生,因為詩人徐志摩的介入而引人注目;也因為和徐志摩的不倫婚姻而飽受後人詬病。

徐志摩和陸小曼結婚後,反對這段婚姻的徐志摩父母,堅持不見陸小曼。並且斷絕了對徐志摩的經濟資助,移居上海以後,天性浪漫、喜歡縱情風月並且生活奢侈的陸小曼又在這兩人移居上海以後,染上了吸食鴉片的惡習。這一切的變故讓徐志摩和陸小曼之間產生了很大的摩擦,兩人經常為此發生爭吵。以前衣食無憂的公子哥徐志摩不得不同時做幾份兼職來維持生活的開銷。不斷地在上海和北京之間跑來跑去,很是辛苦。

徐志摩死了,他愛陸小曼。他沒有想到過離開,即使是和陸小曼關係最僵的時候。

僅僅是為了去參加林徽因主講的建築藝術演講會,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從陸小曼身邊消失了,像當年從張幼儀身邊離開一樣,沒有任何徵兆。

陸小曼後來講,徐志摩出事故的當天下午。兩個人臥房裡掛在牆上的婚紗照忽然從牆上掉了下來,按照迷信的說法,這或許算是徐志摩的告別吧。

徐志摩死後,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去了遇難現場幫助處理後事。遺體後來經濟南運抵上海在萬國殯儀館舉行大殮時,陸小曼悲痛欲絕,幾次哭倒在靈前。

對徐志摩的死,陸小曼曾經寫過一對輓聯:

多少前塵驚噩夢,五載哀歡,匆匆永訣,天道復奚論,欲死未能因老母;萬千別恨向誰言,一身愁病,渺渺離魂,人間應不久,遺文編就答君心。

徐志摩死後,素愛盛裝華服的陸小曼從此便只穿素服,再也沒有去過先前常去混跡的歌舞娛樂場所。每天買來鮮花供奉在徐志摩的遺像前,從未中斷。也許是徐志摩的死造成的打擊太大,陸小曼的後半生始終鬱鬱寡歡。徐志摩死後,徐志摩的朋友們都把怨氣發在了陸小曼的身上,斷絕了同她的往來。素常的日子裡,陸小曼便跟賀天健學畫,同汪星伯學詩,打發著無聊的時光。

徐志摩死後的第二年清明節,陸小曼去了一次浙江海寧硤石為徐志摩掃墓。無人陪伴、形單影隻的陸小曼內心倍感淒涼,寫了一首小詩:

腸斷人情感未消,此心久已寄雲橋。

年來更識荒寒味,寫道湖山總寂寥。

為情所困、不能自拔的陸小曼後半生身體變得很差,大部分時間都靠吃藥來維持。雖然徐志摩活著的時候兩個人經常發生爭吵和摩擦,然而徐志摩的死還是給她了很大的打擊。翁綬祺的兒子翁瑞午後來和她同居了幾年,期間拿了家裡很多的古董字畫變賣以滿足陸小曼的日常生活和治病吃藥所需。翁瑞午離開以後陸小曼的日子開始拮据起來,不過她的情況很快被當時擔任上海市市長的陳毅知道了;在陳毅的安排下,陸小曼在上海文史館做了一名館員,每個月可以有幾十元的薪水,生活也有了保障。後期,又擔任了上海中國畫院的畫師。儘管此時的陸小曼身體已經很不好,但是她仍然堅持做著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將自己的才情發揮了出來。

陸小曼晚年體弱多病,但是也得到了很多友人的關心。好友趙清閣經常去看望她,臨終前陸小曼向趙清閣吐露了遺願,希望死後能和徐志摩合葬在一起。但是這件事後來沒有得到徐志摩的兒子徐積鍇(張幼儀之子)的同意,最終沒有如願。1965年4月3日,陸小曼病故於上海華東醫院,享年62歲。安葬於蘇州東山華僑公墓。

陸小曼畫作《美人圖》

歷史有故事,我來告訴你。我是今日頭條作者徒步說史,感謝您的關注和閱讀,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


徒步說史




徐志摩死後,陸小曼到了宋慶齡身邊,擔任宋慶齡的古漢語言文學秘書。在與宋慶齡一年多的接觸中,思想有了更高的提升,從對徐志摩的思念中走出來。



經常去宋慶齡那裡的孫科愛上了陸小曼,宋慶齡考慮到孫科身擔國民黨要職,又有家室,為了不影響孫科,就把陸小曼送到美國學習。兩年後,與閻錫山結婚。



閻錫山與陸小曼住的地方,離張學良和趙四並不遠。因此陸小曼與趙四經常在一起,也成為了朋友。陸小曼與閻錫山生一子,名閻錫嶺,1971年,服兵役的閻錫嶺成了一名飛行員,在演習中遇難。



閻錫山死後,陸小曼一直一個人生活,宋美齡十五次找到她,問詢張學良情況,曾經為張學良轉達了宋美齡的七封信件。張學良獲得自由後,陸小曼隨張學良夫妻去了美國。



陸小曼出了【再回首,掏】和【帶走那片雲】兩本詩集,其中收編了徐志摩79首從未發表的詩。後來,林徽因通過多方聯繫找到陸小曼,兩個人抱頭痛哭,打算為徐志摩出本書。




林徽因明白,徐志摩真心愛著冰心,她們三個女人同樣愛著徐志摩。只是徐志摩無福消受她們溫馨的愛,英年早逝。陸小曼和林微因找到冰心,三個人在桃園結義,這是有名的【民國三結義】。陸小曼要在淨月庵出家,被二位姐妹勸阻後,嫁給當時的文壇泰斗金嶽霖。金嶽霖死後,弟弟金庸把陸小曼接到香港。陸小曼88歲無疾而終,生前寫的唯一的一部武俠小說【再別康橋客棧】,轟動文壇半個世紀。


白這個顏色




徐志摩,民國風流人物,愛情如同風月。

“我將於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1915年,徐志摩遵父母意與張幼儀成婚,隨後便開始追逐自己的夢想去了。1920年10月,徐志摩赴英國倫敦求學,張幼儀為了追隨丈夫的腳步,毅然奔赴英國,但是終究還是晚了。此時的徐志摩已經邂逅了讓他此生魂牽夢繞的女子——林徽因,陷入了愛的漩渦裡,終生掙扎不出來,也許是他從不願意掙扎罷。更有趣的是,這位對張幼儀沒有任何愛意、甚至對她懷有厭惡情緒的浪漫詩人徐志摩,竟在張幼儀到英國沒多久後,便讓她懷上了孩子。

徐志摩用自己的絕情對因懷孕而沉浸在喜悅中的為愛奔赴英國的張幼儀扇了耳光:“趕快打掉!”



這時,張幼儀終於看清了現實,終於知道她已經沒有辦法挽回自己的丈夫了,他對她,絕情至此。徐志摩堅持離婚,張幼儀無奈下最終還是顫抖著在離婚協議上籤了字。但是,徐志摩對張幼儀的絕情仍然沒有結束。1922年秋天,徐志摩自英國劍橋留學回國後公開發表《徐志摩離婚通告》,讓張幼儀顏面丟盡,這對那個時代的女人而言,該是多麼沉痛啊。徐志摩則帶著“我將於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這句話去追尋自己愛情與靈魂的歸宿——林徽因。

但是,當徐志摩裝載著滿腹的愛情尋到林徽因時,她卻已經被父母許配給了梁思成,林徽因沉默,徐志摩亦沉默,林徽因不願反抗父母的意願,徐志摩亦不願忤逆自己的老師梁啟超,最終徐志摩黯然離去。

徐志摩曾在給林徽因的詩中寫到:

時光如水,總是無言。若你安好,便是晴天。

在徐志摩痛苦於死去的愛情的時候,陸小曼踩著風情萬般的步子嫋娜地走進了徐志摩的世界裡。沉陷於痛苦泥淖中的徐志摩,被困於婚姻囹圄裡的陸小曼,終於燃燒如火,炙熱了民國的風流。

陸小曼逐漸沉淪在徐志摩浪漫的詩情裡,難以自拔。王賡從沒想過自己會收到朋友徐志摩送來的禮物——綠色的原諒帽,而陸小曼也沒有給他原諒她的機會。

1925年,陸小曼懷著沉痛而複雜的心情與王賡離婚。

1926年,徐志摩牽著陸小曼的手,流著淚笑著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詩人猝然星隕,世間獨留佳人。

徐志摩與陸小曼結果後,卻仍然對夢中情人林徽因念念不忘,“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為趕到北京聽林徽因關於建築的演講,從南京乘坐飛機去北京,然而飛機在濟南附近時,忽然煙霧瀰漫,只好降低飛行高度校準航線,最終不幸撞山墜機,徐志摩遇難。陸小曼驚聞噩耗,當場昏厥,醒過來後的陸小曼現實慟哭流淚,繼而則宛如沒了靈魂,如同行屍走肉般。

在徐志摩的隨身遺物中,唯有一幅畫卷得以倖存,這幅畫卷是1931年春陸小曼創作的山水畫,徐志摩原是想在北京請文化界的名流為它題字,他將它視作珍寶,將它放於鐵篋中,因此這幅畫隨徐志摩離世而化作灰燼。陸小曼看到畫卷更是感慨萬分,痛苦萬分,思念萬分。

她知道,志摩,回不來了。

陸小曼生於富貴人家,自小嬌生慣養,很講究生活享受,因此總是保持著高額的生活消費。

徐志摩,為她聲名狼籍。陸小曼,為他受盡指摘。

徐志摩走入了自由戀愛的婚姻殿堂,卻又陷進了似乎永遠沒有盡頭的黑洞裡。徐志摩為了與陸小曼結合而與家中鬧翻,徐家亦因此斷了對徐志摩的經濟支持,為了維持陸小曼想要的生活狀態,徐志摩疲於奔命地賺錢,真正詮釋了“你負責貌美如花,我負責賺錢養家”的理想愛情。後來,陸小曼為了緩減病痛,在醫生朋友翁端午的引誘下,開始吸食鴉片,更讓徐志摩肩上的壓力宛如泰山,但是徐志摩仍然沒有怨言,仍然對她千般萬般的憐愛。

徐志摩臨去北京前曾囑託翁端午照顧陸小曼,在徐志摩死後,翁端午也真正成了陸小曼的依靠。1938年,陸小曼為了緩減生活上的經濟壓力與精神上的孤獨,開始與翁端午同居。但是,陸小曼直言她對翁端午“只有感情,沒有愛情”。



陸小曼是愛徐志摩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在徐志摩死後,陸小曼的餘生再沒有穿過華服,只穿素色衣裳,她生活裡的色彩彷彿只有鮮花的顏色,因為她的志摩喜歡鮮花。在徐志摩死後,陸小曼用筆寫下她的悲痛以及她對徐志摩的思念:

摩,你是不是真的忍心永遠的拋棄我了麼?你從前不是說你我最後的呼吸也須要連在一起才不負你我相愛之情麼?你為什麼不早些告訴我是要飛去呢?直到如今我還是不信你真的是飛了,我還是在這兒天天盼著你回來陪我呢!

在徐志摩死後的幾年時間裡,陸小曼幾乎閉門不出,整日窩在昏暗的房間裡,以悲痛的心情整理徐志摩的作品。

她的徐志摩仍然活在她的世界裡,從沒有離去。

1956年,此時已然53歲的陸小曼被上海市長陳毅發現,對於曾經的名人陸小曼晚年的生活狀態,陳毅亦是感慨萬分,隨後將她聘為上海文史館館員。自此,晚年的陸小曼終於獲得重生,開始了她最後的風華絕代。

陸小曼在臨終前仍對徐志摩念念不忘:“唉,志摩要是不坐那架小飛機就好了。”

陸小曼在意識模糊間,彷彿聽到了志摩在讀著他曾給她寫的情詩:

小曼呀,你應當知道我是怎樣的愛你。你佔有了我的愛,我的靈,我的肉,我的整個兒永遠在我愛的身旁放置著,永久地纏繞著。


史不知味


陸小曼是徐志摩的第二任妻子。郁達夫是這樣評價她的,“她是一位曾振動20世紀20年代中國文藝界的普羅米修斯。”胡適也評價她為“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

陸小曼與徐志摩高調的戀愛,終成正果。他們婚後的生活並不如意。戀愛時,陸小曼是徐志摩眼中最美的西施,給他安穩,給他快樂,也是他的一絲慰藉。在陸小曼的眼中,徐志摩也是富有詩意,純粹浪漫。婚後,陸小曼任性,毫無節制。徐志摩負氣兒子也,這一走,竟是永遠。



從此,陸小曼的生活急劇直下,情感也開始日漸的沉澱,愈發醇厚。


徐志摩走後,陸小曼深深的活在了自責與愧疚之中。徐志摩去世之後,她默默的為他寫下了無數的書《雲遊》,《愛眉小札》,《徐志摩詩選》等等等等。不僅僅如此,她在徐去世之後,一下子就老了,年僅四十歲時,她就已經美貌不再,為人嘆息。

陸小曼對她的好友王映霞說“鮮美的鮮花是志摩的象徵,他是永遠不會凋謝的,所以我不讓鮮花有枯萎的一天。”所以徐志摩的遺像之下,永遠有著一束最新鮮的花束。


是阿維啊



陸小曼和徐志摩怎樣結合的,這裡我不一一細說了。


陸小曼和徐志摩重新組合後,愛情在生活面前真的不堪一擊。兩人僅僅過了兩年的甜蜜生活,後面就因為兩人的三觀不合,所以常常吵架。徐志摩追求的是精神上帶來的滿足,但陸小曼由於出生富貴人家,在父母的寵愛以及保護下長大,從小對金錢沒什麼概念。其次和前夫王庚在一起的時候,就養成了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夜生活。和徐志摩去到上海生活後,重新迷戀上充滿霓虹燈的夜上海,白天睡覺,晚上去玩;包戲子;吃昂貴西餐……所以徐志摩也為這龐大的開銷終日奔波,最終也是死於空難。其實,從另外一方面來說,徐志摩的死,對他來說也許是一種解脫。

那麼,陸小曼在徐志摩死後的生活是怎樣的呢?

  1. 徐家不讓陸小曼參加徐志摩的葬禮,並和她斷絕關係。在前面由徐家每月支付陸小曼費用,徐家兩老走後,由張幼儀每月支付。【這個說法是我在書裡看到的。看到很多朋友有不同的答法,所以這個有待研究】
  2. 和翁瑞年同居,由翁瑞年偶爾變賣家中真藏,負責陸小曼龐大的開銷。陸小曼曾說過,“和翁瑞午之間,只有感情,沒有愛情。”!
  3. 翁瑞午去世後,陸小曼晚年靠畫畫為生。可謂是孤苦伶仃,甚至死後不能入土。是她的後輩在很多年以後才為她找好墓穴,入土為安的。但是她的願望是和徐志摩葬在一起,徐家後人不同意,所以她現在的墓穴在蘇州,而徐志摩的在硤石。

  4. ★★★徐志摩死後,也是由於陸小曼的堅持,才使徐志摩的詩集最大限度的保存並出版,為世人所知所讀所感。
  5. 自此始終,陸小曼是深愛著徐志摩。而徐志摩,也是愛陸小曼的,從保留的詩集可以得知徐志摩當面和陸小曼在一起時的幸福,知足,自豪,困惑,迷茫,希望………

花半仙


徐志摩去世後,陸小曼不事生產,開銷甚大的花費由誰供養呢?我們來扒一扒。


一、一代名媛白富美

陸小曼是真正的白富美,他父親是中華儲蓄銀行的創辦人。前夫王庚官至五省總參謀長,再婚的徐志摩是大學教授。一直生活奢華優越。她每月花費至少五、六百大洋,而當時,五塊大洋就夠普通人家生活了。

陸小曼


二、揮金如土錢流水

徐志摩去世後,陸小曼一直不事生產,她的生活來源怎樣呢?

按說,陸小曼的孃家、婆家都富甲一方,應該活得不賴。可惜,陸小曼的父親陸定在徐志摩殞命前一年就去世了。陸定的遺產分了三部分,一部分捐給了“革命事業”,一部分給了遺孀吳曼華,一部分給了陸小曼。但是,那時的陸小曼花錢如流水。住洋房、吃飯、打牌、養傭人、開派對,為了緩解頭痛還吸上了鴉片。金山銀山揮霍一空。

徐志摩和陸小曼的結婚照


三、徐家供養

徐志摩死後,徐志摩的父親供養了陸小曼一段時間。其實,徐父一直看不慣陸小曼所作所為,不同意他們的婚事,又認定陸小曼間接害死了唯一的兒子,再說,陸小曼也沒生下一男半女。徐父就把家產都留給了徐志摩的原配張幼儀及其兒子。但是礙於情面和眾人勸說,徐父還是負責了陸小曼一切花銷。

徐志摩和原配張幼儀


但是,有一次,徐父在陸小曼家撞見翁瑞午後,就斷絕了供給。還是徐志摩的原配張幼儀常常資助陸小曼。

四、翁瑞午侍奉

翁瑞午是誰呢?他和陸小曼在戲院結識。翁瑞午會唱京戲崑曲,又擅長推拿按摩。徐志摩生前,兩人就來往頻繁。翁瑞午經常為陸小曼推拿按摩緩解頭痛,還經常一起隔燈並枕、吸食鴉片。引發不少謠言。

徐志摩死後,翁瑞午更加體貼照顧陸小曼。後來,二人同居一起20多年。翁瑞午沒有離婚。養育妻子和五個孩子的同時,也不間斷地供養開銷甚大的陸小曼。翁瑞午對陸小曼一直和顏悅色,極盡關懷之能事。即使晚年陸小曼年老色衰仍侍奉不改。

陸小曼和翁瑞午


五、素服淡面、潛心學畫

雖然陸小曼沒有守身如玉,但是徐志摩死後,她一洗鉛華,改變了以往燈紅酒綠的生活。她素服淡面,不涉俗事,一邊整理徐志摩文稿,一邊潛心學畫。翁瑞午死後,陸小曼徹底成了孤家寡人。

1956年,在陳毅市長的關懷下,陸小曼被安排為上海文史館館員。這位一代名媛終於可以自給自足了。1959年,她還被評為三八紅旗手。


晚年陸小曼


陸小曼的畫以山水為主,人物花鳥也不錯。近些年,她的畫在市場上很受歡迎,畫價頗高。

六、香消玉殞

1965年4月3日,陸小曼病逝於上海華東醫院。一代名媛香消玉殞。她臨死的願望是跟徐志摩合葬。但是被徐家拒絕。

後來,由於歷史原因,陸小曼的骨灰也不知所蹤。1988年,陸小曼的堂侄為她在蘇州東山華僑公墓修建了紀念墓(衣冠冢)。墓碑上照片中的陸小曼梳著學生頭,笑靨如花。


與狼共舞的歷史和旅行


陸小曼的第三任

陸小曼,是一名上海名媛,深受家庭栽培,彈一首好琴,又精於油畫,舉止優雅,談吐不凡註定了她這一生的不凡。美麗可人,再加上陸小曼舉手投足之間都有萬種儀態,懂兩門外語,繪畫也很有靈性。這樣才貌雙全的女子踏進社交場合,立刻就受到了無數人的愛慕和追捧。

氣質是後天形成的,卻是一生陪伴的,同樣也致使她的一生不缺追隨之人。

陸小曼體弱多病,常常胃痛。病的時候,陸小曼心情很壞,容易發脾氣。

後來徐志摩打聽到名醫翁瑞午,便託朋友請他來家,進而為陸小曼疹病。沒想到經過翁瑞午的一番推拿,陸小曼的病情就好多了,脾氣也好多了,說話輕言細語,待人亦溫柔有禮。

自那以後,徐志摩便經常邀請翁瑞午來為陸小曼診病,漸漸都成了好朋友。本身種種原因致使與徐志摩結婚後有怨氣,出現的翁端午更是成為徐志摩的一頂青翠的帽子

徐志摩離世後,,在朋友的周旋之下,徐父願意為陸小曼支付300大洋生活費。與此同時陸小曼身體愈加嚴重,同時陸小曼與翁端午一直都在持續著聯繫。人人都說他倆不清不白,關/系曖昧,連陸小曼自己都說說翁給自己帶來了真正的激情和幸福。陸小曼還跟他學會了抽大煙,兩人在一起的時候超過了和徐志摩在一起的時候。

翁端午對陸小曼確實很好,雖然在徐志摩死後,陸小曼受到了來自徐志摩朋友的言論上的傷害,但是翁端午對她依然像以前一樣,也是他一直默默陪在陸小曼的身邊,讓陸小曼開心,更不會在意陸小曼已經結了兩次婚。

陸小曼無法得到徐志摩家和孃家的資助,而能夠滿足她生活用度的翁瑞午自然很快就成了她第三任伴侶。關係公開後,徐志摩的父親惱羞成怒,停止了支付給她生活費。

陸小曼最終和文端午一同生活了20多年,她說到與他同居的原因就用8個詞來形容,只有感情沒有愛情

在這二十年間,陸小曼為徐志摩作品的整理出版作了大量工作。也算是最終不負徐志摩為她的付出。

翁端午去世後,她在圖書館任職,與上海公寓去世,同事幫忙處理後事,終身都未完成與徐志摩同葬的心願。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xu-zhi-mo_(徐志摩詩錄)

等風來,也等你~

我是小橙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