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复建“华北大学” 不如重整新河山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消息说民进石家庄市委和石家庄市政协召开一个研讨会,商量在石家庄复建华北大学的事宜,看完后不觉虎躯一阵,感觉太不靠谱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华北大学是怎么个存在?

石家庄复建“华北大学”  不如重整新河山

1948年5月,华北联合大学与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由吴玉章同志任校长,范文澜同志和成仿吾同志任副校长。校址设在河北省正定县城。华北大学受华北局领导,下设四部两院:一部为政治训练班,对知识青年进行短期政治思想训练,后来演变成中国人民大学;二部为教育学院,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干部后来演变成北京外国语大学;三部为文艺学院,培养文艺干部,后来演变成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四部为研究部,从事研究和培养、提高大学师资;两院是工学院和农学院,后来演变成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

石家庄复建“华北大学”  不如重整新河山

石家庄复建“华北大学”  不如重整新河山

石家庄复建“华北大学”  不如重整新河山

后来演变的这么个些个大学,轮行政级别、行业影响力,哪个不是在中国是个牛掰的存在,现在竟有民进石家庄市委和石家庄市政协一些人来讨论复建华北的事宜,考虑过这些学校的感受吗?是不是闹呢,我感觉就算省委组织讨论也不一定好使。

石家庄缺好大学吗?缺,相当缺,我们知道一个好的大学给地方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人才培养,还有无尽的品牌光环效应,比如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大在合肥的存在将以前合肥这个不太出名的省会迅速在全国知晓,合肥政府对中国科大照顾的无微不至,要暖气有暖气、要政策有政策,就是为了留住这宝贝疙瘩。

石家庄复建“华北大学”  不如重整新河山

反观石家庄,河北省会,在河北一直是一个低调的存在,教育方面尤其低调,虽然有河北师大、石家庄铁道大学等一些重点大学,但离名牌大学差的不是一点半点,省内其他有名的高校比如:河北大学蜗居保定、燕山大学飘在秦皇岛、唯一的211还在人家天津地面上蹭吃蹭喝,找遍中国都找不出来河北高教这种奇葩的存在,所以石家庄打造省会形象,树立全省的教育龙头形象和地位,我觉得是相当可以理解的,远的不说,就说与河北一河之隔的河南,全省之力打造的郑州大学如今也是貌美如花、在郑州、甚至在河南也是牛逼的存在,全国排名50左右的样子,也成了郑州一个靓丽的文化名片。

石家庄复建“华北大学”  不如重整新河山

话说回来石家庄复建华北大学可行吗?我觉得难度不亚于再造一个华北大学。因为,华北大学这个LOGO太牛逼了,石家庄有点镇不住,分散出去的那些牛校肯定会极力的反对,他们的反对是一种巨大的阻力,即便学校不反对,那些学校的校友也会反对,之前不是有高校改名因为有歧义,而被校友反对,只好作罢,另改他名吗?这还是一个改名歧义,现在直接复建华北大学,这种大胆的做法,让人钦佩,也会招来无尽的阻力。我只想问:“同学,你咋想的”?

石家庄复建“华北大学”  不如重整新河山

我觉得石家庄教育的破局,不是复建华北大学这种天马行空没有可行性的做法,而是将本地大学进行资源的优化整合,将河北、石家庄高校牛逼、优势的专业进行整合,比如:燕大的机械、河大的法律、工大的电气工程、铁大的土木和交通、科大的制药、理工的冶金、经贸的经济等,重整一个新的高校,然后举全省之力打造,就像河南打造郑大一样。然后取个牛逼的名字,再三强调下,因为河北、石家庄的名字都缺少那种霸气,导致冠以河北、石家庄名字的高校都在猥琐发育,一个大学取一个霸气、响亮的名字,绝对会促进高校的发展,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高校热衷改名,从泸州医学院到后来的西南医科大学,用脚想想都会知道会带来大量优质的生源。

石家庄复建“华北大学”  不如重整新河山

小编觉得华北理工这个名字是极好的,可惜被河北理工给抱得美人归,河北理工在曹妃甸、学校本身实力也没那么强,财政投入也没有那么多,导致河北理工顶着一个极好的帽子在猥琐发育,学校实力和名号极不相称。要是这个名号换在石家庄,估计用不了几年就是一个牛逼的存在,可惜这样的事情也没发推到重来。

希望石家庄、河北的高教迅速发展起来,能让这些辛苦学习的学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毕业后留在家乡、建设家乡,而不是流落在北上广深为了生活而谋一份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