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苦後甜,才是生活最好的安排


孫儷飾演的房似錦,在一次帶看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對老年夫妻。


接到兩個老人後,她趕忙給老人遞上水,誰知老人一把推開,站在大街上,怒氣衝衝地讓她去買熱水。


先苦後甜,才是生活最好的安排


無奈之下,她跑向咖啡店買來一杯不加奶不加咖啡的“熱水”,這對夫婦卻回了句:“怎麼這麼慢”,


幾經周折,好不容易才到了簽約環節。


房似錦帶著老人打車到了簽約處。下車時,她一手打傘,一手放在車門護著老人的頭。突然,車門被老人關下,重重地砸在了她的手上。


頓時,她痛得彎下了腰,扶著那隻紅腫的手,臉上的表情痛苦極了。


一旁的兩位老人冷眼看著:


“你快點,我們的時間可是很緊的。”


先苦後甜,才是生活最好的安排


沒有一句關心與安慰,傷在手上,淚只能往心裡咽。


她強忍著進去簽約,別人問她怎麼了,她只回了句:沒事。然後用紙巾包住受傷的手,開始工作。


瞬間,這個“命硬”的房似錦讓人淚目。


成年人很愛說“沒事”。


但這“沒事”的背後,又有多少說不出的辛酸與無奈呢?


可是,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呀。


委屈處處都有,困難常常出現,責任卻一直在肩。


所以只能沉默,只剩堅強,只有前行。


先苦後甜,才是生活最好的安排

成年人的苦,說不出


2月10日,“硬核復工”上了熱搜。


表哥也是第一波復工的人,大家都在說他“太拼了”,他只是沉默不語。


後來他告訴我,再不復工,房貸就還不上了,孩子下學期的生活費也還沒著落。


什麼是成年人?


村上春樹在《舞舞舞》中說: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


成年人的世界,都是不動聲色的,情緒是不能隨意表現的。有多少難,有多少苦,默默抗下來就好。


電影《一切都好》中,張國立飾演的父親管治國,前往各地看望自己的四個子女。這時的他才發現,曾今以為過得很好的子女,其實都不好。


兩個女兒,一個事業順利,但是與丈夫不合;一個喜歡跳舞,卻只能做櫥窗模特,休息時,在巷子裡掉眼淚。


兩個兒子,一個賣掉房子,和很多人擠在狹小的舊房子裡創業;一個因心情不好,去西藏採風,卻遭遇雪崩。


然而這一切都沒有人告訴他。


在澳門看望小女兒時,他告訴小女兒,在外面過得好與不好,都要告訴爸爸。


小女兒卻告訴他:“好事我能說,壞事我可不敢。”


先苦後甜,才是生活最好的安排


成年人,向來是會隱瞞的。因為成年人的背後,有太多他們愛的人。


對父母,只願少給他們擔憂;對子女,只願給他們歲月靜好。


所以,很多時候,苦是不能分享的。


正如張愛玲說的那樣:“笑,全世界與你同聲笑;哭,你便獨自哭。成年人的委屈,都是不能分享給別人的。”


成年人的苦,是要自己消化的。


先苦後甜,才是生活最好的安排

先苦後甜,才是生活最好的安排


常德有位特殊的外賣員。


工作時,除了要將外賣準時安全的送到用餐人手中,還要細心呵護著背上一歲的女兒。


他說:“妻子也是一名外賣員,和她商量了近一個月,才決定送外賣時帶著寶寶,能跑一單就跑一單。”


先苦後甜,才是生活最好的安排


語氣中滿是無奈。


說到女兒,他的臉上不由自主地浮現幸福的笑容,他說:“我想給寶寶,選擇好的成長環境。”


先苦後甜,才是生活最好的安排


雖然生活的壓力很大,但是通過他們的努力,在女兒的成長的道路上,能夠給她很好的生活。


普通人的生活,即使很難,但是這種通過雙手拼來的幸福,也寫盡生活的意義。


平凡的生活,也是一種滋味。


光鮮如明星,臺前有多靚麗,臺後就得有多少付出。


淘寶主播薇婭,2018年雙十一2小時銷售2.67億,創造了銷售行業神話;2019雙十一,有近4000萬用戶通過手機觀看薇婭的直播購物。超強的帶貨能力,使她穩坐成為了淘寶“第一主播”。


面對今天的成績,她的老公董海鋒說:

“我們經歷過的事,踩過的坑,最後都在為主播這個職業做了鋪墊。”


薇婭和老公在做網店的第一年,就虧掉了200萬,不得不賣了一套房子。2016年,薇婭就開啟了她的直播路。


現在的薇婭,每天下午五點多到直播間,直播、開會、選品直到凌晨五六點。和女兒的交流可能只有早上那麼一會兒。


這世界上,從來沒有輕輕鬆鬆的成功。


十多年的摸爬滾打,成就了今天的“淘寶第一主播”薇婭。


那個急著復工的表哥,雖然日子還很艱辛,但是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能給家人遮風擋雨。


帶著女兒送外賣雖然辛苦,可是能讓家裡多點收入,能讓女兒過得更好一點。


這不就是生活最真實的意義?拼盡全力,給自己和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


苦難是命運的考驗,也是命運的饋贈。


經歷苦與難後,方知生活的真相,體味自己贏來的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更加珍惜那一點點甜。


對大多數人來說,有那一點甜就已經很好了。


先苦後甜,才是生活最好的安排

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擺渡人


《喜劇之王》中柳飄飄說:“看,前面漆黑一片,什麼也看不到。”


尹天仇說:“也不是,天亮後便會很美的。”


同樣的一件事,不同的結果,取決於看者的角度。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過:“我們的煩惱和痛苦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因為我們加在這些事情上的觀念。”


很多時候,苦不苦,都是由自己的內心判斷的。你若覺得苦,生活便是苦的;你若不覺得那是苦難,生活便會為你呈現新的面貌。


曾在朋友圈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生活是自己的,盡情打扮,盡情可愛。


生活不易誰都知道,既然不能改變,那就轉換自己的心態,努力看到快樂的那一面,做自己生活的擺渡人。


朋友說,剛畢業的那兩年,工作很多不會,每天小心翼翼,住在狹小的出租屋裡,想吃頓大餐,看了自己的餘額,只能下樓吃了碗麵。


現在回想起來,就覺得好難。但是當時她並不覺得苦,能早點下班吃碗熱面,都會覺得很幸福。並且在心裡期待著未來總會好起來的。


亦舒說:


“做人,再幸運,也還是辛苦的,幸虧懂得苦中作樂。”


人生不易,要善於發現身邊的微光。艱難時,也要學會快樂。


長途跋涉時,記得摘一朵路邊的小花帶上;攀登陡崖時,記得抬頭仰望天空。


成年人的世界,自己才是自己的救贖。


每個人,都期待生活可以待自己溫柔一點。


其實,誰的生活都有艱難的時刻,任何人的生活都不容易。


身為肩上扛著責任的成年人,很多苦沒法說出。


但是,苦卻不能一直裝在心裡。苦一直裝在心裡,就會被放大、被擴散,幸福就會變得遙不可及。


其實,當一個人能學會發現生活的微光,生活就會充滿意義;當一個人,學會轉換面對苦難的心境,也就沒有什麼苦了。


願你我都能接納生活的平凡。未來可期,人間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