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胃鏡的話要注意哪些呢?

陳剛舉


胃鏡作為消化系統檢查方法,常用於食管、胃、十二指腸等的疾病,可以直接的通過胃鏡的成像觀察上消化道內部的具體情況,有助於疾病的診斷以及鑑別。

不過胃鏡在做之前有很多的注意事項需要了解

首先是不適合做胃鏡的人群

精神狀態異常者,因為胃鏡在做的時候需要患者和醫生進行配合,所以精神異常、配合度低的、昏迷休克等都不適合;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者,如高血壓、心肺功能不全等,因為胃鏡在進入腸道時會有些許不適,可能引起患者較大的情緒反應,血壓可能急劇上升,引發疾病,所以心臟功能不好的人群要注意。

其次是做胃鏡的準備

(1)胃鏡前至少八小時不可以吃飯飲水,一方面避免食物對胃鏡觀察的影響,另一方面避免檢查中出現的噁心、嘔吐。另外最好穿寬鬆的衣物,方便操作。

(2)檢查中注意事項。局麻檢查過程中要配合醫生,不要做過多的吞嚥的動作,用鼻子進行呼吸。如果出現異常反應,先和醫生手勢溝通,不要隨意觸碰胃鏡的儀器,得到醫生同意後再進行其他的動作。如果是全麻胃鏡檢查,那一覺睡醒就做好了哈。

(3)檢查後。因為檢查時,為避免胃鏡經過咽喉部時出現的嘔吐反射,所以會用上局麻藥。因此在檢查結束後兩個小時內,儘量不要吃東西和飲食,容易出現嗆咳。等藥效過去就可以正常飲食了。

除此之外,局麻胃鏡檢查在檢查前最好先有一個心理建設,做好心理準備,說服自己進來克服檢查中的噁心的感覺,儘量配合檢查。


張浩醫生


你好,我是一名胃腸外科臨床醫生,隨著內鏡技術的發展,胃鏡檢查在上消化道疾病的診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臨床工作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診斷依據。


通常臨床上胃鏡檢查分為普通電子胃鏡和無痛電子胃鏡,結合我們本院,普通胃鏡費用一般在三百五十元左右。無痛電子胃鏡費用大概不到九百元。兩者之間的區別就是,無痛胃鏡在行檢查時給予患者基礎麻醉,避免患者痛苦,其他檢查方法相同,花費區別也就是在於麻醉費用。



那麼,胃鏡檢查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除了無痛胃鏡需要麻醉以外,兩種胃鏡檢查過程相同,過程如下:準備檢查前在口含麻醉劑(一般常用二甲硅油散或者鹽酸奧布卡因凝膠等)後,醫生將電子內鏡光線,從患者口部—食道—胃,最終到達十二指腸的檢查過程。如發現異常,可由胃鏡上的活檢鉗,取部分組織,送切片檢查。

檢查前需要注意事項如下:

1、檢查前兩天儘量避免吸菸,防止進行胃鏡檢查時出現咳嗽而影響檢查進行。

2、患者在胃鏡檢查前至少要空腹6小時為宜。體質較差或者是可能出現低血糖的患者,檢查前適當靜滴葡萄糖注射液,並適當補液。

3、心肺功能不好的患者,檢查前需要行心電圖或者肺功能檢查,嚴重心臟病,肺功能不全患者慎重檢查。另外術前需要檢查免疫四項,排除傳染病可能。

4、患者調整好心態,放鬆心情,對檢查順利進行有幫助,應積極配合醫生。

5、做胃鏡檢查前,向醫生講明你的藥物過敏史及疾病史,以便醫生心中有數,及時處理。

6、因為普通胃鏡許多患者不能耐受,可以選擇無痛電子胃鏡,給予患者進行基礎麻醉,這樣可減輕患者痛苦。

7、胃鏡操作有一定的風險,麻醉本身也有風險,所以麻醉前需要相關醫生進行仔細評估,所以檢查前患者需要知曉風險和簽署同意書。



另外提醒,胃鏡檢查無論普通或者是無痛,都需要患者家屬陪同,以免出現不適,可以及時給予照顧。


胃腸健康科普ZZPO


謝謝邀請,作為一個消化科胃腸鏡醫生這個問題還是很好回答!

平常再頭條上也很多人諮詢這個問題,今天詳細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問題,這是一篇非常詳細的教程,大家如果有興趣又沒空看完的話可以轉發收藏一下,以後有機會可以打開看看。

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和民眾健康體檢的觀念加強,很多人都將做胃腸鏡作為一個常規體檢項目,那大家就容易有個疑惑:我做胃鏡該注意些什麼呢?今天就為大家詳細科普一下這個問題。

我們把胃鏡注意事項分成三部分1.檢查前 2.檢查時 3.檢查後注意事項。

一:首先檢查前應注意事項:

1、首先就是禁食問題了,因為不禁食或者進食時間太短的話胃鏡做進去全是食物殘渣,留在胃裡面的食物會糊住胃鏡鏡頭,這樣我們胃鏡醫生就看不清了,相當於你把食物糊住我們手機鏡頭,這樣用手機攝像頭就沒辦法拍照了,但入如果禁食時間太久了出現餓太久餓暈的情況,所以理論上胃鏡檢查前應禁食6~8小時,禁飲4小時。在實際中,如果是上午檢查,一般在檢查前一天晚上8點後最好就不要吃東西了,10點後水也不要喝了,10點後也不要做其他太歡樂的事情,該洗洗就睡吧。如果是下午檢查,可以在檢查當天早晨8點前吃些粥、米湯、排骨湯等流質食物或者喝點糖水等,之後就任何東西都不要吃了,也不要喝了,禁食、禁飲意思就是任何東西都不要從嘴巴進入。這個一般預約胃鏡之前預約的護士和預約的醫生都會告訴大家改怎麼辦,你就按就診醫生的要求來做應該就沒錯了。

2、對於一些有心血管疾病長期吃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華法林等抗凝藥物(這些藥物會導致血液凝固變慢)的患者,為防止發生活檢、切息肉等手術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需要與心內科醫生及消化內科就診醫生溝通好,在檢查前是否要停藥,有些人需要停,有些單純做檢查的可以不用停藥。因為傷口出血需要形成血凝塊在傷口表面來止血,有吃上面說的那幾種藥的患者不容易形成血凝塊在傷口表面,就會一直出血。

3、有高血壓病患者不能停用降壓藥,在檢查當日早晨可用一小口水(但不能過多飲水,只能一小口)送服降壓藥物,防止在檢查過程中因血壓過高不適合檢查增加檢查風險。
4、如果有糖尿病的患者因為需要禁食,因此在檢查當天早晨應該暫停用降糖藥或胰島素,防止發生低血糖,出現頭暈、眼花、出冷汗等不舒服。
5、如果是做普通的胃鏡有興趣可以提前練習用鼻子吸氣嘴巴呼氣的動作,因為做普通胃鏡檢查過程中你會不停地流口水,口水不要吞回去,因為喉嚨有胃鏡,不好吞回去,流口水是正常現象,嘴巴呼氣有利於口水流出避免嗆咳,同時這種呼吸方法有利減輕做胃鏡過程中帶來的難受,如果做麻醉胃鏡不用考慮這些問題。
6、有活動性假牙,有可以脫下來的假牙的患者在檢查前也應取出,經常抽菸或者大量抽菸的人至少在檢查前一天也應停止吸菸或者少抽菸比較好,特別是做麻醉胃鏡的。
二:檢查中應注意事項

這時要注意配合醫生,聽從醫生吩咐,該做吞嚥動作就做,該調整呼吸就調整。如果確實不舒服不能忍受要用打手勢的方式通知醫生,不能自己用手去拔鏡身,也不能用嘴巴咬胃鏡,胃鏡一根好幾十萬,免得出現意外。檢查時出現不適是很正常的,克服一下,越配合醫生,檢查就越快最完,人的不舒服也就越輕。個人一個經驗就是一開始要憋著不要嘔,一開始如果嘔吐的很厲害後面就嘔的更厲害,剛進入喉嚨是最難受的時候,如果剛進去喉嚨能忍受後面難受就比較好忍受,正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

三:檢查後應注意事項

1、檢查完成後,早期可能會感覺到腹脹以及感覺有一個東西在胃裡的不舒服感覺,還可能會打嗝,不過別太擔心,一般情況下這些症狀在打嗝後會逐步緩解,因為做胃鏡我們會充氣到胃裡面把胃看清楚,所以做完會打嗝,普胃鏡檢查完在醫院休息觀察半小時左右再離開。

2、如果有做病理活檢病人早期開始一兩天儘量以半流質飲食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

3、內鏡下治療(息肉切除、早期腫瘤切除等)完成後什麼時候可以吃東西,吃什麼東西最好諮詢一下醫生,要根據息肉大小,出血量,切口大小,手術方式等可能需要具體分析,住院治療的就聽住院醫生的。

4、做無痛麻醉胃鏡的檢查後當天不能開車、不要做高精度的工作,不要從事高空作業、劇烈活動等,以免麻醉未完全消退出現意外。

做胃鏡的注意事項大概就是這些,如果打算做胃鏡的朋友有興趣可以看看,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有其他問題歡迎關注並留言討論!


消化內科葉醫生


胃鏡檢前、檢後準備事項

『 檢查前 』

1、當天早上不吃早飯

2、可以喝水,但不超過一杯

3、無痛胃鏡麻醉前4個小時絕對不能吃東西

除此之外,還需準備:

1、檢查單子:血常規、心電圖、凝血功能...各個醫院的要求不同

2、毛巾或紙巾,擦口水

3、無痛胃鏡有親友陪同

『檢查後』

1、2小時再吃飯喝水,如果活檢,4小時後再進食

2、無痛胃鏡當天禁止開車

3、當天避免辛辣、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中康體檢網


胃鏡檢查現在分為普通胃鏡和無痛胃鏡,無痛胃鏡是現在應用比較多的一種方式,它相對普通胃鏡來說,優點在於它是在檢查者在無強烈反應下進行的操作,等同於睡了一覺然後檢查就做完了。相對的普通胃鏡在急診時應用比較多,一般在懷疑上消化道出血時急診應用,當然,也有一些過不了無痛胃鏡麻醉評估的患者選擇無痛胃鏡,普通胃鏡檢查時咽喉反射會很厲害,就會像大部分人一樣,產生噁心、嘔吐等不適感。因此,現在做胃鏡,需要注意的是:

1、明確自己是選擇普通胃鏡還是無痛胃鏡,如果選擇無痛胃鏡,就需要在檢查前進行麻醉評估,如果麻醉評估過了,胃鏡檢查醫生就會預約檢查時間,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檢查前,是必須要有一張心電圖檢查的,如果提示是室性早搏或是其他較為嚴重的心律失常,無論是普通還是無痛胃鏡,檢查醫生都不會予以檢查的;

2、瞭解胃鏡檢查風險:胃鏡檢查畢竟屬於有創檢查,因此,在檢查前會有醫生交代檢查風險:如麻醉意外,檢查時感染、出血風險,心腦血管患者易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等;強烈的咽喉反應、噁心、嘔吐不適感、檢查後咽喉不適感等。但檢查前需放鬆心情,不必緊張,現在胃鏡檢查開展的比較普及,檢查人數也非常多,不宜給自己增加太多心理負擔,因為上述只是存在發生的可能,醫生只是按照慣例交代風險;

3、檢查前的準備:在預約了檢查時間以後,需要的就等待檢查時間,一般會要求在檢查前不進食、飲水,如果是早上檢查,在檢查的前一天晚上10點以後就不再進餐、進水,如果是下午檢查,在檢查的當天的7點以前可以進食少量流質,如稀飯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高血壓患者,高血壓藥物按照平時正常時間服用,用少量水送服即可;此外,還需取掉假牙等。

4、檢查後注意事項:檢查後兩小時內是不宜進餐的,因此,如果是糖尿病患者,避免低血糖發生時,可在檢查前準備好糖果,含化即可,檢查後2小時可進餐,以鬆軟食物為宜,並且,因為如果是進行無痛胃鏡,在檢查後是不能開車的,需要注意。


劉華放大夫


李醫生在三級甲等醫院從事消化科的工作,每天做的胃鏡很多,在這裡告訴大家胃鏡檢查有什麼要注意的。

胃鏡檢查,實際上就是一根軟的管子,一端有鏡頭,醫生將它從嘴巴伸入胃部,可以從屏幕上看到食管、胃、十二指腸的情況,並且對可疑病灶取活檢,送病理科做病理檢查。

現在許多胃部疾病,都可以通過胃鏡檢查得以確診。胃鏡檢查優於B超、鋇餐、CT等檢查,檢查時僅有輕微的不適(如噁心、腹脹等),檢查過程比較短,通常只需3~5分鐘。胃鏡檢查時,病人難受的程度主要取決於他與醫生配合的好壞。

因此,胃鏡檢查應注意下面的幾點。

1.檢查前病人應消除顧慮和恐懼心理,做好積極配合醫生完成整個檢查的思想準備。

2.應將有關的病史資料,如肝功、心電圖、以前胃鏡檢查報告單或X線鋇餐檢查片等,帶好交給醫生,有利於醫生檢查和診斷時參考,而且還能防止意外的併發症發生。

3.檢查前需要禁食8~10小時,如在上午進行檢查,則要求在檢查前一天晚上9時後不再進食。

4.為減少胃液分泌和蠕動,緩解精神緊張,必要時於檢查前15~30分鐘注射阿托品0.5毫克,亦可注射安定5-10毫克。為減輕刺激與反應,醫生一般噴於咽部的粘膜表面麻醉劑,病人可以嚥下,利於操作檢查。

5.檢查前應取下假牙,解開領釦,鬆解腰帶。

6.檢查時,病人不要緊張,應全身放鬆。在插鏡過程中,用鼻作平穩呼吸,不要屏氣,聽醫生的安排將胃鏡輕輕嚥下去。

7.未行胃粘膜活檢者,檢查後禁水1小時,2小時後方可進食;胃粘膜活檢者,術後4小時方可進食溫熱的流質或半流質,次日才能恢復正常飲食。

8.由檢查引起的咽喉痛和異物感,一般會自行好轉。有些病人需要鉗取胃粘膜標本的,可能術後出現的少量出血,大多能自愈,不需特殊處理。但如果出現黑便,或突然腹部劇痛的應儘快去醫院複診。

9.如患有胃潰瘍、胃息肉,或曾發現胃粘膜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即異型增生)、萎縮性改變者,或做過胃部切除術患者,必須6-12個月複查一次胃鏡,以便及時發現癌變。

胃鏡檢查已經是很常見的檢查,過程很簡單、便捷,不要過度的焦慮。它是預防胃癌的一項體檢項目,在預防胃早癌方面有積極的意義。

以上是李醫生的觀點,關注李醫生,獲取更多健康知識。


李醫生告訴你


(2018年6月29日 曾醫生有問必答)

自軟式胃鏡發明至今,已經過去六十多年了。胃鏡現在已經廣泛應用於臨床消化道檢查。其發明為食管、胃和十二指腸疾病的診斷提供莫大幫助。

胃鏡分為普通胃鏡、無痛胃鏡,還有更為先進的膠囊內鏡。



一、普通胃鏡

檢查前需要禁食8小時以上,一般是當天晚上吃完飯,第二天早上不吃東西不喝水就去做。8個小時胃內容物排空了,做胃鏡才能看得更清楚,減少誤診率。因為是普通胃鏡,如果沒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是沒有什麼過多檢查項目的,費用更便宜。做胃鏡時候,醫生會給口服的表面麻醉藥,降低插胃鏡時的噁心、疼痛感,忍一忍,很快就做得了。但是有些人的反應卻非常強烈,很是難受痛苦。這種情況就要做無痛胃鏡了。



二、無痛胃鏡

所謂無痛,是靜脈用了麻醉藥,睡著了,醫生怎麼檢查都不知道,最辛苦時候就是打麻醉針。和普通胃鏡一樣,前提條件是要空腹8小時以上,這樣才能順利看清楚。用麻醉藥是有禁忌的,有嚴重心、肺、腎功能不全者是麻醉禁忌。所以做無痛腸鏡前,要抽血檢查,還要做心電圖檢查排除這些麻醉禁忌。



三、膠囊內鏡

這個就先進了,膠囊那麼大的鏡子,直接吞進肚子裡,可以看到胃裡面的情況。但是這個吃下去前,要吃瀉藥排空整個腸道,一般情況下,不作為胃鏡檢查的首選。(如果你手上有一枚別人吃進去又拉出來的鏡子,你會不會吞下去?)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胃鏡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因為胃鏡對於檢查上消化道的疾病實在是太棒了。它是用一根細小的管子,頭部有一個攝像頭,從嘴巴進入,經過食管、胃部、十二指腸,這一路的小病變都可以看到,是上消化道病變的首選檢查之一。管子頭部還有一個小夾子,如果發現可以病灶,需要活檢,直接夾取下來就可以,非常方便。並且活檢是疾病診斷的金標準。

那麼做胃鏡檢查前需要注意些什麼呢?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禁食、禁水8小時以上。一定要讓胃部排空,才能看的清楚,否則管子伸進去,只能看到一堆食物殘渣。其次,做檢查時左側臥位,放鬆身體,配合醫生。管子通過咽部時,要配合吞嚥動作,讓管子快速通過,防止噁心感。最後,做完檢查後禁食2小時,2小時後當天要吃流食。做完檢查後,咽部、胃部都會有一些不適感,一般1-2天就會恢復。當然實在怕做的話,可以選擇無痛胃鏡,使用麻醉劑。


阿卡醬醫生


作為兒科大夫,也擅長小兒胃鏡檢查醫生,談談兒童胃鏡的有關問題。

兒童胃鏡適用症

1、反覆上腹部臍周腹痛的兒童。

2、伴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的兒童。

3、出現黑便或者嘔吐咖啡樣內容物。

4、不明原因消失,慢性腹瀉營養不良。

5、有幽門螺旋桿菌桿菌感染的兒童為了規範治療需要檢查。

兒童胃鏡時需要注意事項

1、胃鏡當天早上空腹,禁食禁水禁藥。

2、適當鼓勵鼓勵和交談,減輕緊張心情。

3、胃鏡前一天檢查血常規和快速乙肝。初步判斷是否有貧血和乙肝感染。

4、家長陪同,也要鼓勵孩子,不能以自己胃鏡經歷來提醒孩子,造成孩子緊張和不安。

5、準備一天大一點乾毛巾。

6、如果有粘膜活檢的做好胃鏡後2小時再吃點溫和食物。

如果有慢性反覆的臨床表現和HP治療反覆的需要兒童胃鏡檢查,才能明確診斷和規範治療,所以兒童胃鏡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心中永不更改的想法:小孩有什麼胃病?!成人的胃病哪裡來,很大一部分來自青少年沒有規範治療和干預。(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必刪,請聯繫本人)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髮育及餵養諮詢。有關兒科專業諮詢請來好大夫在線找柯友建主任。

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作為一個肝病科醫生和一個被做過一次胃鏡的病人,我要以這兩個身份來聊聊做胃鏡的注意事項啊。😂😂😂

先來說說我做胃鏡的故事吧。。。五六年前,因為上一個英語學習班,晚飯總在學習班附近的麥當勞解決,天天喝一大杯可樂。。。。半個月後突然胃脹胃痛打嗝反酸,持續了接近一個月。。。這些症狀可以是很輕的胃炎,也可以是晚期胃癌啊😓😓😓作為一個業內人士,不按指南給自己看病,真真怕人笑話啊。。所以我就去做胃鏡了。。

那麼,啥時候要做胃鏡呢?

除了像我出現這種非常典型的胃病表現(胃脹、胃痛、反酸、打嗝)以外,有明確的肝硬化病史、體檢發現幽門螺旋桿菌陽性,也應該去做胃鏡。因為,肝硬化病人要做胃鏡看看有沒有食道胃底靜脈曲張,這是一個非常兇險的肝硬化併發症,會大出血死人的。而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是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甚至胃癌的罪魁禍首,所以見到這個傢伙就應該查查胃鏡,看看有沒有這些病。

如果決定了要做胃鏡,就需要做一下準備工作:

1、抽血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這是為了搞清楚你有沒有可以通過胃鏡檢查傳染他人的疾病,也是為了保護你自己在胃鏡檢查中不被傳染這些疾病的需要。

2、做胃鏡前12小時內需要禁食,最好也不要喝水。這是為了讓你的胃處於排空狀態。這樣有利於醫生清楚地觀察胃的各個部位。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病人在做胃鏡的時候因為不舒服而嘔吐的時候,不至於把胃裡的東西誤吸進肺裡,造成窒息。

做胃鏡的確是很不舒服的一件事情,一根管子插進嘴裡,然後經過咽部進入食道和胃,在進入的過程中,病人會反覆嘔吐,鼻涕眼淚一大把啊。。這事兒,我有切身體會呢。😂😂😂

為了讓病人舒服一點兒,醫生會在做胃鏡前讓病人含服一種叫做利多卡因的麻藥,在做完胃鏡以後的一個小時左右,麻藥的勁兒才能過去。所以,在做完檢查後的1小時左右,不要吃喝,以免因為麻醉的原因造成誤吸。

從做胃鏡的床上下來後,病人可能會因為剛才的緊張而感到頭重腳輕很不舒服。最好有個人在旁邊攙扶一下,或者病人自己找個座位坐上一刻鐘再走路。

以上兩點可以看做是胃鏡結束後的注意事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