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陽縣】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攻堅——固陽縣戰“疫”戰“貧”出實招

初心不改扶貧志,疫情難阻為民心。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脫貧攻堅剩下的都是“硬骨頭”,加之疫情帶來新的挑戰:農產品滯銷、外出務工困難等,扶貧工作尤為艱難。在此情況下,固陽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在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行動起來,增設線上就業服務,有序恢復產業發展,開發村級公益崗位安置,紮實有序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固定佈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線上就業服務出實招


“魏大哥,今年打算在家附近就業還是外出務工,想去哪裡工作?”“現在外出務工有專項服務,提供專車接送返崗,還可以申請就業穩崗補貼……”在固陽縣下溼壕鎮下溼壕村委,幫扶責任人紛紛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向幫扶對象宣傳就業政策。

“我們鎮有那麼多村集體經濟項目,如果你計劃留在村裡就近務工的,像興順西村一品農家、大二分子村肉羊養殖基地,都可以考慮一下,既有穩定的收入,也可以照顧得了家庭。還有在固陽縣城內也有很多企業招工的,你關注一下‘就業固陽’公眾號,裡面有非常詳細的工廠、企業的招工信息。”興順西鎮公合當村委駐村隊員李鑫對正在為工作發愁的公合當村委坤兌東村村民李國亮推薦本地務工信息,動員他留在本村工作。

務工求職人員掃“就業固陽”二維碼線上找工作

為有效解決貧困群眾務工問題,固陽縣啟動線上就業服務,出臺疫情期間務工就業補助政策,組織駐村隊員、幫扶責任人開展“點對點”服務,及時幫助貧困群眾解決務工就業問題,增加收入。一方面,通過就業部門主動對接固陽縣經信局和包頭金山工業園區,摸清固陽縣企業目前用工情況,發佈招聘信息3000餘條;另一方面,大力開展線上求職登記,對有就業意願的418名貧困勞動力實施精準幫扶,主動聯繫適合貧困勞動力就業需求的崗位,召開線上“春風行動,助力脫貧”等5次網上招聘活動,共徵集崗位1000餘個,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169人。

【固陽縣】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攻堅——固陽縣戰“疫”戰“貧”出實招

就業局工作人員登記線上求職信息


產業發展有序恢復增“元氣”


大地回春,農事漸起。縣內各大企業正千方百計尋找有利時機啟動產業發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為脫貧攻堅工作增加“元氣”。

“現在政策好了,在家門口就能直接解決農產品銷路問題,即使受疫情影響,也不能阻擋我們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目標。”銀號鎮東元永村委九長城村貧困戶馬老虎說。

【固陽縣】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攻堅——固陽縣戰“疫”戰“貧”出實招

蒙降三高企業內,工人操作榨油機榨胡麻油

為切實增強貧困群眾“治窮病、拔窮根”的能力,固陽縣先後下發《固陽縣2020年農牧業產業扶貧實施辦法》和《關於克服疫情影響實現產業增收的辦法》等產業扶持措施,內蒙古蒙降三高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包頭市市級龍頭扶貧企業、包頭市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一直主張“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2020年公司繼續實施訂單化種植模式,按照自願報名原則,與全縣各鎮貧困戶簽訂蕎麥、莜麥、胡麻訂單內種植收購協議,承諾蕎麥、莜麥、胡麻收穫後,按照高於市場價0.1元每公斤的價格收購。按照訂單種植4500畝預計產量45萬公斤計算,貧困戶可直接受益4.5萬元,可使300戶左右貧困戶受益。2018年、2019年通過承包土地種植及收購貧困戶的糧食、豬肉、牛肉、雞肉、雞蛋等農產品共43戶。2020年計劃收購貧困戶產品300戶以上。金山鎮四分子村貧困戶羅保成已在蒙降三高打工兩年多,不僅有了固定收入,還有公司發放的少數民族幫扶資金3000元,一年下來生活基本有了保障,用他的話來說,“再也不用為生活發愁了!”。

“公司2020年決定幫扶東元永村委資金2000元,購買1000斤莜麥種子,免費發放給20戶貧困戶,讓貧困戶進行訂單種植莜麥,生產出來的產品,秋天公司按照3元每公斤的標準保底收購莜麥,以此來帶動貧困戶脫貧。”內蒙古蒙降三高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李倩介紹道。“不只是通過訂單種植收購蕎麥、莜麥、胡麻等農產品帶動貧困戶脫貧,我們還在資產收益、土地流轉、企業僱傭貧困戶、直接幫扶少數民族貧困戶等方面進行扶貧,目前已讓70餘戶貧困戶受益。”

【固陽縣】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攻堅——固陽縣戰“疫”戰“貧”出實招

工人將蕎麥鏟入脫殼機脫殼


公益性扶貧崗位 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3月10日,天剛矇矇亮,懷朔鎮香房村村民武九花推著載有鐵鍬、掃帚、簸箕等工具的小推車走出家門,清理街道兩邊的垃圾和雜草,為村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自從去年當上村裡的環衛保潔員,我在家門口就能月月領到600元的工資,生活更有保障了,對脫貧、過上更加富裕的生活也更有信心了。”

劉喜柱今年59歲,是興順西鎮大二分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提起村裡給他提供的公益性就業崗位,他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過去,每年一過正月十五,就背起行李和村裡的人一起外出打工了。家中有老人和孩子,既照顧不上家,工作又不穩定,心裡很沒數,現在好了,村裡有了公益性崗位,農活、保潔兩不誤,有了固定工資,生活有了保障。”固陽縣像劉喜柱這樣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還有許多。

【固陽縣】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攻堅——固陽縣戰“疫”戰“貧”出實招

公益性扶貧崗位 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

57歲的興順西鎮史家營子村委小虎豹村貧困戶閆天才,十幾年前因意外導致腿部骨折一直放置鋼板,不能幹重體力活,生活十分困難。“以前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現在是不用為明天發愁,這多虧了黨和政府啊!”考慮到他的特殊情況,縣環衛中心和縣扶貧辦商討決定為其制定勞務輸出的脫貧措施,安排他到固陽縣新一村垃圾轉運站工作,每月工資1930元,併為他租到了合適的房子,使閆天才實現穩定脫貧。“目前環衛中心招聘的人中貧困戶有24人,清掃保潔人員平均工資1900元/月,水廁轉運站工作人員平均工資2100元/月,均為其繳納僱主責任保險820元/人/年,每人每年純收入可達到22800元可實現一個四口之家穩定脫貧。”固陽縣環衛中心主任李小明介紹道。

西斗鋪鎮張發地村駐村幹部劉丹說,自從村裡有了公益性崗位後,路面乾淨了,衛生整潔了,村民收入提高了,村容村貌發生了可喜變化。

貧困戶閆天才在新一村垃圾轉運站工作

“全縣已有477名弱勞動能力貧困人口認領了村內道路管護員、保潔員等村級公益崗位,實現‘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的轉變,走出勤勞致富的長效扶貧路。2020年將繼續定向開發一批村內公益崗位,重點圍繞疫情排查、村社區值守、防疫消殺、人居環境整治、鄉村保潔、生態管護、就業和社會保障、鄉村建設、村級公共事務管理等方面。”固陽縣扶貧辦程利翔介紹,“這些崗位屬於靈活就業,可兼顧貧困群眾本身就近務工,不會耽擱家裡的農活。”固陽縣緊緊圍繞“定”制度、“量”考評、“勤”調整“三”字訣,充分用好用活村級公益性崗位,確保貧困勞動力盡快實現就業增收。

“目前固陽縣還沒有出現病例,我們在嚴防死守的同時,也著力推進脫貧攻堅。實行堡壘戰術,劃分網格防控疫情;通過就業服務平臺、產業發展扶持、公益性崗位等,靈活出招鞏固脫貧成效,實現戰‘疫’、生產兩不誤。”固陽縣委副書記王玉明說,“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打贏這兩場硬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