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影響下,持續22年的地產牛市真的已經結束了嗎?

quwulc


1 疫情

爆發前期,售樓處關閉、市場觀望情緒濃厚,銷售量大幅下行

售樓處關閉、人流管控,市場銷售量大幅下行。根據克而瑞數據,2020年2月1日至15日,40城新房銷售面積44.3萬平,同比下降86.6%。其中,一線4城銷售面積8.8萬平,同比下降74.6%;二線16城銷售面積25.2萬平,同比下降86.2%;三四線20城銷售面積10.4萬平,同比下降90.9%。

市場觀望情緒濃厚,加上房企加大折扣力度回籠資金,短期內市場有調整壓力。貝殼研究院調查顯示,38.0%的受訪者表示因疫情影響看房而暫緩買房計劃、28.8%的受訪者認為房價會跌而暫緩買房。疫情加重市場觀望情緒,房價短期承壓。根據克而瑞數據,2020年1月前十房企操盤項目銷售均價12660元/平,同比下降3%、較2019年全年下降2.3%。



2 疫情

爆發後,各區域房地產市場表現分化加大

2.1 一線城市土地市場火熱,銷售回暖

土地市場未明顯受疫情影響。根據Wind數據,2020年春節後四周,一線城市成交土地佔地面積合計197.4萬平,較2019年春節後四周同比增加20.6%;四周的土地溢價率分別為24.0%、18.9%、10.7%、25.8%,為2019年7月份以來的高位水平。以北京為例,僅2020年2月11日至25日,北京市累計出讓10宗住宅類地塊,出讓金額達440億元,平均溢價率26.6%。

房地產銷售較快恢復。根據中指院數據,2020年2月17日至23日(北京上海春節假期復工後第二週),北京、上海商品房銷售套數分別為666、945套,較上一週的413、595套明顯回溫。復工後的第三週(2月24日至3月1日),北京商品房銷售套數為1792套,甚至高於去年同期(春節假期後第三週)的808套。

2.2 二線城市多數土地市場尚未重啟,銷售先抑後揚

多地暫停土地出讓。此次新冠疫情集中於中東部地區爆發,2月初,遼寧、四川、石家莊、西安、合肥、長沙、貴陽等省市宣佈暫停土地出讓。根據Wind數據,2020年春節後四周,二線城市成交土地佔地面積為624.5萬平,較2019年春節後四周同比減少67.2%;四周土地溢價率分別為7.6%、7.0%、10.4%、18.5%,處於2019年以來的較低水平。

房地產銷售遇冷。根據中指院數據,重點監測的21個樣本城市中,2020年2月24日至3月1日,二線代表城市成交面積環比增加49.7%,但同比減少58.6%。

受益於戶籍制度改革和人才新政,以及區域中心城市的吸引力,隨著疫情好轉,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在逐漸恢復。

典型如南京市,新增確診數自2月11日開始顯著下降,疫情影響不斷減弱,房地產市場迅速反彈。根據中指院數據,復工後(2月10日)的14天時間,南京市商品住宅成交1968套,相較於去年開工後(2月11日)14天的824套,同比大幅增加138.8%。

2.3 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冷清,銷售分化

土地市場明顯降溫。根據Wind數據,2020年春節假期後四周,三線城市成交土地佔地面積合計1071.5萬平方米,較去年春節後四周減少52.0%;四周的土地溢價率分別為0%、14.4%、5.4%、9.6%,處於歷史較低位水平。

總體來說,房地產銷售短期內承壓。根據中指院數據,重點監測的21個樣本城市中,2020年2月24日至3月1日,三四線代表城市成交面積同比減少54.3%。

多數三四線城市返鄉置業需求難以釋放。按照往年的銷售慣例,春節前後是返鄉置業需求釋放的高峰期。今年受疫情影響,多地暫停線下銷售或禁止開盤、促銷等,三四線城市銷售降幅明顯。2020年傳統返鄉置業季,三四線代表城市商品房銷售套數合計549套,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2.4%。

具體看,房地產市場分化,都市圈內三四線城市銷售表現優於非都市圈內三四線城市。根據房管局數據,來自深莞惠、廣佛肇、南京等9個都市圈的14個樣本城市,2020年2月24日至3月1日,商品房合計成交6269套,同減46.9%、環增166.4%。同期,另外14個非都市圈樣本城市,商品房合計成交3279套,同減49.2%、環增155.8%。

在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下,都市圈內三四線城市產業協同創新能力更強,交通基礎條件更優,人口集聚潛力更大,疫情消退之後,房地產市場將較快回暖。典型如廣佛肇都市圈內的佛山,2020年2月24日至3月1日合計成交2332套,環比大增251.7%,市場回暖跡象明顯。而同處廣東省境內,但不在都市圈內的江門,2020年2月24日至3月1日合計成交107套,環比增幅僅為27.4%,市場恢復較緩慢。

但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武漢都市圈內三四線,短期內房地產市場恐難恢復。典型如黃石、黃岡、孝感,雖然根據《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位列武漢都市圈,但受疫情影響,企業至今未復工,2020年1月27日至3月1日,3市商品住宅合計成交套數分別僅為0、1、14。

3疫情衝擊較大,應出臺相應的穩地產政策

此次疫情對房地產市場影響較大,應出臺相應的穩地產政策。

第一,維持土地市場平穩,具體舉措包括:加大優質土地供應,適度放寬出讓土地條件;降低土地競買保證金比例;調整土地價款繳付方式或期限,允許延期或分期支付。

第二,適當調整房地產短期調控措施,支持合理的購房需求,具體舉措包括:部分城市首套房認定執行“認房又認貸”,且二套房首付比例較高,對合理的換房改善需求容易形成誤傷,建議首套房認定以購房時有無未結清貸款為準;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加快按揭貸款資金髮放,並在利率方面給予一定優惠;限價造成精裝房改毛坯銷售,使建築品質倒退,不利於住房消費升級,建議精裝修交房設置與毛坯房不同的限價標準;部分城市限售時限最長達5年,抑制了住房自由流通,建議縮短限售時限直至逐步取消,確保居民可自由換房改善。


為了我深愛的運動


說真話、講實話、不廢話、沒套話,讓我們今天說一點大家都能夠聽得懂的人話,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社長。

在疫情的影響之下,很多人認為房地產行業迎來了新的投資機會,同時也有投資者認為會影響房價的上漲,但到底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影響房價的?

雖然我們都知道2003年的非典讓北京的房價上漲,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讓廣州的房價上漲,那麼2020年的新冠肺炎是否會讓全國的房價再次上漲?

當前房地產行業的現狀

房地產行業從2019年中旬開始就出現了下滑,尤其是以寫字樓與商鋪為代表的銷售,同時住房的價格上漲幅度也在逐步縮減。

在2019年年底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在昆明有一位王女士,買了房子之後短短不到一個月,發現降價幅度很大,讓自己虧損近30萬,一時之間產生了維權鬧得紛紛揚揚。

當房地產行業進入2020年之後,在疫情的影響之下1月份銷售慘淡,各大房地產企業不得不使出殺手鐧來突圍。

首先以恆大地產為代表的房地產企業打出了最致命的殺手鐧,第1部從線下銷售轉移到線上銷售,第2步直接開啟了75折銷售,到目前為止還在85折進行銷售,同時還簽訂了無條件退房協議,最重要的是如果轉介紹還可以獲得1%的佣金。

成功將房地產企業的銷售從1月份的銷售慘淡,轉為2月份的銷售為安,但我們不難發現在恆大簽發的內部文件中不難發現有三個字值得我們注意,那就是“去量化”。

新冠肺炎能否結束22年的房地產牛市

房地產行業牛市結束與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關係,雖然與當前的新冠肺炎沒有直接的聯繫但是有一定的影響。

在經歷過此次疫情之後,大部分剛性需求者或者投機客都會在購房方面進行審時度勢,如果再沒有獲利空間或其他條件不滿足的情況下可能很多人依然會選擇觀望,這時候就會導致房價進一步有價無市的加劇。

綜合來看:當前房地產行業22年的牛市已經在2019年結束,2020年的新冠隊員只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房地產行業的牛市結束已成事實,新冠肺炎雪上加霜也是事實。


社長財經


疫情不來,中國的房地產牛市也已經結束!!

中國的房產牛市是建立在人口紅利和剛需的基礎上。

也就是說,過去的20多年時間裡,中國的人口從幾億增長到了13億,自然出現了房產供不應求的缺口。

所以,在政策的扶持和人口紅利的推動下,我們看到了房地產的崛起,也看到了房價日益劇增的上漲收益。

但是,人口紅利在過去的幾年裡已經見頂,本應該出現的第四次出生潮在2010年左右消失;

再加上現在中國人的房子已經過盛,大家的剛需和改善基本得到了滿足。

從之前人均住房面積不到10平米,到如今人均住房面積達到了30多平方米,基本已經滿足了一個發達國家的標準。

所以,未來的房價上漲動力已經不存在!

可以看到,目前中國房地產的市值已經遠遠超過了美國,歐盟和其他發達國家。

但是我們的GDP卻沒有跟上。

說明已經出現了嚴重的、不健康的倒掛。

如果一味地在推高房價,刺激炒作跟風,無疑是增長風險,而不是推動經濟的。

因此,從各方面的角度來看,中國的房地產牛市已經結束了。

未來會產生一個分化。

對於一線和新一線這些有經濟支撐,人口紅利流入支撐的城市來說,房價會有一個溫和上漲的動力。有投資、改善、剛需的價值。

而對於那些人口流出的 二三四五線城市來說,僅僅滿足的是一個剛需,也難以見到暴漲暴跌的局面!

一切都以維穩為主,“房住不炒”為未來持續的政策調控!!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如果你覺得這篇回答對你有幫助,請記得點贊支持哦。


琅琊榜首張大仙


一、先看最新的房地產統計數據:

1.二月份樓市冰封,創十年最大跌幅

據最新監測數據,全國27個重點城市,二月新建商品住宅僅成交240萬平方米,環比降福達83%,同比下滑77%;

2.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預測2020年房價走勢,2020年房價第一季度市場交易可能不會太好,客觀上會牽制房價的走勢,第二季度交易量可能會有所上升,但預計各城市庫存壓力較大,依然會有降價促銷的動作,進而繼續牽制房價上漲,整體而言,2020年房價總體上有望進一步平穩;

二、再來看限購政策:

在這份2019年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下一階段政策思路一章節,央行明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則,加快建立房地產金融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2月初,央媒經濟參考報也發表了文章《未來房地產市場走勢仍將平穩》,文章意思已經很明顯,未來樓市依然以穩為主;隨後,央媒經濟日報發表了《“穩樓市”不等於放鬆調控》,堅定“房住不炒”定位不放鬆。看得出來,這明顯是央行、央媒在“聯手”為樓市定調。

房住不炒仍為主旋律

三、2020年房價是否會下跌。

上半年會下跌,以後,雖然多地叫停了售樓處的銷售活動,但衝擊可能只是暫時的,一位券商地產分析師指出,從過去10年來看,開年前兩個月的樓市銷售額約佔全年銷售比重不到10%,而且房地產需求並不會消失只會延後,總體上房地產剛性需求、改善性需求、置換需求依然還在,隨著疫情逐步受到控制,2020以後房價會逐步穩定;

現在各大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已經有所降溫,隨著時間的推移2020房價會像馬雲所說的那樣白菜價,也有部分學者持反對意見稱隨著二胎的開放購房需求也會日益增多,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2020年房價還是會和前些年的房價一樣穩步上升





天津房伯虎


樓市牛市從來沒有22年哦,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那時候除了中國外,其他地區樓市就被凍結了,2015年後中國炒房團(主要是企業和企業主)全世界炒房。2018年中國p2p和o2o暴雷,股價大跌後,房價已經開始大跌了,現在房價不過是新房拉高數據,二手房賣不掉都入了法拍了。就算沒有這次疫情,2020年房價都會迎來最大跌幅的,為什麼?

一、金融危機已經來了。2018中國股市大跌以來,聰明投資者都在觀望。都在等大量資產大跌,到時候抄底,股市當然沒有底,但是樓市(包含:廠房、辦公樓、住宅、公寓)等等有底,那就是可以買來出租5-10年回本。這個不止中國樓市,包含澳大利亞、加拿大、東南亞和歐洲樓市都如此。投資者在等大跌,不大跌就不入手,反正泡沫已經形成,拖的時間越長,到時候跌的越慘,抄底可以購買資產越多。看看國外投資者離場,其實大家部分聰明開發商套現就應該明白了,潘石屹只是光明正大套現逃離,有些開發商是偷偷摸摸的逃離。並且偷偷摸摸逃離的套現金額遠遠超過了潘石屹。這麼給你說吧,現在泡沫3-10倍以上,比如你買房子出租,你要多少年回本。你買辦公樓和廠房出租又要多少年回本?正常價值是10年回本,超過10年都是泡沫,三四線100萬房子出租2萬一年,那就是他的真實價值是20萬哦。一二線300萬房子出租3萬一年,那就是真實價值30萬,虛高10倍。這個實話給大家說,可能部分買房和炒房得心裡很不開心,但是這是事實,再不逃離樓市到時候樓跨了,叫救命機會都沒有,到時候被股市下跌更慘。

二、2020年引來最大跌幅原因如下。

①開發商2020大量國內外債券和銀行貸款到期。然而市場買房能力和需求急劇下滑。不打折促銷,債務違約和破產都成為了必然。

②我國股市存在房價不大跌,資產不重組,股市就是帶病的現象。不分紅、兩本賬本、不正確披露公司債務和真實盈利水平。股市救房地產走不通。

③樓市在擊鼓傳花和開發商瘋狂炒作下,出現可以全家人上陣還房貸已經進套,剩下的把全家賣了都買不起了房子,還不起房貸,部分人還租不起,2019大量返鄉潮已經告訴大家了。

三、市場購買力急劇下滑。現在越放水,經濟越差,到時候債務違約越多。

①越放水,經濟越差,經濟活力越下降。因為現在出現在房奴太多,都在還房貸,市場沒有購買力。放水物價上漲,更沒錢消費,大家錢越難賺。也就是炒房炒地只有賣地的賺錢,國富民窮,對市場經濟沒有好處,虛假繁榮而已。

②越放水,企業債務規模越大。現在放水多了,企業貸款多,但是不代表經濟就會好,因為市場消費能力沒有根本提升,投資越多,虧的越多。放水解決不了問題,還會把問題放大。


劉華銀mark


我覺得頂底都是事後追認的,在高位猜頂毫無意義,我的觀點是這樣的:

1、一山還有一山高

沒有人能預測未來,誰會想到世界經濟因為這次事件出現斷崖式下跌?在我們的認知上,美股是長牛,每一次在高位,都有不少大神出來猜頂,2015年中國股市大跌時有人猜美股見頂,2016年至2019年都有人猜頂,但美股就是新高不斷,如果因為猜頂而做空的話,這批朋友早已破產。所以在一個商品的價格不斷抬高的時候,萬萬不要去猜頂,猜頂對你既無幫助,也無實際意義,倒不如老老實實的按需購買。房產的道理其實也很簡單,只不過價格實在太大,導致太多人思考而不是實幹。如果你急需房子剛需,還要觀察什麼時候才是低點嗎?

2、牛市結束是有明顯信號的

在股票市場上,分析師會以一個股票或指數短期下跌20%為標準,將這個股票或指數定義為進入技術性熊市,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認為這個股票或指數的牛市結束了。近來美股出現了異常大跌,短短一月從2萬9千點跌至2萬點,明顯就是一個牛市結束的信號,可以說,自2008年開始的12年牛市終於結束了。這裡評判的標準是價格明顯下跌20%,所以在股票市場上還上震盪上漲時是不可能判斷出來的。房產市場同樣也是這個道理,儘管目前市場價格漲幅緩慢有明顯滯漲信號,但這個不能夠定義地產市場進入熊市,更不能定義為牛市已經結束。

3、堅持房住不炒原則

無論你是剛需買房,還是改善生活購房,都出於實際需求,因此該買就買,沒有必要糾結高低點,如果你真的想要低點,建議你穿越回2008年好了。但如果你是一個炒家,這個時候再購房租售比遠低於銀行理財產品,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渠道,一旦房價真的見頂,你的損失就會相當大。

總結:

在地產市場並沒有價格異常波動的情況下,提前猜定既不合理,也不實際,建議有需要的還是按需購買,但炒房的不建議在這個位置進行配置,因為性價比實在太弱。


風雨順德人


即便沒有新冠疫情影響,房地產的“黃金時期”也已經逝去,未來不至於快速結束,但可能會進入“白銀時期”。

1、新冠疫情對房地產的影響

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土地交易已暫時中止,同時,假期延長和防疫措施都會影響房地產開發。儘管2020年前已開工項目會陸續復工,但原定今年新開工項目將可能受到較大影響。2019年一季度,我國房地產開發資金中,土地購置費用佔比為29.12%,建安工程和設備工器具購置佔65.71%(其中新開工面積佔比約5.54%)。因此,今年一季度因土地交易中止而導致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可能下降29.12%,因新開工中止而導致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則可能下降3.64(65.71%*5.54%),同時假期延長或導致在建項目投資下降4.77%,合計下降37.53%。

所以,疫情對房地產的影響是直接性質的。此前,地產商也是頻頻出招,希望化解危機,包括恆大等龍頭企業在線賣房等,就已經說明困難的程度。而數據面前,房地產的囧相不容客觀。

2、房地產的現狀

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全國房價增幅經歷降、升、降再企穩的過程。2018年10月,平均房價8535元/平方米,同比增長9.7%;2019年4月,平均房價上漲至9874元/平方米,同比漲幅為12.5%,達到階段性高值。此後房價總體漲幅有所下降,截至2019年10月,房價為9185元/平方米,同比增長7.62%。

眾所周知,我國於2016年開啟房地產宏觀跳空,而且當前依舊保持“房住不炒”的堅定基調。當前,樓市總體保持穩定,總體進入了預期的合理的目標之內。當前房價保持穩定,持續上漲的週期和空間被大幅壓縮;

3、房地產發展趨勢

接下來,對於房地產的調控是不會放鬆的,並且調控的目的就是讓房價能夠穩定的發展,大家能夠買得起房,大家能夠住得起新房。現在我們的國家可能對於房地產方面的投資可能會減少了,這也意味著非常多的開發商和投資者他們也要開始退出房地產了。無獨有偶,這幾年大家發現,我們身邊很多的房地產公司退出、倒閉的增多了,也側面反映,房地產到了整合的時代了;

4、牛市是否結束?

牛市並沒有結束,但或許進入到了後期,從黃金時期演變到白銀時代。這其中,有幾個問題還是值得重點關注的。

首先,房價總體保持穩定,不會出現大漲大跌現象。這也就是說,房子仍有價值,房地產仍有發展的空間,但可能會分化;

其次,從國內外歷史看,核心地段的優質房產依然具備升值空間。這些房子價格長期都是上漲的,投資性的話,可重點選擇;

此外,要注意房價的分化。尤其是一二線城市以及四五線城市,大城市房價會依舊堅挺,但小城市,尤其是人口流出的城市,要格外注意。

總之:1、房價整體上漲的格局或將被打破,無論是房子還是房地產商,分化時代已經來臨;2、房價上漲的速度將大幅放緩;以前一年可能漲一倍,現在十年可能漲一倍;3、分化越來越大。核心地段和優質房產會繼續升值,而人口流出的小城市,房價會逐步下降。


郭一鳴


樓市的短期來看,新冠疫情對樓市的確有影響,因為這段時間大家不出門,樓市的交易也的確很低很低,低迷到了一定的程度,大家都知道,一般的中小開發商,資金來源都是來源於銀行貸款,以及各種融資,幾個月的時間沒有銷量,對於他們的資金壓力是非常大的,又加上很多行業面臨著一些挑戰,失業的人員陸續增加,又會帶來新一波調整。

也就意味著,有人本來打算買房,可是因為職業的不穩定性,可能會擱淺,本來能賣出去的房子,在這裡打了折扣,而且經濟受影響,收入受影響,樓市肯定會受到影響,但是,就是因為這次新冠疫情的影響,就說持續了22年的牛市,就此結束了,可能稍微有點武斷,會有短時間的調整,這段時間樓市上出現了很多的打折樓盤,毋庸置疑,一定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經濟在調整,樓盤也在調整,因為房價就是經濟的晴雨表,長時間來看呢?

長時間來看,影響並不是很大,持續了22年的婁旭增長牛市,在我來看,一些發達的城市,特別是一二線城市以及城市群周邊,依然會保持著旺盛的增長力,當然,一些不發達的城市,五六線城市和18線城市,樓市增長本來也不是很快,更加貼近地氣,大概就這樣一個格局,影響並不會很大,但是有打折促銷的樓盤,大家可以進入,購買,長時間來看樓市的影響並不是很大,短時間調整,正好是我們購買的最好時間,希望對你們有用。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關於房產投資,還有什麼其他的疑問可以隨時關注公眾號『樂福居』這裡會有一系列關於,房產投資的一些小常識,最後祝你們,生活幸福,安詳樂居。



樂福居


中國走的是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然是特色肯定不同於其它國家的道路,特別是房地產既不同於當年的俄羅斯也不同於過去的日本,他們是房地產泡沫足夠大的時候俄羅斯保房價,而日本選擇把泡沫刺破,結果都是到現在都沒緩過氣來,中國卻選擇維穩,不保不破,穩定發展,但是房地產也有它的市場化,既會有硅谷也會有鶴崗,那就是馬太效應和2/8定律,弱者恆弱強者恆強,選擇大於努力,中國人對家的情節根深蒂固,所以中國的房地產會穩定發展下去,不會有大起大落,直到完全軟著陸市場化……


星空無邊毅力無限


這可能是一個需要時間來證明的問題。

假定這個命題正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新冠肺炎給人們心理留下的大城市不安全的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2個月的時間以來,很大一部分的人都留在老家,沒有像往年一樣奔赴大城市。

人多的地方不安全,陌生人不安全,大城市不安全,造成很多城市務工人員留在老家,這需要時間去安撫他們的心理。這個過程當中,有些人在老家可能找到商機,這些人就回迴流,也許就成了潮流,迴歸小鎮生活。

這不正是好事嗎?現在國家提倡迴歸小鎮,不要都到大城市。地產行業不會就此沒落,而會轉變打法,更多的出現個性十足的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