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顆粒脂肪移植重塑面部輪廓並改善皮膚質地


自體顆粒脂肪移植重塑面部輪廓並改善皮膚質地


隨著脂肪存活理論、脂肪幹細胞作用的深入研究,自體顆粒脂肪移植的臨床應用範圍不斷擴大,長期治療效果不斷提高。

面部軟組織凹陷充填迄今仍是美容及修復重建外科的重要課題之一。選擇何種填充方法,一直是本專業不斷追求的目標。目前臨床常用的方法有:真皮組織瓣移植,硅膠、膨體聚四氟乙烯填充,同種或異種膠原蛋白、透明質酸注射等,均有各自的優缺點。臨床實踐中,筆者發現自體脂肪來源豐富,取材方便,脂肪移植存活後完全符合面部軟組縱特性,不僅受區手感自然,而且供區無瘢痕形成,患者容易接受,因此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㈣]。關於移植脂肪成活理論,lllouz認為,移植脂肪能夠存活是由於脂肪細胞能耐受一定程度創傷、缺氧、缺血而成活。當脂肪細胞植入體內後,能在血運建立之前通過周圍組織液、血漿的滲透作用保持活力。目前研究證實,自體脂肪移植成活率與移植部位、獲取脂肪方式及注射方法等因素有關。筆者對37例面部凹陷患者的充填術後療效進行分析,總結了提高脂肪成活率的方法,並發現脂肪幹細胞可能對改善皮膚質地起到一定作用。


自體顆粒脂肪移植重塑面部輪廓並改善皮膚質地


供區和受區選擇:儘管目前最佳供區還未明確,很多人選擇大腿外側作為理想的脂肪來源,因為此處脂肪內纖維少並且屬於相對無血管區。筆者在選擇供區時發現,人腿內外側及臀部脂肪細胞體積小、緻密,完整的脂肪細胞數目明顯多於腹部,注射移植效果優於腹部脂肪。

移植脂肪的成活取決於受區早期血運的建立。Butterwick等報道100例白體脂肪細胞注入面部表情肌,效果滿意。李青峰認為在脂肪組織問的脂肪顆粒移植有更高的存活率,即受區組織生理同源性環境有利於提高脂肪移植的成活率。筆者在觀察不同受區療效時也發現,頰部效果最明顯,眶周稍差,顳部最差,脂肪吸收率高。筆者分析,煩部、眶周表情肌豐富,能使移植脂肪快速建立血運,有利於其早期成活,而顳部僅有顳淺和顳深筋膜,移植脂肪成活困難,長期療效受到影響。在改進顳部充填方法時,筆者適當增加充填量達到矯枉過正,期望提高長期療效。

取脂方法:取材對脂肪細胞損傷程度是決定移植脂肪足否成活的重要因素之一。Gonzalez等應用3mm吸脂針連接60ml注射器以及2mm吸脂針連接10ml注射器兩種方法進行脂肪抽吸,後一種方法所得前脂肪細胞較多,這種低壓吸脂可減少細胞損傷,保護細胞完整性,細胞活力明顯提高。在吸脂時,通常採用20ml注射器接針徑2mm的鈍頭吸脂針,並日.固定針芯時餘留5ml氣體,使抽吸負壓相對較小,採用這種方法獲得的脂肪顆粒色澤橙黃,油滴較少,無明顯纖維成分,因此脂肪細胞的完整性和純度較高,有利於移植脂肪存受區的成活。

自體顆粒脂肪移植重塑面部輪廓並改善皮膚質地


純化方法:純化脂肪顆粒是脂肪移植術中的必要步驟,目的是儘量去除混雜的血液、麻醉液、破碎脂肪及纖維組織。目前應用較多的是靜置法與離心法。雷華等認為,_人於等於600rpm的離心均會損傷脂肪顆粒活性,建議脂肪移植術中慎川離心方法。Rose等閽研究認為,靜置後獲得的脂肪細胞要比離心獲得的脂肪細胞存活更好一些。筆者純化脂肪顆粒時均採取靜置法析出血液、麻醉液等雜質,而且儘量不用生理鹽水沖洗,以便保留血漿中有利於脂肪成活的多種營養成分和促血管生長因子等,使移植脂肪細胞在受區儘早建立血運。

注射方法及注射量:脂肪顆粒注射移植採取多層次、多隧道方法得到一致認同,其機理是如果遊離脂肪顆粒過於集中,中央脂肪組織得不到營養供應而壞死液化。筆者在注射脂肪時,先穿刺入標記部位遠端,然後邊退針邊緩慢推注,在形成隧道的同時將脂肪顆粒定位於受植床內部。另外面部脂肪顆粒移植時,筆者一般選用lml注射器接18號針頭注射,可顯著減輕局部壓力,避免對脂肪細胞形成機械性損傷。

自體顆粒脂肪移植重塑面部輪廓並改善皮膚質地


生長因子:移植脂肪顆粒在體內環境受到多種生長因子淵控。杜學亮等發現在移植脂肪中加入一定濃度的bFGF,可以促進移植脂肪的存活。張晗等用患者自身靜脈血離心後,選取血漿部分與脂肪細胞混合後注射移植,使脂肪吸收控制在10%~20%。筆者在處理脂肪顆粒時很少清洗,儘量保留抽吸脂肪時獲得的血漿營養成分和生長因子,同時注射脂肪顆粒前加入適量鹼性成纖維生長因子,實踐證明,通過以上措施,脂肪吸收率明顯降低,脂肪移植遠期療效顯著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