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的大管家 居民的“貼心人”

疫情期間,居民們總看到朝陽街道舜耕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劉霞忙碌在街頭巷尾的身影。她負責的事包羅萬象,居民們親切地稱其為社區大管家、貼心人。

1月24日中午,正在準備年夜飯的劉霞突然接到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緊急通知,立即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劉霞總是第一時間將黨的政策傳達到居民中間,並動員廣大黨員、退休幹部、志願者共同織就“防疫防控網”。

社區有10名外地返淮人員,她從未畏懼過每一次的“零距離接觸”,並多次把聯繫卡、口罩、體溫計、消毒液、生活物資送到每一戶隔離家庭。轄區小劉莊是城中村,無物管、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的院落、樓棟,屬“三無”小區,小劉莊除604戶為常住居民外,外來租房的流入人口高達3240人,有5個出入口,疫情防控工作異常艱鉅。為嚴控疫情,社區封閉了4個出入口,留1個出入口供居民出行,值守點搭了個四面透風的簡易棚,劉霞率先擔起卡點值守任務,對過往居民進行出行管控、測體溫、登記造冊。

2月17日上午,轄區有一對外地返淮小夫妻,丈夫張某因發熱住進了醫院急需日常生活用品,而他的妻子又要居家隔離,劉霞得知後便自費購買了100多元生活必需品,第一時間送到醫院。經檢測,張某不是新冠肺炎患者,他出院後,劉霞又再三叮囑夫妻倆一定要做好防護,有困難可隨時找社區幫助。

劉霞的父母都已86歲高齡,父親因腦梗癱瘓,母親也患有腦梗、心臟病,平時,老人的飲食起居全靠她照顧,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她把照顧雙親的重任交給了自己的兄長。沒想到,四十多天後,她才能抽出一點時間看望年邁的父母。臨別時,已經說話不清的父親躺在床上,緊緊拉著她的手不願鬆開,她不禁熱淚盈眶。

一個多月來,劉霞帶領社區工作人員、黨員、志願者全力抗擊疫情,他們的付出廣大群眾看在眼裡記在心裡。3月5日,舜耕社區被中共田家庵區委宣傳部、田家庵區文明辦、共青團田家庵區委命名為“田家庵區學雷鋒活動示範點”,劉霞本人也獲得“田家庵區崗位學雷鋒標兵”。

3月13日,淮河早報 、淮南網記者來到小劉莊值守點,看到劉霞正在檢查進出居民的通行證。提到劉霞,居民紛紛稱讚她是守護居民平安的“貼心人”。居民說,正是因為有了劉書記這個“大管家”和社區工作人員每天的早出晚歸、風雨無阻,才有了社區疫情的有效防控和零疫情,也正是劉書記的帶頭作用,激起了全體居民的積極抗“疫”熱情,全民參與、互相監督、自覺遵守。

回首一個多月來緊張工作的日日夜夜,劉霞說,身為社區“大管家”,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只有居民滿意了,工作才算達標了。“當下,全國上下都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中,我為能成為全國千千萬萬的一線抗疫大軍裡的一員感到驕傲,為社區無一例確診、疑似病例感到自豪,疫情防控,我們永遠跟黨走、永遠在路上、不到最後勝利絕不收兵。”她深情地說道。(記者 冉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