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大管家”

——記寬城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宋雲傑


宋雲傑是寬城區衛生監督所一名普通監督員,2020年春節假期她本該在家中陪伴許久未見的兒子,在得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嚴峻形勢後,她主動放棄休假,沒等和兒子好好團聚,就奔赴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當接到為隔離在家人員發放告知書時,她主動一個人承擔,她總是衝在最危險的地方,經常跟領導主動請纓去前線她要第一個去,她說:“我家孩子大了,什麼也不怕,讓孩子小的同志留在後方為大家做後勤保障工作”。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大管家”

宋雲傑在留驗站為留驗人員發放飲用水和盒飯

勤勞且盡責,做留觀人員的“大管家”

自從領導將她調配到留驗站工作以來,她未曾離開過留驗站一步,嚴格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到崗後她快速調整心態,熟練掌握防護服穿脫技巧,積極學習防護知識,配合流調人員採樣工作,同時將留驗人員的需求一一記下,及時上報。她負責前臺接打電話,打掃整個賓館衛生,為留驗人員和消毒人員發放盒飯及生活用品,接收留驗人員點的外賣,家屬送的生活用品和水果,大家都稱呼她“大管家”宋姐。她每天穿著厚厚的隔離衣,拎著大包小裹樓上樓下跑無數次,什麼髒活累活都搶著幹。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大管家”

宋雲傑在留驗站處理生活垃圾

溫暖且堅定,做留觀人員的精神撫慰師

在留觀站遇到最大的困難,不是穿著密不透氣的隔離衣,不是控制喝水、吃東西,減少上廁所次數,而是如何安撫留觀人員在隔離期間焦慮煩躁的情緒。很多人入住後出現多疑、焦慮、恐懼、擔憂等各種情緒變化,他們每天打給工作人員的電話聲音此起彼伏,訴說著他們的煩惱和恐懼。其中有十餘名留觀人員心理壓力非常大,有個別人員自稱有較嚴重的症狀,還有一名特殊的留觀人員每天點外賣借酒消愁……“大管家”宋雲傑利用送飯、收垃圾、送水果的機會與他們隔著門嘮家常,同時向他們講解只要做好防護和消毒隔離,疫情並不可怕。雖然隔著一道門,但是隔不住心與心的溝通,讓他們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同時,她還通過微信視頻和接打電話開展遠程心理干預,成為他們的貼心人,讓他們慢慢敞開了心扉,心情慢慢平復。

細心且用心,做留觀人員的“阿拉丁神燈”

有一位剛確診患者的母親,整天擔心和惦記兒子的治療情況,她在隔離期間情緒焦慮煩躁恐懼,心理壓力特別大,宋雲傑突發奇想,為她錄製一段廣場舞視頻,通過微信與她互動,以達到全身運動釋放情緒、緩解壓力的目的,讓她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生活。這位大姐患有糖尿病多年,每天需要注射胰島素,宋雲傑得知後及時協調借來一個小冰箱,為其存放胰島素,大姐被點滴愛心行動所感動,安心地繼續留觀。還有一位60多歲的大姐,皮膚乾燥,沒有護膚品,宋雲傑號召大家把自己未使用的護膚品送給她用,大姐很開心。宋雲傑不叫苦、不叫累,耐心細緻,最大程度滿足留觀人員的各種需求,為他們提供最優質及時的溫馨服務,得到了留觀人員的一致好評及感謝。留觀人員紛紛留下感謝信:“感謝你們不分晝夜地忘我工作,以站為家,勇敢地衝在抗疫第一線,用親人般的溫暖對待每一位留觀人員,病毒雖無情,人間有大愛。”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大管家”

宋雲傑與同事後半夜接待完留驗人員後短暫的休息

在留驗站,有開心、有委屈、有理解、有埋怨,面對各種聲音,宋雲傑依然堅守崗位,盡職盡責,經過耐心的溝通、貼心的安慰和細心的服務,一點一點地為留觀人員築牢心裡防線,減輕了疫情對留觀人員所致的心理創傷,使他們體會到留驗站像家一樣溫暖,“大管家”宋姐對他們來說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大管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