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将持续推进全域污水治理攻坚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2019年,泸州市污水处理率城市达96%、县城达87%、乡镇达54%;基本完成高坝罗汉片区、茜草片区、蓝田片区等重点片区的雨污分流改造工作,雨水排口水质明显好转,雨污分流改造初见成效……

泸州将持续推进全域污水治理攻坚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资料配图

从无到有,从乱到治,从粗到精,近年来,泸州市污水治理逐步向好发展。今年,泸州市将持续推进全域污水治理攻坚,全力实现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根治黑臭水体 实现“长治久清”

3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靠近龙马潭区西西里酒店的玉带河中段区域,曾被称作“黑臭水体”的河道如今已是一汪清水。河岸两边绿草青青,工人们正拿着工具在绿化带中锄草。

“为进一步提高玉带河水质,稳固玉带河周边片区的整体生态品质,2019年7月,市政府和龙马潭区政府共同出资5000万元,对玉带河实施水环境提升工程。”龙马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唐波介绍。

通过河道疏浚、水源涵养、驳岸塑造等方面的治理,玉带河整体环境有了极大改善。唐波告诉记者,河道采用多级塘蓄水的方式,常年保证2.5万立方米的补水量,弥补枯水季节雨水不足的情况,增加玉带河的水流动性。目前,玉带河水环境提升工程已进入最后修补阶段,预计3月底向市民开放。

玉带河水环境提升工程属于玉带河流域污水治理项目之一。眼下,另一项目——玉带河排水范围内的雨污分流改造也在紧张进行中。在玉带河玉带龙庭拱坝段,已铺设了截污干管,目前该段河道已完成雨污分流改造。

“通过新建雨水管增加泄洪能力,同时在原有污水体系上再建一根污水管,把片区污水送入截污干管,实现污水密闭运行、雨水自然排放,以此达到长治久清的效果。”龙马潭区建管中心副主任谭刚说。

据了解,玉带河片区雨污分流改造涉及面积10.2平方公里,加上已全部完成的市政管网设计工程量7公里,和正在施工的28个小区,全区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预计在4月底全面完工。

雨污各行其道 创“醉美”人居环境

让雨水、污水各行其道,既能减轻城区污水对受纳水体的污染,也是完善城区污水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

在江阳区江南新区二区鹰翔苑小区,江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张松杰向记者介绍了该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情况,“原来这个小区的主要问题是雨污分流不彻底,对小区内部的雨污分流管网进行分离改造后,现小区管网体系已非常健全了。”

为了加强后期监管,该小区还重新做了新的管网布置图,并用不同颜色做出标识。同时,在小区地面和楼栋上都有相应的雨污管网标注,红色箭头代表污水流向,蓝色箭头代表雨水流向。“这样一来,可以方便物业公司对装修过程进行服务和监管,也方便监管部门对小区是否雨污混排进行全面监管。”张松杰说。

目前,江阳区主城区渔子溪片区、茜草片区、大山坪片区、蓝田社区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整体工程预计5月底全面完成。

城区实行雨污分流改造是排水系统改造的必然趋势,这对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承载力具有积极作用。

同时,进行分流改造将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厂进水质量,减轻城市污水处理负荷,减少对城市水体的污染,最大限度地杜绝城区污水直排,降低雨污混合水对长、沱两江的污染,进而改善城市水环境和人居环境,为建设幸福美丽泸州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

留住青山绿水 换得“金山银山”

“雨污分流后,污水浓度能保持原有状态,这将极大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益和水资源利用率。”兴泸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易其江道出内心的欣喜。

泸州市在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的同时,污水处理厂提质扩容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位于龙马潭区鱼塘街道枣林园社区的二道溪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项目施工现场,4个直径40米的污水处理池已具雏形。“项目新建部分A生产线已进水调试,B组生产线正在加快推进建设。”易其江说。

二道溪污水处理厂项目新改扩建完成后,将有效提升泸州市龙马潭区市政污水处理能力,减少污水溢流,服务近30.25万人囗。排放标准的提升将有效减少排水对长江生态环境的污染。

自2018年底开始,泸州市开展了为期2年的全域污水治理攻坚战,聚焦提升污水处理率和污水源头治理重点,大力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提标改造,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雨污分流改造,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

针对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问题,泸州市加快推进二道溪污水处理厂三期、叙永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启动城东污水处理厂二期、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纳溪污水处理厂三期、古蔺县污水处理厂三期、合江县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前期工作,新改建合江真龙镇等场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31个,不断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目前,中心城区已建成5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4.75万立方米;四个县城各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日处理能力6.35万立方米;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128座,日处理能力约8万立方米,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

针对雨污管道合流、污水有效收集率低等问题,泸州市全域开展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其中,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计划改造面积65.57平方公里;县城雨污分流改造工作计划改造面积26.53平方公里;乡镇雨污分流改造计划改造118个乡镇。

通过一年的全域污水治理攻坚行动,泸州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也为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泸州日报记者 杜玉青/文 牟科/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