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的歷史貢獻和其獨特的人格魅力

標題一:

標題二:

導語:玄奘是舉世聞名的佛教宗師,在佛理研究上見解深刻,被為一代宗師;他也是著名的旅行家,根據他的個人經歷所記錄成書的《大唐西域記》,至今仍是中亞乃至印度的參考史。拂過歷史的塵埃,他究竟又有著怎樣的人魅力,促使他異於常人呢?

一. 玄奘的歷史成就

玄奘作為世界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集佛學家,旅行家,翻譯家多重身份於一身,在每個身份中的修為都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在佛陀的故鄉,他被喻為"大乘天"(大聖的智者),論辯大會上,作為佛教最著名學院那爛陀的代表,技壓群雄,鋒芒無出其右;在西行路上,他詳細記憶沿岸諸國風土人情,歸國後,應唐太宗所求,攥寫《大唐西域記》,全書雖以遊歷見聞為主,但取材均出自印度和西域古籍,對研究古西域的風土人情,經貿農耕,重建印度史作用巨大;在長安,他主持譯經工作,據《慈恩傳》所載,在19年間,玄奘共譯經74部,1335卷。他與鳩摩羅什,不空,真諦,合稱為佛教四大翻譯家。他憑藉梵漢兩語的深邃見解,將兩者融會貫通,使譯文流暢自然,便於理解,"既需求真,又有喻俗"。

那麼,作為一代聖人的玄奘是否也有像凡人一樣的迷茫時刻?拋去作為智者的高光時刻,玄奘的普通生活又是怎樣的呢?是什麼支持玄奘,促使他達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高度?我們又能從玄奘的經歷中,學到什麼呢?

二.玄奘西行前的個人經歷

他生於開皇,祖籍河南,家族世代為官,為書香門第,自幼受過良好的儒家教育。生逢隋末大亂,家世衰微,父母早逝,玄奘困頓於生活,與兄長學習佛法,十一歲即能熟讀《法華》、《維摩》,恰逢機緣,被破格剃度。年少的玄奘由於父母早亡,歷經艱辛,但他始終聰穎好學,自強自立,竟也創出自己的天地。其年幼往事,史書並無過多贅述,均已不可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據有關記載,他的母親懷他時,曾夢見白馬從西而來,這或許也是一種冥冥的暗示。此時的玄奘應該是孤獨的,沒有父母的諄諄教導,溫情陪伴。然而寄情於佛法,潛心研讀經典著作,也為他日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玄奘人物像青年時的玄奘,遊遍祖國的名山大川,方圓寶剎,與大德高僧研習佛法,一時聲名鵲起。可是,那時的他卻也十分困惑,這是為什麼呢?原來,佛教經漢代傳入中土以來,已歷時數百年,教內派系林立,教義錯綜複雜。適逢當時有位來自天竺(今印度)的僧人,告訴玄奘,在印度的那爛陀,教授的是大乘佛法,裡面有數萬僧眾,實乃佛教聖地。於是,玄奘下定決心,一定要去天竺,去那爛陀學習佛法。彼時,唐帝國初建,數年戰亂剛剛一統的帝國,面臨著內憂外患。在外,東突厥蠢蠢欲動,在內關中蝗蟲氾濫,莊稼顆粒無收。帝國迫不得己,允許百姓出關逃荒。玄奘得以脫身。一路上,他看見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哀痛萬分,更加堅定了他用佛法普度眾生的心願。


玄奘的歷史貢獻和其獨特的人格魅力

圖一玄奘西行人物畫像

三.西行過程和磨難

東至洛陽,西至天竺,玄奘踏上了人跡罕至,危機四伏的征途。在涼州,玄奘講經說法,暴露行程。朝廷下了通緝令,禁止玄奘西行,避免與突厥接觸。於是,他星夜兼程,隱姓埋名,冒死深夜取水於五燧峰,不幸被守備抓捕,他用誠心感動官員,放他西行。西行路上,強盜肆虐,往來商旅多在此殞命,玄奘幾次被搶,僥倖逃生。他在一家小寺廟收了一個西域徒弟,即後世孫悟空的原型,幫他帶路,助他西行,卻不想遭到背板,那人綁架了玄奘,搶走了玄奘唯一的白馬。

行駛在黃沙滾滾的沙漠中,玄奘的水袋又不幸被大風吹翻,忍著口渴和烈日,一步一步,玄奘始終向西而行。在他後來的《大唐西域記》記述:"從此東行入大流沙,沙則流漫,聚散隨風,人行無跡,遂多迷路,四遠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來者聚遺骸以記之。乏水草,多熱風,風起則人畜昏迷,因以成病。時聞歌嘯,或聞號哭,視聽之間,恍然不知所至,由此屢有喪亡,蓋鬼魅之所致也。"

也許是過度疲勞出現的幻覺,玄奘被困其中,但內心的堅守,又讓他衝破重重阻力,終於擺脫了困境。筆者無法詳細盡數他去往天竺的種種磨難,只是知道,在高昌,他雖備受禮遇,卻也因拒絕入仕,而絕食數日,終與高昌王結拜為兄弟,並獲得高昌王的相助,玄奘之所以能夠化險為夷,除了天時,當有人力。他的毅力,誠心,軒昂的氣質,不俗的談吐,洞悉人性的睿智,才是他每每克服困難的關鍵。

玄奘的歷史貢獻和其獨特的人格魅力

圖二 玄奘西行路線圖

四.佛事衰微,從心而行。

歷經千難萬險,玄奘終於抵達了天竺,望著那幽深的恆河水,此時的玄奘不知是欣喜還是傷感,佛法在天竺已然衰微,這裡的人大多信奉的是拜火教,與中土鼎盛的佛教不同,佛教被拜火教視為異教。玄奘找尋佛法的足跡,結果帶來的只有失望,佛祖講經的聖地,佛祖參禪的菩提樹,還在眼前,可是,卻不似從前那般了。我想那時他也會疑惑,這世間到底有沒有佛呢?我們人又該怎樣成佛呢?六. 堅定內心,入那爛陀

那爛陀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佛學院,由印度笈多王朝的鳩摩羅笈多王所建,是集研究佛學,培養佛學家和佛教徒最重要的場所,且是研究因明、聲明、醫學、天文歷算、工巧學、農學等的地方。

其規模浩大,有九多萬的藏書,最盛時,有數萬名僧眾聚集於此。玄奘自東土而來,入寺即受禮遇,拜院長為師,學習大乘佛法。此時的玄奘佛法日益精進,曾代表那爛陀寺參與辯論佛事的大會,輸的人要麼改換門庭,拜贏者為師,學習其他教派,要不一死了之,而玄奘一戰成名,獲勝之後,享譽天竺。他這裡收集聖物和佛教典籍,探訪佛教聖地,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聽說某處有所佛光寺,他便慕名而來,磕了很多頭,終見佛光。

玄奘的歷史貢獻和其獨特的人格魅力

圖三.現存那爛陀寺

五.繼往開來,立身後世

公元643年,玄奘一行人經大雪山啟程回國,突遇雪崩,傷亡過半,歷盡萬難,返回故里。回國後的玄奘一面像太宗宣講佛法,一面妥善安放從天竺帶回的文物,並在朝廷的支持下,主持譯經工作,許多有道高僧參與其中,譯經工程繁重,為確保準確和效率,譯經多達十多道工序,玄奘常常只睡4個小時。期間,他還和弟子辯機共同著述了《大唐西域記》,此書涵蓋了西域130多個國家的人文風俗,地理歷史,經濟文化。書中將天竺正名為印度,其記載印度史部分亦是印度最早史料。


玄奘的歷史貢獻和其獨特的人格魅力

圖四.玄奘三藏翻譯佛經的場面。圖為大藏經《洪武南藏》之扉畫

結束語:

縱觀史籍,很少有像玄奘這樣的人,既有天分,又能有頑強的毅力,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與追求。我們回顧玄奘的一生,不難發現,他的人生充滿了孤獨和苦難,疑惑和自證。他想探求解救眾生疾苦之道,想知道凡人如何成佛,擺脫世間的折磨,於是他經歷千難萬險,始終不忘初心。

其實,筆者想他最後也一定知道了,苦海無涯,唯有自渡,他用行動證明了他的信仰,那是後人無法企及的高度,在我們心中,他成了佛。

玄奘的歷史貢獻和其獨特的人格魅力

圖五大唐西域記書影

玄奘西行對我們有很大的借鑑意義,比如,在人心浮動的當下,世人皆愛功名利祿,很少有人肯花一生的時間去追求所謂的信仰,更遑論九死一生。"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做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做,則易者亦難矣。玄奘西行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要想成為一個活得通透,智慧和博學,為人民做出貢獻的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信仰,這信仰是人生堅定不移的方向,而有了方向,人才有了生活。

參考文獻:

袁丹青.聲名滿五印 正法傳千古——紀念玄奘大師誕生1400週年

《大唐西域記》

[3]《慈恩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