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化+數字化,威海環翠區抗擊疫情有硬招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8日訊 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威海環翠區利用網格化管理與大數據平臺,藉助由1131名專兼職網格員組成的人工防疫網,與聯通全區5212個卡點的威海市公共場所出入登記系統形成的數據防疫網,認真做好排查、防控、宣傳、化解等工作,暢通了基層防疫“末梢神經”,築牢了基層防疫戰線。

網格化防疫,全覆蓋無死角

在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靠著一個口罩、一支筆、一個小喇叭、一摞宣傳單頁……全力築牢距離社區居民最近的一道防線,他們就是社區網格員和網格協管員。

网格化+数字化,威海环翠区抗击疫情有硬招
网格化+数字化,威海环翠区抗击疫情有硬招

自從當上網格協管員後,環翠樓街道大橋社區的黃祖花和鄶豔珍經常忙得腳不沾地。早上7點半,到達崗位與社區書記商定當天的工作計劃;8點開始,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對居民進行排查,向居民傳達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宣傳防疫知識;下午進行社區巡邏,用喇叭宣傳抗疫知識,檢查卡點情況,第一時間上報社區……一天下來,往往累得腿腳痠麻,口乾舌燥。

電話聯繫、防疫宣傳、卡點值守,在環翠區基層一線,有許許多多像黃祖花和鄶豔珍這樣甘於奉獻、勇敢“逆行”,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的網格員們。他們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沒有感天動地的言行,卻靠著自己的手、腳、眼、耳,為人民群眾築起了堅實的“守護牆”。

與城市社區相比,在防疫過程中,信息較為封閉的農村容易成為疫情防控的薄弱環節。為此,嵩山街道將轄區9個農村,劃分為2個片區、9個網格,以網格系統為陣地,以網格員為主力軍,輻射發動廣大志願者,形成疫情防控的“藍色保護罩”,確保疫情在最基層可防可控可追溯。

“體溫一切正常哈,你這是準備去哪?儘早回來,口罩戴好……”3月11日一早,西山口村卡點處的網格員叢林開始了日常登記值守。以“逢人必測、逢車必檢”為原則,堅持“一測、二問、三登記”的工作方法,千百位像他一樣的網格員在值守卡口築牢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牆。

一個個“小網格”織密了疫情防控大網絡,威海環翠區通過網格化管理實現了防疫工作的全覆蓋,網格員們也用堅實的力量為社區、村居編織了一張嚴密的防護網。

數字化防疫,精準無差錯

和人工巡邏值守相比,“碼”上戰“疫”新方式的出現,令人員流動量大、值守登記操作麻煩、登記的紙質信息難以追溯等難題一一迎刃而解。現在,居民無論是進出小區,進出商超,或是搭乘出租車,都只需拿出手機“掃一掃”。

网格化+数字化,威海环翠区抗击疫情有硬招
网格化+数字化,威海环翠区抗击疫情有硬招

居民掃碼所使用的軟件——威海市公共場所出入登記系統,由環翠區科技創新孵化器入駐企業威海雲數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該系統充分發揮大數據的資源、平臺、技術等優勢,有效提高了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智能化、精準化水平。

“比以前真是方便了好多,我們拿手機掃一下確認提交,自己的信息就上傳了,工作人員不用手寫登記,雙方都省不少事,還不用老是在這兒等。”買完菜回來,古北社區居民張夕玲掏出手機一掃二維碼,登陸系統後選擇“進入”。社區工作人員譚穎智立即對其進行體溫測量,確認登記後放行。整個過程僅用了十幾秒。

“跟以前手寫登記相比,信息獲取十分快捷,大大減少了我們的工作量,尤其上下班高峰期的時候,進出小區的人員和車輛也不用在這排隊了。”卡點工作人員反映,這種智慧化防疫方式不擁堵,不聚集,居民交叉感染風險也大大降低。

閃電新聞記者 孫雅倩 威海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