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局》的勝天半子,你看懂了嗎?

《天局》的勝天半子,你看懂了嗎?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知道《天局》這本書是通過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在《人民的名義》裡,作者周梅森一共安利了兩本書,一本是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一本就是矯健的《天局》。據說,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的熱播後引起了一陣讀書熱,光是這兩本書的銷量就暴增了上百倍。有人說都是一些人跟風,但不管怎麼說,這樣的影響也是積極的一面,今天就先來寫寫《天局》這本書吧!

說起來挺有意思的,周梅森安利的兩本書剛好是一對兒反派“師徒”高育良和祁同偉最喜歡的讀物,愛看書的人走上了窮途末路,而不看書的人在現實中活的挺好的,難道周梅森這是想要表達什麼?

而實際上,周梅森對為什麼會有這種“怪現象”已經做了解釋,他在替朋友矯健推薦《天局》推薦語上這樣說:

我對《天局》印象很深,這是矯健最好的小說之一,所以在寫《人民的名義》的過程中,我把它作為祁同偉性格形成的重要線索。祁同偉喜歡讀《天局》,可惜只讀懂了一半,所以註定失敗。

《天局》只是《天局》這本書的第一個短篇(有點拗口?),寫了一個棋痴進山偶遇仙人,仙人也喜歡下棋,棋痴隨即和仙人下了一盤圍棋。兩個棋逢對手,一時間殺得天昏地暗,難解難分。棋痴好勝心切,為了不敗,以身“做子”以死亡的代價進入棋局,最後贏了仙人半招,即勝天半子!

周梅森說祁同偉只看懂了一半,祁同偉只看到了棋痴不甘認命,奮起反擊的一面,卻沒有看到人心底最該存在的敬畏。人存天地間應存敬畏,心無敬畏,就會沒有底線,就會變得毫無原則,為所欲為。就像這次的疫情,據報道就是一些人食用蝙蝠帶來的災禍。自然之道,陰陽之理,萬物皆有運行規律可循,在方圓之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以叫敢為天下先,在方圓之外打破規則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必遭天譴。這也不奇怪祁同偉在丟下一句“這個世界沒有人能審判我,去他媽的老天爺。”後飲彈自盡。

所以,你會看到在亂世之初會有人說“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宣揚大無畏的奮鬥、犧牲精神,而進入和平治世,人們則更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天局》是一部短篇小說合集,包括了《快馬》、《高人》、《命運玩笑》、《珍郵》、《聖徒》等在內的一眾質量上乘的小說,每一篇都很好看,每一篇都有鮮明的主旨。就我而言,除了《天局》,我最喜歡的要數篇幅最長的《聖徒》了。喜歡這一篇,是因為這一篇的內容多多少少少和我自己的職業有點關係。因為之前做過工程設計方面的工作,所以對專業方面的問題自然而然會生出一些親近感來。

朱巍是一名建築設計師,但他卻把建築設計的才能用在了偷工減料上面。他計算精確,只是把安全係數降低到接近危險的程度,絕不突破底線,所以他設計的圖紙總比建築設計院設計的圖紙節省下大量的鋼筋、水泥,而且按照他的圖紙蓋房子,不會出現安全問題。因為這項才能,朱巍贏得了建築包工頭們的喜愛,他也因此賺了不少昧心錢。朱巍的母親是一名虔誠的基督教徒,他預言當地會有聖徒出現,也數次勸兒子不要這樣做,但朱巍不管不顧,甚至把父親的死因怪罪給母親,把她趕出了家門。母親在飢寒交迫中去世,朱巍在整理母親遺物時發現了一封信,得知了父親當年真正的死因,原來是父親當年做了錯事遭到了報應,而母親為了父親的聲譽一直隱瞞著兒子。朱巍看完後幡然悔悟,四處行善,他實現了母親的那個聖徒預言。他,就是那個聖徒。

一個老套的不孝子自我救贖的故事,卻在作者筆下翻出了不一樣的花樣,給人以人心向善的力量,這就是作者的筆道功力。

挺喜歡這樣不厚也不薄的小說。因為是短篇合集,每一篇都獨立成單元,所以不用擔心中途被打斷影響閱讀體驗,讀下來並不會佔用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特別適合那些應酬多、時間少的朋友們用茶餘飯後、旅行途中的時間來讀一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