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林西县教育局:疫情无情人有情,助力特殊群体停课不停学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新冠肺炎袭卷全国,在这场无声的战“疫”中,许许多多平凡的人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冲上疫情防御第一线,筑起了抗战疫情的钢铁长城,谱写着感天动地地生命赞歌。

在疫情防抗特殊时期,全县各中小学利用“钉钉”网络平台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林西县教育局组织县域内寄宿制学校召开了“钉钉”视频会议,会议专题研究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的线上学习的开展情况。由于这类学生家庭条件的特殊性,使很多孩子都无法参加线上教学活动。针对这一情况,全县各寄宿制学校分别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由校长分组带队把智能手机或流量卡送到他们手中,帮助这些学生实现在家上网课的梦想。例如大川寄宿制小学的宁凡语同学,家住林西县大井镇温都村,从小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拉扯大。虽然家庭贫困,但他学习刻苦,品学兼优,深得老师和同学们喜爱。线上教学开始之初,宁凡语家里没有网络,手机也没有流量,他就骑邻居家的自行车去村委会上网课。像宁凡语这样家里没有网络的同学有许多,针对这一现象,林西县教育部门帮助他们协调联通公司为他们赠送免费的流量,保证他们按时参加线上学习。大川寄宿制小学的姚宏敏,板石房子寄宿制小学的曹仁炜、王雨晴等同学由于家庭贫困,家长使用的手机不是智能手机,不能上网学习,他们所在学校帮扶他们,为他们购买了智能手机参与网上学习。他们对于能够拥有智能手机在家上网课非常高兴,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社会。

赤峰市林西县教育局:疫情无情人有情,助力特殊群体停课不停学

赤峰市林西县教育局:疫情无情人有情,助力特殊群体停课不停学

统部寄宿制小学的刘天娇是一名孤儿,父亲在她两岁时外出打工意外离世,母亲就此杳无音信。一直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两位饱尝失独重击的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也越来越差,爷爷肝硬化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奶奶腿部残疾,靠单拐行走,低保收入和政府帮扶是一家三口的生活来源。由于家庭经济贫困,天骄同样也没有智能手机参加网上学习。天骄家的帮扶责任人得知这一情况后为她购买了智能手机参加网上学习。天骄拿到手机后欣喜若狂,给自己的班主任老师打电话说:“老师,我加您微信,您把班里的钉钉二维码发给我。”“天骄,这是你家的手机吗?”“是的,老师,这是我的帮扶给我买的智能手机,家里的网也连上了!”听到天骄的电话,他的班主任尹占林老师如释负重。天骄从小就懂事的孩子,深知爷爷奶奶的不易,在别人的帮助下更懂得感恩。放假在家的日子,她承担了全部家务,还照顾着含辛茹苦把她带大的爷爷奶奶。她说:“这次网上学习我很开心,既不耽误学习,还能照顾爷爷奶奶。我还画了画,做了手抄报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现在,虽然我为抗击疫情做不了什么,但是我宅在家里好好学习,将来也做一名白衣天使,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

新林镇寄宿制小学六年一班的付城玮同学父母不在家,随奶奶一起生活,家里没有智能手机,无法实现线上学习。了解到这一情况,学校派专人第一时间为他送去教材和练习册,并借给他一套学生课桌椅用于学习,学校派出的驻村干部张子彬老师志愿每天到家里为他进行全科学习指导。

截止目前,林西县教育局与新华书店、邮局、联通公司等部门联动,分别进行了“送教材上门”“赠送流量包”“购买智能手机”等帮扶行动,鼓励无法在监护人陪伴下进行线上学习的同学进行两两结对帮扶开展学习,真正实现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一个也不能少。通过帮扶,使县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没有网络信号的学生3名,没有智能手机的学生8名,没有手机流量的学生331名,还有27名学生无法在监护人的监护下使用智能手机实现自主学习。

为了保证学生疫情期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这类家庭中的单亲孩子及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在增强身体免疫的同时,需要加强心理免疫力。为此。林西县教育局成立了“林西县教育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推出“非接触式”线上心理咨询服务。每天都有心理咨询师在线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尤其做好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的做好心理疏导。

赤峰市林西县教育局:疫情无情人有情,助力特殊群体停课不停学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在疫情防控期间,县域内各寄宿制学校把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家庭困难学生的关爱放在首位,学校、老师做好与家长、学生的沟通,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确保“停课不停学、一个都不能少”的真教育。

赤峰市林西县教育局:疫情无情人有情,助力特殊群体停课不停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