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蝦還是“假蝦”,安徽蕪湖蝦子面vs廈門蝦子面哪個更合您口味?


真蝦還是“假蝦”,安徽蕪湖蝦子面vs廈門蝦子面哪個更合您口味?

這個是蕪湖蝦子面

安徽蕪湖蝦子面和廈門蝦子面從字面上進行分析,除了產地不同,似乎在麵條的構成上面沒有什麼區別。蝦子面,顯然蝦子是主料,但是事實上兩種面是截然不同的。個人認為,蕪湖蝦子面的“蝦子”說的是:蝦籽,而廈門蝦子面的“蝦子”說的是:蝦。

(說在前面:雖然“蝦籽”能更好詮釋蕪湖蝦子面,但官方大多數在用“蝦子”,所以下文統稱:蕪湖蝦子面)

真蝦還是“假蝦”,安徽蕪湖蝦子面vs廈門蝦子面哪個更合您口味?

這是“蝦籽”

“蝦子”不同

蕪湖蝦子面:據瞭解,一碗地道的蝦子面,只能選用長江流域的青蝦籽作為材料。而夏秋之際的青蝦正好帶籽肥美,取出蝦籽之後,先把蝦籽加入蔥薑汁和黃酒蒸熟,去其腥味;然後篩出蝦籽晾乾,再用文火焙烤,直到水分將幹,逼出蝦籽裡的脆性,才算大功告成。這樣複雜的工序,別處倒是真的少見。據悉,1公斤蝦只能夠收集50克蝦籽,往往一個夏天才能收集8公斤左右。

真蝦還是“假蝦”,安徽蕪湖蝦子面vs廈門蝦子面哪個更合您口味?

廈門蝦面

廈門蝦子面:廈門蝦子面又稱廈門蝦面。通常選擇海蝦子或者河蝦子,其中以大顆、鮮甜而不鹹的河蝦子勝出。河蝦子之中也有分別,海蝦、白米蝦、基圍蝦、沼蝦等當中又以海蝦最好。這種蝦體型比較大,有足夠有力的雙鉗可以捕捉小魚吃,營養好了蝦子當然大又油分充足,並且味道鮮甜。

麵條不同

蕪湖蝦子面:用來配蝦籽的麵條則是江南地區最講究的“小刀面”,手工揉制軟硬適中的麵糰,攤開擀平,用刀細細切條,考驗的是刀功和心思。

真蝦還是“假蝦”,安徽蕪湖蝦子面vs廈門蝦子面哪個更合您口味?

這個沒問題吧!

廈門蝦子面:說到廈門蝦子面的麵條,您可以往竹升面的做法去想。好的麵條必須韌性十足,且吃口香爽,一定要用韌性高的高筋麵粉。揉好面後,要用一根粗壯的竹竿,一頭用橡皮筋固定住,一頭懸空,師傅坐在懸空的一頭,靠人的體重來來回回地壓麵糰。

湯!湯!湯!

蕪湖蝦子面:在前面說了,一碗地道的蝦子面,通常只能選用長江流域的青蝦子作為材料,配以多種佐料,製成膏湯。大多數麵湯是純骨頭熬製,味道雖然沒有加了添加劑的高湯香,不過當你喝完之後有一種回味無窮的”潤"。

真蝦還是“假蝦”,安徽蕪湖蝦子面vs廈門蝦子面哪個更合您口味?

廈門蝦子面是不是很容易和沙茶麵搞混?

廈門蝦子面:廈門蝦子面的主料是蝦和麵,然而妙處卻不在蝦,也不在面,而在於湯頭。傳統的廈門蝦面,一般是選用狗蝦,先依次將其清洗乾淨、去除蝦頭和蝦殼、將蝦頭和蝦殼搗碎並加入冰糖等佐料,接著將其提煉出呈現赤紅色的蝦油。

再就是煮一鍋好湯,這鍋湯有兩個組成,一是提前熬煮大骨湯,二是用少許時間來製作清新蝦湯。蝦湯的做法是先倒入新鮮的蝦仁,小燙片刻將蝦仁撈出備用。蝦湯做好後,就直接和大骨湯混和在一起即可。當以上幾種融為一體時,就形成了一鍋色澤鮮紅、口感香醇的好湯頭!

說在最後

因時而食,是中國人的一條美食原則。以蕪湖為例,歷史上的蕪湖,被稱為長江巨埠,皖之中堅,作為重要的商業城市,蕪湖吸引著全國各地的客商,而他們也帶來了東西南北不同地域的味覺需求,於是,包容四方和改進創新就成為了蕪湖的飲食性格,廈門亦是如此。

唐宋以來,隨著泉州、廈門等先後對外通商,各地烹飪技術也相隨傳入,使廈門吸收了各地菜系的精華,並逐漸形成了以閩南口味為主體,兼有臺灣風味的廈門菜。它素以用料廣泛、取料嚴謹、製作精細、烹調考究、風味獨特而著稱,尤以巧烹的海鮮佳餚見長。

有時真的覺得在中國真好,可以品嚐各式各樣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