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的發生過"草船借箭"事件嗎?

椰子味的西紅柿


歷史原型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裴松之注)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年)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這是草船借箭的原形,歷史明確記載借箭人是孫權,並不是諸葛亮

發生地點

據《元和郡縣圖志》卷逸文二淮南道載:“濡須塢,在(含山縣)西南一百十里,濡須水,原出於巢縣西巢湖,建安十八年曹公至濡須,聞曹公將來,(孫權)夾水築塢,形如偃月,故以為名”,《輿地紀勝》卷四十八·和州記載:“濡須山,在含山縣西南七十五里……最為控扼之雄。吳魏必爭之地。吳據其北,築濡須塢以拒魏”,由此看出草船借箭遺址發生在含山縣。

所以是真實的,但是不是小說裡說的那樣


簷影水漄


諸葛亮是真的,草船“借”箭也是真的,但把這二者放在一起,我江東孫十萬就不開心了!

我們說《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這一篇章被羅貫中寫成了周瑜給諸葛亮出的難題,並有意致諸葛亮於死地,可惜孔明扇子一揮微微一笑藉著大霧就借的了十萬之箭。你看這一段老羅在吹孔明的同時有無形中黑了公瑾一把。

但迴歸歷史,草船借箭並非是諸葛亮的傑作,也不是主人公有意而為之。據《魏略》記載:話說大約在建安十八年,曹操在濡須攻打孫權,孫十萬這次很勇敢就乘著大船來觀察曹操的陣形,曹操倒是很直接命不下萬箭齊發。只見亂箭密密麻麻射滿了孫十萬船的一面,船因為箭的數量偏重就要翻船,這時候孫十萬讓船掉轉過來用沒箭的那一面繼續擋箭,等到箭射的差不多兩邊平衡後,孫十萬就回去了:

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

到了元代,劇作家們可能覺得孫權的這次遭遇很有意思,但又覺得放在孫權身上沒有炒作的點,於是主人公又變成了周瑜。大致內容是曹操和周瑜在江上對射,周瑜“用帳幕船隻”,之後的劇情就是左邊射滿後又轉方向射右邊,最後得到了百萬只箭,臨別還不忘感謝曹操。曹操大怒約定次日再戰,第二天周瑜用炮石攻擊曹軍,曹操大敗而回,之後就是蔣幹去遊說周瑜的事情了。

所以說這“借”箭一事本來就是東吳家的事情,沒想到老羅洗文倒是很不客氣,直接把這齣好戲判給了諸葛亮,還入選了課本當中,不知道孫十萬泉下有知會是如何的感想~


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的萬能的,你也別問我為什麼當時不用火箭了…


邏輯文史游


說到"草船借箭"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是《三國演義》裡面的。故事是講周瑜十分妒忌諸葛亮的才幹。一天周瑜在商議軍事時提出讓諸葛亮趕製10萬支箭。諸葛亮答應三天造好,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事後請魯肅幫他借船、軍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諸葛亮請魯肅一起去取箭。這天,大霧漫天,對面看不清人。天還不亮,諸葛亮下令開船,並讓軍士擂鼓吶喊。曹操只叫弓弩手朝來船射箭。船兩邊都插滿了箭。諸葛亮下令回師,這時曹操想追也來不及了。10萬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經過後長嘆一聲:我真不如他!讀了這段故事,常常使人對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讚歎不已。因而衍生了許多成語趣聞、戲劇表演。

那麼草船借箭在歷史是否存在呢?答案是存在的,有兩個版本,不過主人公都是孫權,不是諸葛亮。

一種版本,根據《三國志·吳主專》裴松之引注《吳歷》,孫權屢屢向曹操軍挑戰,曹操堅守不出。孫權就親自乘了一艘輕船,從濡須口進入曹操軍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孫權來了,是孫權要親自來看看曹軍的陣勢(欲身見吾軍部伍也),下令軍隊嚴加戒備,箭弩不得妄發。孫權再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時候還向曹軍擊鼓奏樂。所有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裡嘆息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另一個版本,《魏略》中說法是孫權來的時候,不是乘輕舟,而是坐大船。曹操也沒有說箭弩不得妄發,而是下令射箭。結果萬箭齊發,都射在了孫權的船上,船就向一邊傾斜,於是孫權便下令掉頭,使“箭勻船平”,孫權也就回去了。

這件事後來被羅貫中移花接木,變成了《三國演義》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寫的非常精彩,後來影視劇表演的也十分精彩,可謂是藝術作品中的精品。但是,生活中的我們必須樹立正確對待小說與歷史的區別,小說是根據作者自己的需要塑造典型,甚至可以脫離生活與歷史;而歷史必須要求記錄者具備歷史責任感,實事就是的記錄每件事情,給後人以真相。


漫談上下五千年


【精選回答】來自優質賬號→野史日記


草船借箭當然是“真事兒”了。只不過當時發生的故事主角並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其實這事兒也挺意外的,我給大家說一說吧。

“借箭”我是認真的

話說這建安十八年214年,曹操大軍來攻打濡須,攻打一個來月,這孫權很頑強,沒能攻打下來,曹操很生氣,但是沒有辦法,有一天他正在鬧心,思索著如何才能攻打下來濡須,正苦無頭緒的時候,來了一個小兵報告,說孫權來了。

曹操一聽,趕緊出去看看,原來是孫權的船來了,這天霧氣濛濛的,遠遠看到了孫權的大船若隱若現,曹操心底煩,看到孫權更煩,於是調集了弓箭手,下令給我猛射。

孫權就是想坐船來看看虛實,瞧瞧曹操有沒有什麼動作,突然一支箭擦著他的臉頰飛過,釘在了船身上,孫權嚇一跳,大喊一聲“我靠”,轉身跑進船艙裡去,曹操的箭又密又急,很快射到船身上的箭就將大船壓的開始傾斜了,孫權急中生智,命令將船的另一側受箭,很快,船身平衡了,孫權下令撤軍。

曹操看著孫權的船跑了,這才消氣。但是曹操對孫權還是挺佩服的,否則也不會說出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話來。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根本不是什麼計謀,也不是什麼“借箭”。

諸葛亮借箭其實也不容易

以上的內容是史實,下面我再給大家說說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傳說。

當時諸葛亮在東吳立了軍令狀,要製作十萬支箭,魯肅為此都急壞了,哪知道諸葛亮還悠哉悠哉的呢,一問製作了多少箭,諸葛亮說還沒做,魯肅急的快死了。

最後一天夜裡,諸葛亮找來魯肅,他們一起上船了,穿上扎著草人。一行十艘船,藉著大霧出發了,魯肅和諸葛亮在船艙裡喝酒,諸葛亮還是悠然自得的樣子,但是魯肅卻心不在焉。

諸葛亮笑著問魯肅,為啥心不在焉。魯肅說,明天你就要人頭落地了,你真的不著急嗎?你約我來是不是想讓我帶你連夜逃走?可以的,你快逃命吧,我幫你通過關卡。

諸葛亮一聽,哈哈大笑,對魯肅說,老哥,你看看外面咱們這是到哪了?

魯肅一聽,很是納悶,掀開簾子一看,嚇得渾身一哆嗦,原來不知不覺間,他們已經來到了曹操的陣前了,隱約之間,似乎都可以看到曹操的衛兵了。

諸葛亮這時候吩咐道,所有士兵都準備好吸水的管子,先將船身澆溼。然後隱蔽好,拿好事先準備的防護木盾。很快大家都按照指令做好了。魯肅不明所以,問孔明,你這是幹啥呢?孔明故意賣了一個關子,笑而不語。

曹操那邊的哨兵發現了敵情,吹起了示警的號角,頓時,曹操陣營燈火通明,曹操知道有敵船來襲,下令讓弓箭手萬箭齊發。

很快,諸葛亮的船隊一側釘滿了箭,此時魯肅才明白諸葛亮的意圖,頓時哈哈大笑,坐下來繼續和諸葛亮喝酒,同時不忘了揶揄諸葛亮幾句。

這時候曹操發現了不對勁兒,命令停止射擊。諸葛亮剛將船身轉過來,結果箭停了,諸葛亮心裡咯噔一下,我這船往一邊傾斜,這咋回家啊?正在思索的時候,天空中出現了一個亮點,這亮點越來越近,一下釘在了他的船舷上,仔細一看,哪是什麼亮點,這分明是一支火箭啊。

魯肅一看火箭,心下大亂,溽熱過上的螞蟻一般。再抬頭看時,天空的火箭如流星一般密集的射來,眼看就要葬身火海。原來曹操發現了這個問題,失去很多箭矢,於是他下令用火箭進攻,將計就計。

結果這火箭射了出去,本該火光沖天,但是卻如泥牛入海,火光到船上就消失不見,曹操命令加大數量,繼續進攻。還是沒能奏效,期望中的火燒賊船沒能出現,曹操很疑惑,苦思不得解。

原來,諸葛了早就弄溼了船和稻草人,而且準備了一種能吸水的管子,有士兵專門負責滅火箭,魯肅一看,覺得諸葛亮真是料事如神,名不虛傳,等到他們天亮回到東吳的時候,船隻上的箭矢早就超過了十萬之數了。

諸葛亮哈哈一笑,交了差事。魯肅去和周瑜報喜,周瑜卻越發的覺得這個諸葛亮留不得了。


大家好,我是野史日記,記得關注我喲,您的每一次點贊都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和支持,謝謝大家了!


野史日記


草船借箭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但主要人物並非諸葛亮,而是孫權。

建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213年,曹操與孫權在安徽巢湖附近對壘。初次交戰,曹軍大敗,於是曹操決定讓軍隊堅守不出。

這一天,孫權借水面有霧,乘戰船闖入曹軍前沿,打算觀察曹軍的部署,當戰船行駛到曹軍附近時,不料被曹軍發現。曹操生性多疑,由於水面霧大,他怕有埋伏,不敢出戰,於是曹操下令弓弩齊發,亂箭射向孫權的戰船。

不一會,孫權的戰船就因中箭太多,船身逐漸傾斜,隨時都有翻船的危險。就在這一危急時刻,孫權果斷下令:調轉船頭,使船身的另一側受箭,不一會,船身兩側就被射滿了箭,船隻也恢復了平衡,並安全返航。

曹操對孫權的英明讚歎不已,並留下了“生子當如孫仲謀”的一句名言,這件事後來被羅貫中移花接木,變成了赤壁之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赤壁地處江南,而江南多暖冬,冬至後起東南風較為常見,諸葛亮只不過是善於收集信息而已,諸葛亮借東風的真正的目的是為了金蟬脫殼,他知道周瑜很嫉妒他的才能;

周瑜曾說過,諸葛亮東吳不能用,東吳之患也,還悲嘆“既生瑜,何生亮”;諸葛亮也知道,在他借到東南風之後,周瑜一定會過河拆橋,將他殺掉。

於是在借東風時,諸葛亮要求士兵閉上眼睛,口中唸唸有詞,東南風起後,由小道童代替繼續表演,他則由臺邊的小道繞至江邊,周瑜趕忙派人追趕,結果也無濟於事;

“草船借箭”在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但並不是在赤壁之戰中,故事的主角也並不是大家所熟悉的諸葛亮,而是孫權。而孫權的初衷也並不是為了“借箭”,只是為了刺探軍情




小軍觀歷史


歷史上草船借箭有原型,但是主角並非諸葛亮,而是羅貫中根據曹操伐吳的事蹟加以加工而成,這次,孫權才是主角。

證據有二:

1、《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引注《吳歷》,孫權屢屢向曹操軍挑戰,曹操堅守不出。孫權就親自乘了一艘輕船,從濡須口進入曹操軍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孫權來了,是孫權要親自來看看曹軍的陣勢(欲身見吾軍部伍也),下令軍隊嚴加戒備,箭弩不得妄發。孫權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時候還向曹軍擊鼓奏樂。所有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裡嘆息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2、《魏略》曰: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萬箭齊發,都射在了孫權的船上,船就向一邊傾斜,於是孫權便下令掉頭,使“箭均船平”,然後安然回去。可見草船借箭歷史上或確有其事,但主要人物並非諸葛亮,而是孫權。

或許《三國演義》據此虛構了故事,將主角換人。《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的故事主角是諸葛亮,而歷史的原型其實是孫權。





驍騎歷史觀


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赤壁之戰中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智鬥精彩絕倫。不過,有點兒可惜的是,這只是羅貫中結合史實極盡想像之後虛構出來了一個故事。諸葛亮一生勤勤懇懇、謹小慎微,凡事講求穩紮穩打,像草船借箭這種事,對他來說,多少有點兒孟浪!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裴松之注)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年)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這是草船借箭的原形,歷史明確記載借箭人是孫權,並不是諸葛亮。

草人借箭的故事發生在公元756年,安史之亂後,投靠安祿山的令狐潮領兵四萬將唐將張巡圍困在雍丘城中,城中僅餘士卒一千餘人。

張巡被困城中,兵馬困頓,箭支耗盡,上下人心浮動。所謂疾風知勁草,這是彰顯主將帥的真正智謀的時候了。

張巡先令士兵束紮了1000多個草人,給草人套上黑色的衣服,夜間將草人用繩子綁了垂到城外。令狐潮以為張巡要越城突圍,便萬箭齊發,待令狐潮的士兵把箭射得差不多了,張巡再令士兵把草人拉上來,這一次,張巡便從草人獲箭幾十萬支。

草船借箭的靈感來自孫權查看曹軍虛實時的意外船體中箭,故事的創意來自唐代張巡的草人借箭,羅貫中將兩個人的故事加以整合,重新加工創作,就有了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樂優夢然


歷史上確實有“草船借箭”,但出其謀者是孫權而不是諸葛亮,其目的也不是為了借箭,只是為了平衡船體。

《三國志·吳主傳》有記載,建安十七年,曹操起軍四十萬欲報赤壁之仇,孫權提兵迎戰,雙方在濡須對峙。《三國志》原文對此記載非常簡略: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曹公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但南朝劉宋時期的裴松之引述“吳歷”“魏略”,對此作了大量註解:

吳歷曰:曹公出濡須,作油船,夜渡洲上。權以水軍圍取,得三千餘人,其沒溺者亦數千人。權數挑戰,公堅守不出。權乃自來,乘輕船,從灞須口入公軍。諸將皆以為是挑戰者,欲擊之。公曰:“此必孫權欲身見吾軍部伍也。”敕軍中皆精嚴,弓弩不得妄發。權行五六里,回還作鼓吹。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權為箋與曹公,說:“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別紙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語諸將曰:“孫權不欺孤。”乃徹軍還。魏略曰: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

此處吳國和魏國的記載有差異,吳略記載孫權是乘輕船,而魏略則記載孫川乘的是大船,裴松之難以考證,便將兩者的說法都記錄下來了。特別是在“魏略”中說到,孫權坐大船在江上觀看魏軍軍情。曹操直接下令射箭。結果萬箭齊發,都射在了孫權的船上,船就向一邊傾斜,於是孫權便下令掉頭,使“箭勻船平”,接著孫權也就回去了。當天有沒有霧不太清楚,當時曹操剛剛被孫權水軍擊敗,堅守不出,孫權才乘船抵近刺探,曹操也不出戰,只是射箭。孫權也沒想著借曹操的箭。此事被後世移花接木,應該就是《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


作家桑妮


草船借箭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但主要人物並非諸葛亮,而是孫權。

建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213年,曹操與孫權在安徽巢湖附近對壘。初次交戰,曹軍大敗,於是曹操決定讓軍隊堅守不出。

這一天,孫權借水面有霧,乘戰船闖入曹軍前沿,打算觀察曹軍的部署,當戰船行駛到曹軍附近時,不料被曹軍發現。曹操生性多疑,由於水面霧大,他怕有埋伏,不敢出戰,於是曹操下令弓弩齊發,亂箭射向孫權的戰船。

不一會,孫權的戰船就因中箭太多,船身逐漸傾斜,隨時都有翻船的危險。就在這一危急時刻,孫權果斷下令:調轉船頭,使船身的另一側受箭,不一會,船身兩側就被射滿了箭,船隻也恢復了平衡,並安全返航。

曹操對孫權的英明讚歎不已,並留下了“生子當如孫仲謀”的一句名言,這件事後來被羅貫中移花接木,變成了赤壁之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

赤壁地處江南,而江南多暖冬,冬至後起東南風較為常見,諸葛亮只不過是善於收集信息而已,諸葛亮借東風的真正的目的是為了金蟬脫殼,他知道周瑜很嫉妒他的才能;

周瑜曾說過,諸葛亮東吳不能用,東吳之患也,還悲嘆“既生瑜,何生亮”;諸葛亮也知道,在他借到東南風之後,周瑜一定會過河拆橋,將他殺掉。

於是在借東風時,諸葛亮要求士兵閉上眼睛,口中唸唸有詞,東南風起後,由小道童代替繼續表演,他則由臺邊的小道繞至江邊,周瑜趕忙派人追趕,結果也無濟於事;

“草船借箭”在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但並不是在赤壁之戰中,故事的主角也並不是大家所熟悉的諸葛亮,而是孫權。而孫權的初衷也並不是為了“借箭”,只是為了刺探軍情。


軒顏說史


歷史上沒有草船借箭,真正留名的是安史之亂時候發生過草人借箭。

作戰雙方是大唐最牛縣令張巡和安祿山叛兵。

地點是在雍丘和睢陽。

在被叛軍大軍圍城的情況下,張巡又當指揮員又當政委。

把城裡區區數千人打造成一支鐵軍。而且在守城過程中奇思妙想層出不窮,讓叛兵徒有人數優勢就是屢戰屢敗,拿張巡沒辦法。

在戰爭過程中,張巡體現出妙計“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的境地。

草人借箭的經典戰例就是來自於此。

張巡守雍丘的時候,箭矢用光了,大家都很著急。

於是張巡做了幾千個草人,給他們穿上黑衣服,半夜從城牆上吊下去,裝作要出城偷襲。

然後故意被叛軍發現,叛軍白天剛剛攻城失敗了,看見對方竟敢來偷襲,於是紛紛放箭,準備射殺對方。

結果張巡白白得箭十萬支。這一段被羅貫中看中,放在三國裡當做住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

其實歷史上草人借箭的故事還有後續。


第二天,安祿山叛軍發現張巡又在城牆上放下來許多黑衣人。

叛軍覺得又好氣又好笑,昨天上當送了對方十萬支箭,今天張巡竟敢還玩這一招?

於是叛軍也不射箭,也不防備。結果,沒想到這次出城的是張巡的五百精銳,直接殺到營寨,火燒營寨,五百人追著幾萬人十餘里,才大勝而回。

我是頭條號以史為鑑,埋沒的歷史真相、誤解的歷史人物、不為外人所知的關係......我來為您講述,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