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有報喜不報憂的性格,你是該擔憂?還是該高興呢?

呼啦啦瑪塔塔


我是皮蛋爸爸說教育,我來回答。

孩子對父母報喜不報憂,這是一個表象。其根源有三點:


1.性格因素,這樣的孩子,內向性格的居多,或者自尊心過強,或者極度自備,擔心自己吐露心跡,會招致周圍人的恥笑。

2.成長過程中,缺乏安全感,這種安全感的缺失往往來自父母。父母的求全責備,不寬容是主因,導致孩子寧可自己承擔壓力,也不敢向向父母求助。亦或是擔心自己把壓力帶給父母,換回來更大壓力。

3.孩子報喜不報憂,也是自我認識的一個過程。報憂的動因中,必然包含求助,但是考慮到父母理解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知道說了也白說,莫不如不說。比如,很多初中以上的學生,很少與父母討論自己學習中遇到困難。

當然,也不排除有一部分孩子能夠體諒父母不易,不忍讓他們為自己承擔份外壓力。比如,農村孩子大學剛畢業,想在城裡買房,首付拿不出,可看到父母的能力,只能欲言又止。



對於孩子的報喜不報憂,要辯證地看到,這是一個人自我成長的過程。如果一個人遇到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要跟父母哭哭啼啼,這就好嗎?人,總要學會自己長大,該自己承擔的就沒理由讓別人去承擔額外壓力。當然,凡事也有個度,不能一概而論,舉例,如果上大學期間玩心過盛,頻繁掛科,畢業都是問題,還對父母報喜不報憂,這就是撒謊,性質就變了。

總之,對這樣一個孩子成長中的問題,父母要細心觀察,早做預案,首先,要跟孩子及早建立可以開誠佈公交流模式,國家都容忍創新失敗,自己的孩子為什麼不能容許他知錯就改?如果總是求全責備,那孩子不會對你敞開心扉。其次,要教會孩子自我成長,首要一點,要讓他清楚每個人要對自己行為負責,父母再親,有些事也是無能為力。第三,凡事不要越俎代庖,把選擇權交給孩子,家長只能給出參考意見。



我是皮蛋爸爸說教育,喜歡就關注我,感謝支持 感謝轉發!


皮蛋爸爸說教育


如果我的孩子報喜不報憂,我可能會喜憂摻半吧。喜的是孩子懂事了,願意和我分享開心的事,不想我替他擔心。憂的是孩子有煩惱事不告訴我,我會更加擔心,怕他誤入歧途。

孩子畢竟小,我希望他能和我分享生活中的一切,能和我無話不談,每天放學後告訴我在學校發生的有意思的事情。我也會學著做一個開明的家長,靜靜地聽他的分享,像朋友一樣溝通,不會隨意嘲笑他們想法幼稚。我希望他遇到煩惱的事情也能夠告訴我,我會幫他分析、解惑。

我會告訴孩子我是你最堅強的後盾,不論發生什麼我都會站在你身旁。希望從小和他養成交流的習慣後,他進去社會也會願意和我分享,無論開心的還是不開心的,畢竟我是他的朋友。


勤勞的兔小姐


我不會干預,因為我認為把快樂分享給大家,自我消化不幸是一個強者的表現。


筏度有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