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庫大道系列講座之一:開篇

張家口,東望京津,南通中原,西連三晉,北接蒙古大草原,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而最值得關注和自豪的,就是這座邊塞古城的商文化,就是張家口通往蒙古烏蘭巴托(當時稱庫倫、大圐圙)的張庫大道,就是當年口商商幫在張庫大道上創造出的財富傳奇。

張庫大道起點是張家口,終點是大圐圙(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全長2700華里,從大圐圙向北,延伸800華里就到達恰克圖。

刘振瑛 | 张库大道系列讲座之一:开篇

張庫大道始於清康熙年間,盛於大清一代,衰於民國,林林總總延續260餘年。

清末民初,在張庫大道上經營的口商和他們的旅蒙業是清代和民國初年我國經濟史中波瀾壯闊、氣勢恢弘的精彩頁章。

就已掌握的資料分析,當年口商商幫人數之多、活動範圍之大、經營項目之廣、擁有資金之雄厚,歷時之長久在中國商業史中都是前所未有的。

刘振瑛 | 张库大道系列讲座之一:开篇

由於張家口地處幾個不同經濟板塊的交合部位,使得其自古就是北方草原及西部廣大地區通往華北平原的重要交通結點。

清康熙年間開始形成的張家口至大圐圙(庫倫,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的商道,曾經是封閉的中國封建王朝抵禦外族入侵,

維護北方國土安全,促進民族團結與融合的紐帶,曾經是中國與俄羅斯等西方諸國經濟和文化交往的主要通道。

刘振瑛 | 张库大道系列讲座之一:开篇

追尋歷史車輪碾壓出的深深轍痕和灑落在茫茫古道上的文化元素,我們瞭解到17世紀的中亞草原頑強地延伸著一條從中國武夷山至俄國聖彼得堡的貿易之路,

這就是學界稱之為“萬里茶路”或“草原茶葉之路”的著名商道。而張家口至大圐圙的張庫大道就是這萬里茶路中結點功能最為重要、民族間文化融合最為突出、民間記憶最為精彩、茶路文物遺存最為豐富的路段之一歷史的車輪輕輕碾過,

留下了深深的印轍,也留給了我們無限眷念、無盡遐思。但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國內甚至張家口本地對張庫大道已經淡忘,曾經輝煌的內陸商埠成為了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

刘振瑛 | 张库大道系列讲座之一:开篇

歷史上的張庫大道是從張家口出發,經過蒙古草原腹地大圐圙又延伸至俄國恰克圖進而通往歐洲的國際貿易運銷路線;

是一條充滿誘惑、艱險、血腥、邪惡,又因天災、人禍、商謀、利益諸因素影響而遊移不定的傳奇古道;

是一幅展示民族間交流、融合、和諧,張揚生命智慧、勤奮、豪邁、粗獷精神的源遠流長的歷史長卷。

張庫大道也是一個曾經溝通歐亞,強烈影響歐洲資本市場,以至於引起馬克思注目研究過的經濟現象。

刘振瑛 | 张库大道系列讲座之一:开篇

張庫大道歷史博物館

如果沒有親眼看到文獻,我們斷然不會相信馬克思會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張家口。

請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五十卷第二冊81頁《資本的流通過程》一章中的記述:“俄國和中國的茶葉貿易可能是1792年開始的……茶葉陸續由陸路用駱駝和牛車運抵邊防要塞長城上的張家口(或口外)……

再從那裡經過草原或沙漠、大戈壁,越過1282俄裡到達恰克圖。”馬克思同志所說的這條經過草原或沙漠、大戈壁的運輸道路,正是我們今天所要解讀的張庫大道。

刘振瑛 | 张库大道系列讲座之一:开篇

(待續)

排版:文旅張家口

刘振瑛 | 张库大道系列讲座之一:开篇刘振瑛 | 张库大道系列讲座之一:开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