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週轉箱、基金補差價:“三保”企業“八仙過海”穩價格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8日訊 疫情洶湧來襲,老百姓的“米袋子”和“菜籃子”能否扶穩,不僅關係民生,更連著民心。還記得曾幾何時刷爆朋友圈的“高價”白菜和空空如也的超市櫃檯嗎?在政府、行業、企業等社會各界力量的眾志成城之下,這些早已成為了歷史。

記者瞭解到,雖然在疫情期間各行業供應鏈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多數企業都面臨成本增加、經營下降等困境,然而,為了保障社會穩定,保護廣大群眾利益,自1月29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啟動“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的“三保”行動以來,超過1.5萬家企業積極響應號召,主動踐行承諾,通過平抑價格、開設基金等多措並舉,共同維護市場秩序,保供應、穩價格。

成本上漲 開設基金填補差價

“把老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面對生命,唯有良心。”1月29日,在“三保”行動啟動儀式上,物美集團創始人、多點Dmall董事長張文中在視頻連線的發言中懇切地強調。他隨後宣佈,物美集團設立三億元“平物價 保供應”專項基金,用於額外加大投入,平抑蔬菜等民生商品價格上漲,同時確保質量安全。

據介紹,該基金是物美集團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設立的市場應急保障基金,除了專項用於額外加大投入、平抑蔬菜等民生商品價格上漲之外,還用於在國內外全力採購防護、消殺類緊缺物資,開拓渠道,提前鎖定貨源,確保優先供給。

“物美不會因為進價、運費、人工成本等費用的上漲而上調售貨價格。”張文中對公眾做出瞭如上承諾。堅守誠信,一諾千金。正如張文中所承諾的一樣,在疫情期間,雖然蔬菜等民生商品需求高大幅增加,但物美的商品均未出現漲價現象,甚至以低於成本價的價格銷售。

流通受阻 “自制週轉箱”來幫忙

春節前後,原本是乳製品銷售的旺季,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乳製品產業鏈的正常秩序。供應鏈不暢、物流成本上升,讓產品的成本節節攀升。為了平抑價格,控制乳品價格增漲,不少乳品企業想方設法,通過“自制週轉箱”等途徑靈活應對難題。

坐落在上海市閔行區馬橋鎮的光明乳業華東中心工廠是世界最大的單體乳製品加工工廠,平日的鮮奶產量在400噸左右,疫情期間一度猛增至700噸。為了克服供應困難,工廠從環保角度考慮,使用可重複利用的週轉箱體,避免使用紙箱造成浪費。然而,出於安全衛生的考慮,週轉箱需要經過更加嚴格的清潔消毒,週轉流程變慢,無法及時回收。

產能倍增,週轉箱流通卻頻頻受阻,該如何保障乳製品的及時供應?工廠負責人開動腦筋,採用自制週轉箱的辦法,緊急製作了一批符合防疫標準和運輸標準的週轉箱,以應對週轉箱流通不足的難題。同時,光明乳業增加人員調配,提高原有周轉箱的回收清潔及消毒工作效率。如此一來,既有效解決了週轉箱流通不足的問題,又控制了成本,一舉兩得。

平抑物價 電商平臺主動出擊

疫情期間,部分防護用品、民生商品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了價格波動,其中不乏不法商家趁機哄抬物價。對此,市場監管部門雷霆出擊、從嚴治理,震懾作用顯著。與此同時,積極參與“三保”行動的各級市場主體也積極響應,配合市場監管部門查處價格違法行為。

針對部分電商平臺上商品漲價的現象,美團、餓了麼等多家平臺紛紛表示,將暗示找市場知道價格對商戶定價進行篩查干預,並呼籲平臺所有商家共同承諾“平價銷售防護商品”。依託信息整合優勢,平臺積極實時排查全平臺價格違法行為,並自動鎖定違法證據,迅速採取罰沒、下線等干預措施,及時降低違法行為造成的不良後果。

據瞭解,1月22日至3月3日,美團下線價格明顯異常的口罩類商品及糧油、蔬菜等民生商品56萬餘個,阻止疑似惡意囤貨行為5.9萬餘次,處罰商家2613個,清退101個。同時,餓了麼後臺自動向平臺商戶進行價格提醒,並在一個月內排查下架6.5萬個漲價銷售口罩類商品,有力地維護了價格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