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越多,越能看透事物的本質,當看透一切,覺得自己很孤獨,誰跟我一樣?

偷袈裟的黑熊精


都說以書為伴,不孤獨。

閱讀是與古今中外智者對話。

閱讀行為本身啟發智慧,給人帶來滿足和愉悅。

當你能看透本質,理解一切,你就擁有了智慧,這是多麼幸福的事。

智慧讓頭腦明晰,對世界和周身事物有不一樣的認知和體驗。智慧之光驅散愚痴,閱讀獲得智慧,智慧運用的到生活,我們會體驗到真正的寧靜和美好。

看透一切,覺得孤獨,想必是覺得滿腹的智慧無人能瞭解,無處可訴說?

如果是這樣,請把自己的智慧運用到每天的生活中,天長日久相信身邊的人能感受到,人們更愛和有智慧的人交流,智慧是一種力量,能幫到需要它的人。

你也可以試著書寫,把你的智慧藉由網絡分享出來,相信可以幫到更多的人。

那時,你該不會孤獨了。


無我無你亦無他


我真正感到孤獨的時候是我開始瞭解了人性的時候,從前的我,活潑開朗,樂觀,喜歡熱鬧,覺得世界充滿愛,因為我是在充滿愛的家庭中長大,我總是善待身邊每一個人,與人相處,我總擔心人家吃虧,只要大家開心,我寧願自己吃點虧都沒所謂,尤其對待家人我更是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多年來都是如此,從來向家裡都是報喜不報憂,其實,我是家中最小的那個,可慢慢的我發現,我的善良和付出被她們當了習慣,所有人都覺得我夠獨立,任何困難我都能克服,她們沒有見過我難過脆弱的時候,人總是不會一分風順的,確實,之前我的人生之路都很順暢,在我經歷了人生低谷的時候,我發現,曾經自己熱情相待的朋友,甚至我至愛的一些家人,都選擇了冷漠,當然,並不是所有人,我的父母和二哥二嫂都很關心我,我兄弟姐妹四個,在一件一件事件中,我慢慢的開始覺悟,開始瞭解人性醜陋陰暗的一面,這讓我難過,失望,恐慌,原來心中美好的世界在一點一點的坍塌,可我仍不願放棄我的善良和樂觀,我還是相信愛,渴望愛,因為我害怕,我害怕自己一旦不再相信愛,那麼我的內心世界是冰冷的,所以,我現在經常處於一邊理智一邊感性的狀態,自己和自己打架又自己和自己和解,慢慢的我開始產生了對人性醜陋無力的孤獨感,可我在慢慢的學會接受,接受成年人的世界,我開始成熟了,因為小孩子的世界是不會有孤獨的,會有恐懼和害怕。今天給一個很久之前的一個朋友打電話,他在養老院,一個曾經風光無限的人,我問他近況如何?他說很不好,養老院像監獄,飯菜沒有營養,瘦了很多,我聽得出來,他在梗咽,他的家人同在一個城市,但是很少去看他,幾乎是不理的狀態,雖然他自己說,到今天這個地步都是他自己曾經造的孽所受到的報應,可我仍深刻體會到他此刻近在年關一個人的無助和淒涼,我告訴他,年三十我會做些好吃的帶給他,不管他曾經做過什麼?我仍願意他現在能感受到愛和溫暖,而帶給他溫暖的同時,我心中也感受到了愛,雖然我的獨孤感時常還在,但我永遠還是那個懷揣12塊錢滿著父母偷偷坐綠皮火車去省城找工作的勇敢純樸的小女孩,那一年是1992年。




蓉兒扒拉扒拉


我可能是個另類。我接觸過的人群當中,絕大部分書讀得越多的,越會認為自已掌握了真理,其它人都是錯的。並且不容別人反駁。

五年前,我到某親戚家拜年。她是大學教師,博士生畢業。一家拉我玩撲克,純娛樂,不帶彩。打對家,她父母一組,我和她一組。她父母都七十多歲了。我本來就不愛玩牌。於是,我和她十次輸七次。她埋怨我打牌不上心,笨。

我說:讓你父母贏,這不都開心嘛。她說:你這智力有限,和你玩牌傷自尊。不玩了不玩了。

前年,她母親癌症去世了。

去年,去親戚家拜年,又遇到她一家人。親戚提到打牌,她再不和我一起玩了。

我心想,現在,在她母親墳頭扔一張方片小三,她母親都要不起了。何必呢。


牧牛22


既然都是閱讀愛好者。

那就分享一下我的閱讀起源吧。

3年級那年,被迫搬家到張匯村。

但是個性開朗的我,還是依舊玩樂不停。

當我發現住在我家樓上有個小姐姐的時候。

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樓上,剛開始悄悄地看幾眼,後來大膽地借巧合跟她搭訕。

她那個時候讀5年級吧。(後來得知她與我堂姐一個班[笑哭])

不過我倆的友情全是靠我們互相幫忙產生的,嘿嘿。

我每天早上都會跟她一起去上學,因為有一段路都是順路的。

反正,時間一長,關係一深。

她就帶我去她的“秘密基地”。

對我來說是打開了我“熱愛讀書”的大門。

她算得上是我的啟蒙朋友了。

後來沒了聯繫,她初中回老家了……

而三年級的我,沒有QQ

A2



器度


本人過五奔六之年,歲數雖不大,但人生經歷很曲折。可以說看透了很多,也放下了很多。因為看透了世間的人和事,所以我厭煩所有的社交。但是也不覺得孤獨。侍弄了許多許多的花花草草。還和一隻聰明可愛的小狗成為了忘年交。我覺得人世間花比人美好狗比人可愛。


用戶2064734836946


我不這麼認為,讀書越多他會積累很多的知識,這些知識豐富了他的內涵也加深了他的修養,這個時候他活的一定是通透的,對於無常的世事能夠超然於心,也更加能洞穿人間百態,雖處於俗世卻又能脫俗,他的內心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不會再有孤獨。


說說43430


百無一用是書生說的就是你這種人。

知識是生產力、知識就是力量,一個人不能把所擁有的知識文化轉變成財富造福人類社會,你就是個廢物,廢物怎麼會不孤獨?

一個人死讀書、讀死書、閉門造車、孤芳自賞,自以為看透世界、宇宙,自以為靈魂出竅窺視人間,看周圍都是凡夫俗子、蠢笨愚昧,為自己無能無知尋找藉口,逃避為人父母為人兒女的責任義務,不屑與人為伍,卻不知是大家拋棄了你,因你縱有滿腹經綸、學富五車,卻不能撐起一片天還製造垃圾、浪費資源。

當你感到孤獨的時候是因你不屑不如你的人為伍,卻又高攀不上高於你的人。

真正享受孤獨的人是為了心中理想、目標,主動放棄無用的熱鬧娛樂,隱忍奮發為有一天不再孤獨。

主動孤獨的人是為了成就事業、理想,被動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把你看透的智慧用在工作、交流、佈道、支援貧困地區扶貧吧,就不會再孤獨並有強烈的成就感、幸福感。


匯麗探道


雖然孤獨,但是很清醒,總比做個愚人好,清醒的看待世界,更加珍惜生命,爰情,親情,依然熱爰生活,山川秀美,大地回春,百花爭豔,小橋流水,百雀歡歌,心中還有愛,相信你付出愛了別人也同樣會來爰你,你還有多少孤獨呢?以書為伴,與歌結緣,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鳥雀為我歡,書中戲中自有美如玉,在孤獨中尋找自己的樂趣。當你為一件事,忙起來,你還會覺得孤獨嗎?



用戶2401672722070瑩


偽書、成功學、雞湯類,充滿了市場,一定要警惕,時間寶貴,不能被它們害了去!

我前段時間,賣了兩箱子書,換了兩碗麵吃,家裡頓時清爽啦!要給有思想的書,騰出地方來。好書,是經得起時間的淘洗、歲月的打磨的,有真正的好書相伴,怎會寂寞呢?

工作、看書、與三五好友喝茶聊天。羅曼-羅蘭說,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透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熱愛生活,來,讓我們共同踏上英雄之旅!先實現財務保底,此時可以喘口氣,有點興趣追求,然後再去財務獨立,絕大部分人能到這一層就可以了,真正財務自由的很少很少,可遇而不可求(就是那些想買遊輪也馬上能下單的人)。

哪怕最後都虛無了,追求的過程,依然是值得擁有的光榮夢想,依然璀璨閃耀。

一定要踏上旅程,全力以赴過,哪怕最後沒達到預期,也是一種綻放,給成功的人鼓掌,也是一種美德。這個過程,就是對自己的塑造過程,如同去掉不是“大衛”的部分,最後成為了自己,有這個過程的人,內心是豐盈的。


浮世繪160


看到這個題目,想起一個故事。老和尚和小和尚下山,走到河邊,一個姑娘過不了河。老和尚把這個姑娘背了過去,放下以後就和小和尚繼續往前走。走了很遠,小和尚忍不住問:不是不能近女色嗎?你怎麼背那個姑娘呢?老和尚說:我早已經放下了,你還沒放下?

很多東西,你真正的放下了,也就不在乎形式,一切都是過眼煙雲。真正的看透了,也就無所謂孤獨不孤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