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家長的痛點,孩子說“迷茫”,我該怎麼辦?


很多家長不知道孩子到底喜歡什麼,就連孩子自己也迷迷糊糊?


也有家長覺得生涯規劃就是個畫餅,太空泛,沒有成績拿什麼規劃?孩子一定要按著規劃的走嗎?等等.......

.

.

.


在沒有進入生涯規劃師這個行業前我也有以上這些質疑。


隨著這些年在行業內的一些積累,也見過很多類型的學生和形形色色在工作的人,從而對生涯規劃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覺得生涯規劃可以讓人在生涯中降低一些不必要的風險。

生涯規劃|當代家長的痛點,孩子說“迷茫”,我該怎麼辦?


大家應該知道,在中國的應試教育下孩子成為了各類考試的傀儡,有些學生對自己未來的人生毫無認知和想法,甚至不瞭解自己(對內探索),為了考試和順應當代的升學規則,最後選擇了自己學起來很厭煩的專業(因為沒有結合自身興趣和環境),會導致在大學期間學習吃力,對所考專業毫無興趣,最終導致頻繁更換工作或畢業後從事非本專業的工作,這樣的孩子幸福感極低,這樣的惡性循環,上學時混日子,工作後更加迷茫。


在一些發達國家,如德國是立法職業生涯教育,也就是從小學開始已經把孩子的生涯教育作為公民的義務按法律去執行。


在中國,18、19歲的青少年高中畢業,他們甚至沒有聽過“生涯規劃”這個詞語,那麼,在他們報考大學時該如何選擇更適配自己的學校和專業呢?我們知道,在上大一時才開設這門課程,那麼開設課程的意義已經所剩無幾了,為時已晚!

生涯規劃|當代家長的痛點,孩子說“迷茫”,我該怎麼辦?


生涯規劃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個人結合自身所處環境,根據自己的個性、興趣、能力、價值觀等因素,制定比較全面、適合自身的計劃。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重要階段之一,學校和家長的義務難到不就是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志向,指導學生提前規劃未來求學和就業的發展方向麼。


其實規劃也是一種學會選擇和自我驅動以及把控的能力,核心是 “方向”和“動力”


想想人類沒有方向和動力會怎樣?

生涯規劃就像是導航儀一般,告訴你行駛的路線和目標,要知道:


沒有方向的船,任何刮來的風都是逆風


生涯規劃|當代家長的痛點,孩子說“迷茫”,我該怎麼辦?


有些人到退休了才發現,你看我這一輩子,想幹的都沒幹,不想幹的都幹了。在遺憾和後悔中度過,該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情。而到了垂暮之年再後悔,只能感嘆時光的一去不復返。


我在很多志願填報的現場,學生的家長都在說“我們幹這個不喜歡的工作幹了一輩子很痛苦,希望你現在可以學一個你喜歡的專業。”這才是很多家長內心的聲音。而不是隻看熱門只看高薪。

生涯規劃|當代家長的痛點,孩子說“迷茫”,我該怎麼辦?


從事教育工作以來,目睹著從中學生開始通過訂製生涯規劃的學生,多次收穫了碩果累累的錄取佳績,以及通過生涯規劃志願填報眾多學生進入理想的高校和專業。這些案例有目共睹,也證實了生涯規劃可以幫助那些迷茫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