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潼關路上

李小波

元代張養浩的一首《潼關懷古》,吟出了山河表裡潼關路的仰天長嘆。雖然不比李太白“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那麼壯懷激烈,卻也道出了天下行路人的艱難與困苦。現代人雖然沒有經歷過當時人們行程的艱辛,但我們從古人的字裡行間早就體味到了他們出行的滋味。無論是達官貴人抑或闊商富賈,比普通老百姓舒坦的無非是有馬有車有轎有船,而窮人只是徒步而已,但大家所行的道路卻是一樣的艱辛坎坷。

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去縣城,村裡的人們大致有三種選擇:一種是坐順路的拖拉機,一種是騎自行車,但大多數人還是步行。坐拖拉機去縣城的人要和開車的人熟悉,再者並不是每天都有去縣城的拖拉機,所以能夠坐拖拉機去縣城是讓很多人覺得奢侈的事了。拖拉機必須走大公路,從村裡到縣城將近15公里的公路,其間有5公里左右的土路,10公里左右的柏油馬路。這樣出行是最遠的路程。

騎自行車的人是村裡經濟條件相對不錯的一種人。在那個結婚都要“三轉一響”的年代裡,有一輛自行車是人們心目中無上榮光的事。然而騎自行車,依然要走那條讓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土路。遇到泥水多的地方不再是人騎車,而是車騎人了。從土路走到隴海鐵路邊上,沿這條鐵路一路向西鑽過兩個長約500米的鐵道隧洞後才能到達縣城,因為這樣走要比走柏油馬路節省近一半的路程。

除了以上兩種行路方法,多數的鄉親們還是採取相對較為普遍的方法,步行去縣城。從村裡出發,三三兩兩地向村外的西溝邊走去。沿西溝的羊腸小道下到溝底再上坡到溝西岸,如此翻過兩道溝,就到了縣城邊緣。步行翻溝雖然累人,但行程是最短的。老幾輩人都這樣行走,也沒有什麼不方便。倒是小娃娃們在溝裡,沿途有野花和野果的誘惑,竟然增添了些許樂趣。

隨著時代的變遷,村裡人從步行到騎自行車再到騎摩托車,早已放棄了步行翻溝的行路模式。

大家都明白一個道理:要想富先修路。整修了那條塵土飛揚的土路,將柏油馬路從村口一直修到了國道上,全縣上下、村與村之間的鄉村公路平坦整潔,方便了鄉親們的出行。後來鐵路部門加強了鐵路沿線的安全防護,人們也不再沿鐵路而行了。

就在村村通上公路的同時,從縣城境內穿行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也修通了。以前來往一趟縣城的時間如今已可以來往一趟省城了,人們紛紛讚歎交通的發達,讚歎道路的快速發展。

道路的暢通,方便了四面八方的交流。如今的人們出行無論是乘坐飛機、高鐵或是自駕,都不會因為道路的難行而受困。人們的生活條件改善了,外出求學、務工、旅遊,不再為行路難而煎熬了。

站在故鄉的塬上,看到連霍高速、鄭西高鐵、隴海大動脈及國道上東來西往的車流,構成一幅絕妙的美景。建成不久的沿黃公路從華山腳下一直向北到陝西最北端,成為陝西境內一條風景優美的觀光道路,成為人們休閒觀光的好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