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甘肅】平涼涇川南石窟寺

【走進中國甘肅】平涼涇川南石窟寺

南石窟寺位於在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城東7.5公里的涇河北岸。

北魏永平三年(510),涇州刺史奚康生始鑿。與慶陽北石窟寺,譽為"隴東石窟雙明珠"。現存5窟,均座北向南。

【走進中國甘肅】平涼涇川南石窟寺

【走進中國甘肅】平涼涇川南石窟寺

第1窟最有價值,呈長方形,窟高 11米,寬18米,深13米。方形窟門,前壁門頂上開一方形明窗,覆鬥形頂。窟內正壁及左右壁臺基上雕七身立佛,均高7米,頭飾螺髻 ,高鼻大耳,面部豐滿,長衣垂膝,神態莊嚴安祥。每佛兩旁均有2尊脅侍菩薩,共14尊,高約3.5米,風姿綽約,亭亭玉立,前壁門兩側各雕一彌勒菩薩,高5米。窟頂東、北、西有浮雕佛傳故事,內容有樹下誕生、阿私陀佔相、宮中觀歌舞、逾城出家、樹下思維等。以表現七佛為主的七佛窟的出現以此窟和北石窟寺為最早。

第4窟為中型方窟,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三大師居中,兩側分三層塑有十六羅漢、八菩薩、六力士,均為石胎泥塑,分別為唐代和晚清風格。另存有幾個唐代小龕,石質皆己風化,造像剝蝕不清。

窟內原有《南石窟寺之碑》(現存縣文化館),碑文650餘字,詳細記載了南、北兩個石窟的開鑿時間和主造者。此碑不僅是考證石窟創建年代的原始依據,而且也是研究地方誌、職官的實物資料。碑陰所題58人的職官名錄,可糾正《魏書》之誤。此外,其書法藝術也為後人所稱道,被多種金石書籍收錄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