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地頭“追春”忙——石家莊春耕春管一線探訪

初春的石家莊乍暖還寒,藁城區梅花鎮高玉村的示範田裡卻是生機盎然。綠油油的小麥一眼望不到邊,噴灑除草劑的自走式噴霧機和植保無人機發出陣陣轟鳴。

這幅畫面,僅是藁城區51.7萬畝小麥種植田的一角。今年,藁城區創新田間管理方式,引導組織50多家植保專業服務隊與村委會及農戶對接,利用100多臺大型噴藥機和80多臺無人機,開展小麥春季“一噴多效”作業,日作業能力可達10萬畝左右。

“一次噴灑,可以起到殺菌、殺蟲、植物生長調節3種作用,這種方式降本減藥,同時又能防止人員聚集,有利於疫情防控。”藁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高級農藝師姚振剛告訴記者。

“今年澆地省時又省力,100畝地不到3天就澆完了。”在元氏縣馬村鎮馬村的麥田裡,春灌已然開始,種糧大戶胡麗靈正檢查小麥的“喝水”情況。為保障全縣40餘萬畝小麥春灌,使春耕順利進行,元氏縣提前為輸水管道清淤除塞、維修加固,並結合土壤墒情及用水戶需求,科學制定了輸配水計劃。

“過幾天除草工作也不費勁,好辦法記在腦子裡,多虧縣裡的遠程培訓。”胡麗靈說。疫情防控時期,生怕種植困惑得不到解決,影響到收成,縣農業農村局利用雲上智農App和微信群等平臺對農戶進行小麥春管技術培訓,及時提供技術指導,徹底打消了她的顧慮。

在新樂市,當前正是進行瓜果定植的好時機。大流村的瓜棚中,盛永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正在定植三膜覆蓋西瓜。“今年合作社共培育西瓜苗15萬株,甜瓜苗10萬株,目前已完成四膜覆蓋60餘畝,三膜覆蓋30餘畝。”該合作社農藝師田永慧說,今年他們新增了兩個西瓜品種,所售西瓜將全部實現溯源管理。(河北日報記者吳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