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三刀的"新疆王",粉碎蘇聯的吞併野心,背叛革命逃跑晚年悲慘

在民國時期,格局一直比較動盪,因此不少省份已經被軍閥把控,老蔣沒有接管的能力。而新疆也是如此,期間則是出現了幾類軍閥,這些軍閥們的想法比較簡單,那就是把控整個地區,並左右逢源士兵,革命意志不是太強。而盛世才則是新疆地區的最後一個軍閥,他和蘇聯之間的關係密切,但最後卻徹底的倒向老蔣集團。

兩面三刀的

在1892年出生在遼寧的地主家庭中,因此他從小就有著非常好的家庭,從而在年幼時就已經有了學習上的思考。到了1917年他就去往日本留學,在五四運動時他積極的回國參與鬥爭中,之後考上了講武堂,畢業後去往奉軍中任職,獲得了郭松齡的賞識和認可,還被保薦到日軍大學中,不過在1925年郭松齡反奉,他特意回國協助,失敗後又去往日本繼續深造。

兩面三刀的

1927年他學成歸來,1929年擔任參謀本部第一廳廳長,對於出身科班的他來說,才當一個科員,這顯然不是他所想的,他渴望能夠成就高位,能有更多的作為。在1929年秋季,新疆主席金樹仁招攬人才,而他聽了後很是驚喜,畢竟他是留日高材生,而金樹仁是文人出身,此時他的內心就已經在盤算如何奪權了,為此他特意結識魯效祖,在其的引薦下來到新疆。

不過金樹仁在用人上,更相信老鄉,他是甘肅人,核心心腹還是河州人,儘管他招募人才,但實際上還是為了擴張自己的實力,好早一點殺到甘肅。魯效祖很是尷尬,他從中周旋了很久,才為盛謀求了一個職位,但金樹仁對他的南京軍官身份耿耿於懷,認為他不懷好意,因此始終不重用。

兩面三刀的

不過他的才能卻挽救了他,幾個月後,金樹仁因找不到合適的教官人選,這才讓他當了戰術教官,畢竟他可是新疆唯一科班出身的人才,不找他找誰呢?而他在訓練精兵的時候,也發展了自己的勢力,對這些學生進行了各種拉攏。1931年民變後,他被任命為參謀長,一舉擊敗了敵軍,從而讓自己在軍中的威信更高一些。而在1932年馬仲英率部進攻南疆地區,盛被任命為總指揮,在幾十次的作戰中,他一直保持不敗的戰績,一時間在新疆威望大增。

兩面三刀的

僅僅兩年,他就已經成為新疆名望超高的人。在1933年的"四月革命"後,4月14日,他被推舉為臨時督辦,從此開始了"新疆王"的路程。不過他儘管是新疆的老大,但此時蘇聯方面卻一直覬覦這片土地,同時那些"歸化軍"也不聽從他的管理。而在政壇中,金樹仁的舊部下依舊把持重要崗位。

面對這一變化,他則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就是剷除敵對政見之人,並將政府放在軍事指揮所內,第二把就是統一軍權,消滅了歸化軍,第三把就是奪取革命的果實,殺害其他的功臣。不過他這"三把火"之所以燒的這麼旺,還在於得到了外援支持,那就是蘇聯。

兩面三刀的

當時日本、英國都想要插手新疆,蘇聯自然也想要分一杯羹,而得知盛世才親蘇後,對他進行了大力扶持,斯大林更是給錢給物,擴充他的實力,並幫他消滅了威名赫赫的馬家軍,從而確保了他的大權在握。

這一時期,盛世才全面的開展親蘇政策,而延安方面也派出了不少人才前來新疆,並建立了八路軍辦事處,盛世才還送出了皮大衣和機槍,接援了西路軍殘兵,這裡也成了中共和蘇聯的聯繫中轉站。而盛世才還提出要入黨,中共自然是歡迎,但最後斯大林拒絕了他的申請。

他知道斯大林的想法,親自去蘇聯拜訪,並秘密加入到了蘇共內。1940年11月,他和蘇聯簽訂了嚴重侵犯中國主權的協議。不過在蘇德戰爭打響後,因前期蘇聯的頻頻失利,他的內心動搖,有了投奔老蔣的想法。

兩面三刀的

此時的老蔣對他的賣國行為早已痛恨不已,讓馬家軍頻頻找麻煩,在這一情況下,他主動提出加入國軍,並捕殺了大量的進步人士,讓我黨的損失慘重,並和蘇聯斷絕了外交關係,粉碎了蘇聯的吞併野心。但老蔣對他並不信任,派出了中央軍過去,架空他的軍權。1944年9月11日,他被迫離開新疆,走得時候拉了五十車黃金珠寶,但卻被馬家軍一搶而空。

這之後,新疆的危機解除,而晚年的盛世才悲慘不已,1970年病逝,終年七十八歲!

參考文獻:《新疆五十年》、《還原盛世才:使新疆完整歸入中華民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