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業剛需”——Plan B必看攻略

突如其來的疫情像極寒的天氣,凍住了中國的經濟運轉;也像一雙無形的大手,卡住了各行各業的脖子。

為了緩解現金流壓力,各個企業不得不採取了降薪、延遲發放工資、裁員、縮招等舉措。

根據智聯招聘的調查統計,近四成的職場人士面臨了降薪的情況,超過35%的職場人士工資無法發放,裁員的公司比例近30%,並且已經有17.05%的企業無法熬過寒冬,已經倒閉。

這樣嚴峻的經濟環境下,許多隻靠上班拿固定工資的職場人,突然被切斷了生活的來源,身上所揹負的月供、日常支出,像雪崩一樣來勢洶洶。這時,大家才意識到自己根本沒有Plan B。因此,尋找一份副業,提升抗風險能力,在疫情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或將成為“剛需”。

“副業剛需”——Plan B必看攻略

這樣嚴峻的經濟環境下,許多隻靠上班拿固定工資的職場人,突然被切斷了生活的來源,身上所揹負的月供、日常支出,像雪崩一樣來勢洶洶。這時,大家才意識到自己根本沒有Plan B。因此,尋找一份副業,提升抗風險能力,在疫情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或將成為“剛需”。


“副業剛需”——Plan B必看攻略

新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許多新興的工種,也為想要做副業的人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解書稿

“藏書館”、“新世相讀書會”等App都有聽書欄目,解決了用戶想要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的需求。許多提供聽書欄目的平臺都在尋找優秀的解書人,把一本書的精華內容進行提煉、解讀,形成書稿。平臺的專業編輯審查修改後錄製成為音頻,供用戶使用。

線上配音

許多人在地鐵、公交上都有聽書的習慣,有感情有溫度的真人朗讀是機器無法替代的。“喜馬拉雅FM”等音頻平臺有大量的文章需要配音,如果你的聲音好聽、普通話標準,可以嘗試線上配音的工作。如果自身還有內容創作的能力,還可以嘗試開闢自己的節目,成為一名主播。

新媒體運營

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幾乎已經成為每個企業必備的傳播渠道,但是並非每一個企業都能承擔一個專職的新媒體運營專員的費用。如果你恰巧掌握新媒體運營所需的技能,可以嘗試利用自己的專業幫助企業管理他們的新媒體賬號。

自媒體

這是一個人人都能成為自媒體的時代。如果你有健身、美妝、美食等愛好,也願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不妨自己成為一名博主。根據內容方向和自身優勢,選擇適合的平臺,輸出優質內容,成為細分“網紅”。

知識變現

如果你有不錯的寫作能力,也有自己專精的領域,可以通過在“知乎”等平臺輸出文章或是在線回答問題,打造個人IP。另外,還可以把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梳理總結,在各類知識平臺上輸出課程,從而變現。

移動支付

銀行不斷地在發行信用卡。卡量一定會劇烈增加,有需求就有市場。移動支付作為一個工具,已經不考慮說市場了。這個市場是即時存在的,銀行都在做這個用戶市場的開發,作其渠道方進行市場推廣即可。

“副業剛需”——Plan B必看攻略


副業能為你帶來什麼

發展副業能為職場人增加額外收入,更重要的是能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抵禦主業的潛在風險。作為“備胎”的副業也許不能讓你的財務狀況實現質的飛躍,但是可以支撐你度過“主業寒冬”。如果副業發展得好,還能成功“轉正”成為事業的新起點,為你創造更多的機會。

發展副業可以作為主業的延伸。例如從事文案相關工作的職場人,可以通過發展文案相關的副業增加收入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設計師可以在專業課程網站錄製上傳設計教學課程,分享自己工作心得和專業知識;工作涉及外語的職場人,可以在工作之餘做兼職翻譯,持續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你也可以從事與個人興趣愛好相關的工作,讓副業成為主業的調劑。

但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大力發展副業勢必就會影響投入到主業的時間和精力。想要兩者同時兼顧,通常是不現實的。如果主業的工作不太飽和,且自我判斷主業的發展前景有限,那麼適當減少投入主業的時間和精力,帶來的負面影響不會很大。但如果你的主業工作已經很飽和且強度很高,那麼發展副業的結果可能是兩頭都受影響。

因此,職場人不能盲目開展副業。需要首先找到適合自己的副業;其次,評估自己的主業性質和發展前景,是否允許自己發展副業;最後還要平衡投入到主業和副業的精力時間配比。通過認真的思考和分析,付出更多的努力,魚與熊掌才有可能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