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5大景区按下“重启键”!


大同5大景区按下“重启键”!

云冈石窟山门处,游客接受体温检测、填写登记表


大同5大景区按下“重启键”!

游客佩戴口罩游览云冈石窟


大同5大景区按下“重启键”!

游客通过扫码无接触式购票


大同5大景区按下“重启键”!

华严寺景区门口游客有序排队


大同5大景区按下“重启键”!

进入城墙景区的游客进行体温检测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市文化旅游业造成不小的冲击,对游客来说,“诗和远方”因为疫情而变得有些疏离。进入春光明媚的3月,全市多个景区景点开门迎客,众多乡村旅游景点静待客来,但受疫情影响,目前我市各旅行社还处于关门停摆状态。

不过,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旅游社对行业复苏预期很乐观,目前大都在练内功、蓄能量,结合市场变化和游客需求,重新设计产品结构,期待文旅春天的到来。

3月1日,我市云冈石窟、华严寺、大同城墙、善化寺、恒山5大景区按下了“重启键”,游客有序进入景区参观。

旅行社行业瞄准“品质+定制”

大同市中国旅行社总经理李镇告诉记者,目前旅行社员工属于宅家抗疫不离岗状态,分部门到岗交流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往年他们多以组团带客出游为主,高铁开通后,来同游客大增,不少综合类旅行社逐步调整业务方向,不仅注重组团出游,也大力开拓地接服务项目。

李镇认为,疫情结束后,首先复苏的旅游形态会是周边短线游,团队游尤其是长线团队游的重启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来同游客会以省内客户群和周边城市客户群为主体,以自驾游、小包团者居多,旅行社的定制服务需求会加大。针对这种情况,大同国旅正在设计灵活多样的品质线路,开发一些符合大众消费心理的中、高端旅游产品,注重游客的舒适度、体验度。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各个旅行社大都以不停培训、不停采购、不停产品研发、不停客户链接、不停市场调研、不停企业形象的“六不停”原则维护企业形象,要求员工停工不停学、休业不休心,学习旅游知识。旅行社部门负责人则在新产品研发、营销技巧、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结合自身优势,根据今年的情况设计全新的旅游产品,并调整市场规划,推进旅游升级产品,推出高铁时代全新的地接旅游产品,改变过去流水线式的“吃饭、看景点、睡觉”产品结构,增加体验度高的旅游产品,同时增加小团以及半包团比例,改变吃住行游购娱的全包形式,以从容的心态面对疫情结束后旅游市场的复苏。

品牌特色文化游将升温

不少旅行社负责人认为,大同有着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旅行社行业在旅游产品开发上会更加注重大同文化元素的体现,做有品牌、有品质、有品位的特色文化游。

记者16日采访了市旅游集散中心董事长李迎东。作为大同市旅游局监管下的集散客、自助、团队旅游、旅游咨询、旅游交通换乘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慧旅游综合体,市旅游集散中心目前正在加紧市场调研和新产品开发,并在丰富产品体系、提升产品品质方面做功课。

李迎东说,高铁开通后,来同游客出行成本大幅降低,而且来同旅游的意向特别明显,今年1至2月大同游玩总入口(大同文旅在线)移动客户端累计浏览量达22.6万次,月均浏览量11.3万次,较前4个月环比增长162.8%,访客来源前五位为山西、北京、河北、内蒙古、宁夏,这些“云游”大同者将会成为疫情结束后首批来同游客。今年的旅游市场将以自驾、小包团以及亲子游、家庭游、研学游为切入点,并以文化主题为导向。市旅游集散中心会在原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规划更加精致的旅游线路,并推出长城游、古堡游、古城游、红色游等旅游线路。同时,利用这段消闲时间提升导游的文化素养,让导游深入了解大同的历史文化,并能讲好旅游目的地和产品的文化故事,以文化服务者的身份为游客提供品质文化游。

一些旅行社从业人员告诉记者,大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特别吸引游客,只是来同游客大都会选择云冈石窟和恒山悬空寺一日游或者云冈石窟、华严寺、悬空寺两日游,似乎已经形成了固定思维模式,这样的旅游方式对大同的了解显然是蜻蜓点水式的,其实大同古城游是很不错的选择,浑源的永安寺、律吕神祠,天镇的慈云寺,灵丘的觉山寺,广灵的水神堂这些饱含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景点也是很好的旅游目地的。大同自然景点除了恒山以外,值得一游的地方还有浑源的千佛岭、龙山,广灵的白羊峪、甸顶山、汉白玉石林,阳高的六棱山,天镇的盘山,左云的五路山,云州区的火山群、桑干河湿地等,这些独特的文旅资源如果能够得到充分开发,合理规划线路,并加大宣传力度,会成为我市全域旅游的基础资源,必将受到游客青睐。

让大同人游大同火起来

业界人士分析,疫情过后,大部分人紧张的心理还不能一下子调整过来,暂时不会考虑长线出游,但是在家里憋得太久了,大都渴望走出去放飞自己。大同人游大同会是清明、“五一”、端午等假期的首选,疫情过后旅行社应该针对本地游客,将目标瞄准开发多元化乡村旅游产品,让大同人通过旅游直通车或包车服务等形式乐游大同,一些地接社应该设计针对本地人游本地的特色产品和特色线路。

山水国旅等多家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疫情过后游客可能更倾向于自然生态类型的旅游产品,因此,开发多种乡村旅游产品,将是今年各地接旅行社的主要方向,红色资源、绿色康养资源、长城旅游资源一日游或二日游等适宜大众的自然生态乡村旅游产品会受青睐。因此,在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中,要注重一村一品的故事性,将不同内容融入到乡村旅游中,拓宽消费人群,同时注重对接农副产品销售,给游客提供延伸性服务,保持与游客的联系度和粘合度。目前应该加大各县区景区景点的宣传力度,引导更多市民乐在大同、吃在大同、游在大同、购在大同,为恢复大同旅游的元气出把力。

采访中,多家旅行社行业的负责人认为,疫情结束后全市应鼓励文化旅游企业、景区、旅行社等进行联动,抱团取暖应对疫情危机,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大规模宣传推荐、市场营销,大力推广优质产品、重点线路和文化旅游活动及产品。特别是山西正在全力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版块”,大同旅行社行业应该紧紧抓住长城这一版块发力,搭船出海,联合营销,获取流量,让大同的长城游火热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