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難題 給機會 全覆蓋 激發戰疫“新”動力

解難題 給機會 全覆蓋 激發戰疫“新”動力

零售服務機器人“小販”為醫護人員及患者提供售賣服務 本報資料圖片

解难题 给机会 全覆盖 激发战疫“新”动力

老肯醫療為火神山醫院生產的醫用空氣消毒設備。本報記者 張青青 攝

解難題

疫情期間,組織新經濟企業貸款融資線上對接會,並推出了涵蓋33家銀行228項政策或產品的《新經濟企業疫情防控信貸政策及產品服務包》

給機會

自2月初以來,成都在短短15天內相繼發佈三批機會清單,851條供需信息,範圍廣泛涵蓋物資供應、輿情傳播、物流運輸、遠程診療、金融服務等各個行業領域

全覆蓋

專班矩陣總體上來說,分為4個層級,分別對應6家新經濟重點企業、百家“雙百”企業和582家梯度培育企業,實現企業服務“一對一”全方位覆蓋

成都國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社交軟件上推出移動景區;成都謙德科技有限公司推出VIPKID“春苗計劃”,為全國延遲開學的孩子們免費提供150萬份春季在線課程;成都醫雲科技上線新冠肺炎7×24小時在線問診服務;成都無糖信息開發的查詢工具可為用戶提供是否與確診患者同行的便捷查詢……疫情期間,相關的新興生產性服務業需求井噴,也成為了成都新經濟企業發展的新動力。促進生產、生活各領域與數字經濟交融流通的成都新經濟企業正築起數字化基石,重塑成都城市競爭力。

當前,成都正在集中開展“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專項行動,聚焦企業和行業共性問題和痛點、難點,成立專班紮根基層,集中一個月幫助企業紓危解困。截至2020年3月15日,582家新經濟梯度培育入庫企業復工率為96%,“雙百工程”企業復工率為100%,6家新經濟重點企業全部復工。3月16日,成都市新經濟委黨組書記盧鐵城,成都新經濟企業俱樂部秘書長劉伊然,成都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唐勇做客《新天府會客廳》,聚焦新經濟如何助力城市戰“疫”,以及成都如何為新經濟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政務和政策服務。

與時間賽跑 讓資金“直奔”企業

新冠肺炎暴發初期,大量疑似病例亟待檢驗,確診成為影響新冠肺炎防控大局最關鍵的環節之一。成都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團隊春節期間沒有休息,爭分奪秒地進行科技攻關。2月9日,成都微康生物宣佈,成功研發出了新冠N抗原、S抗原、新冠特異性表位抗原。最近,又完成了新冠抗體檢測試劑盒、抗原檢測試劑盒的開發和臨床研究,在進行呼吸道病毒檢測時,只需要一滴樣本,15分鐘內就能判斷出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的感染結果。

成都微康生物還向全國近200家科研機構、科技企業進行了捐贈,為他們的新冠肺炎相關項目科研攻關提供了關鍵幫助,捐贈價值近200萬元。公司創始人、CEO唐勇表示:“我們開發出新冠特異性抗原,免費贈送給科研機構和企業,但一直供不應求,後來有些機構還提出想大量購買。”

需求增大的同時,資金缺口也隨之而來,對企業短期資金週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不是這場疫情,我們最新一輪的融資預計4月就能完成。同時,公司已有的資金儲備可以撐到7月。”唐勇告訴記者,但因為疫情影響,市場需求增加,融資進程也受到影響,進一步增加了資金壓力。

成都微康生物的困擾並不是個例。疫情發生以來,雖然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受衝擊影響小於傳統產業,但因新經濟企業往往都是輕資產,無法通過重資產的質押來獲得大量債權融資,不少新經濟企業也面臨短期資金週轉緊張、工資支出困難等問題。“在我們前期調研中,現金流問題佔46%。”成都市新經濟委黨組書記盧鐵城表示,市新經濟委通過聯合人民銀行成都營管部建立融資專員服務機制,對100家新經濟重點企業實現全覆蓋,暢通線下對接,開闢天使投資基金綠色通道等方式幫助新經濟企業緩解因疫情帶來的現金流壓力。

“高新區工作人員萬天源作為服務專員,一直主動與成都微康生物保持長期聯絡關係,進行一對一服務,提供了很多幫助。在萬天源的協調幫助下,我們很快就獲得了建設銀行300萬元的授信,讓我們近期在科研和產品開發中,不再為資金髮愁。”唐勇告訴記者,在股權融資方面,成都技轉創投通過天使投資基金綠色通道看到了公司的項目,正積極參與這一輪融資,給企業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與時間賽跑,資金“直奔”企業的案例在成都頻頻發生。“疫情期間,組織新經濟企業貸款融資線上對接會,並推出了涵蓋33家銀行228項政策或產品的《新經濟企業疫情防控信貸政策及產品服務包》。同時,通過線下對接,為易瞳科技對接成都銀行獲純信用貸款500萬元,為醫雲和數聯銘品對接交通銀行分別授信3億元和1000萬元。”盧鐵城介紹道,市新經濟委還開闢天使投資基金綠色通道,對我市開展疫情防控創新產品研發和應用的新經濟企業給予優先快速直投,投資時長從30個工作日壓縮至10個工作日,目前,已完成2家投資。

拓展對接渠道 創新活力再次凸顯

2月20日,一場特殊的線上對接會——成都市學校復學疫情防控產品(服務)供需“雲對接”活動如期舉行。本次“雲對接”圍繞成都市學校(包括高校、中小學、幼兒園)復學準備工作中所急需的個體體溫檢測、大流量多目標人員體溫監測以及消毒防護產品等需求,在《成都新經濟疫情防控城市機會清單》基礎上專門形成了《成都市學校疫情防控場景企業能力清單》,組織全市教育系統與新經濟企業開展線上對接,採購相關的產品(服務),保障校園師生的疫情防控產品需求。成都市委、市政府通過釋放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復學疫情防控物資緊急採購的應用場景,面向市域內符合條件的新經濟企業開放,在促進新技術新產品加大應用的同時,通過給市場給機會穩企業促發展。

“疫情讓我們原計劃的線下營銷等產品渠道拓展活動被迫取消。在我們急需的供需對接渠道方面,服務專員幫助我們將我們的需求、我們的產品發佈到《成都新經濟企業疫情防控能力清單》《成都高新區新經濟科技賦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應用場景城市機會清單》等平臺上,拓寬了我們的供需合作渠道,讓我們在疫情期間有了很多新機會。”唐勇說,“這讓公司的技術和信息在全網範圍內流通,讓公司的產品和公益行動被全國更多科研機構看到,幫助像我們這樣的新經濟企業在特殊時期平穩渡過難關,給我們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2月初以來,成都相繼發佈三批城市機會清單,範圍廣泛涵蓋物資供應、輿情傳播、物流運輸、遠程診療、金融服務等各個行業領域,每一個清單項目均有精準服務的企業機構及社會主體對象,以確保機會信息的合理、精準釋放。老肯醫療生產的醫用空氣消毒設備全國訂單超過35000臺,超過2000臺投放到武漢火神山、雷神山等醫院;四方偉業已在北京、廣東、四川等地建設疫情大數據平臺,提供疫情追蹤、態勢感知、物資調撥等服務;越凡科技研發的服務機器人已在成都市公共衛生醫療臨床中心上崗,承擔防疫宣傳、物資配送、便民查詢等替代工作;成都智元匯開發的“智惠行助手”APP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疫情輔助防控,可實現身份信息快速掃描登記及溯源功能,西安地鐵已投入使用……

2019年,成都在全國首創城市機會清單發佈機制,通過政府主動釋放資源要素、創造市場機會的制度創新,實現了從“給優惠”到“給機會”的城市治理模式之變。2020年伊始,面對疫情防控難、企業復工難、經濟恢復難等多重考驗,這座“機會之城”的創新活力再次凸顯。自2月初以來,成都在短短15天內相繼發佈三批機會清單,851條供需信息,範圍廣泛涵蓋物資供應、輿情傳播、物流運輸、遠程診療、金融服務等各個行業領域。“每一個清單項目均有精準服務的企業機構及社會主體對象,以確保機會信息的合理、精準釋放。”盧鐵城介紹,城市機會清單上線一年來,我市共發佈了2300多條供需信息,獲得了95億元的採購意向。

服務專班矩陣 實現“一對一”全覆蓋

隨著“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專項行動啟動,日前成都成立了新經濟企業服務專班,切實推動復工復產、穩產滿產。“市新經濟委在成立新經濟企業服務專班後,建立了服務專班矩陣。就是要實現橫向連通,縱向打穿。橫向就是充分發揮市級部門聯動作用,統籌資源、集中力量解決企業復工復產問題。縱向就是充分調動行業組織和區(市)縣部門力量,精準服務企業個性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有效性和時效性。”盧鐵城介紹,專班矩陣總體上來說,分為領導專班、業務處室服務專班、企業俱樂部服務專班、區(市)縣服務專班4個層級,分別對應6家新經濟重點企業、百家“雙百”企業和582家梯度培育企業,實現企業服務“一對一”全方位覆蓋。

一本俱樂部企業通訊錄、一份企業復工復產進度及問題臺賬登記表、一部電話,這是成都新經濟企業俱樂部復工復產工作組的標配。“我們俱樂部企業專員一對一服務了100多家新經濟企業,目前收集了企業40多條問題信息,大約四分之三的問題已經解決,其他問題還在跟進中。”成都新經濟企業俱樂部秘書長劉伊然介紹,針對口罩等防疫物資部分緊缺的問題,俱樂部積極對接防疫物品的採購渠道;也協調了多家金融機構解決企業資金短期貸款問題;針對防疫支持的政策,專員也積極對企業進行解讀,對接相關部門。

針對新經濟企業特性,成都不僅專門梳理國家、省、市疫情相關政策形成政策包,由服務專員一對一詳細解讀和指導申報,直至享受政策紅利,同時還建立調度聯繫機制,服務專員幫企業找供給、跑程序,確保物資快速到位。“疫情期間,省、市、區都出臺了很多保障復工復產的政策。說實話,我們還沒來得及仔細研究,服務專員就主動上門來宣傳,提供一站式服務。”唐勇對此大為稱讚:“文件解讀透了,企業不僅不用費時間琢磨,還能更快匹配到適用的政策。貼心服務增強了企業發展信心。”

“此次疫情讓基於數字技術的各類需求被激活、爆發式增長,將對生活、生產、城市治理帶來深刻變革,催生數字化新場景,孕育數字化新業態,倒逼經濟社會的全面數字化進程大大提前。”對於下一步的工作計劃,盧鐵城表示,這次疫情,不僅僅是化危為機,而是要主動把握機遇。“這次疫情,帶給我們很多的思考,不僅是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還有城市治理能力等方面的挑戰,我們必須深入分析疫中、疫後新經濟的發展趨勢變化,搶抓機遇、加快建立新經濟發展體制機制2.0版本,主動把握以新基建、數字化轉型為重點的城市發展變革新機遇,為完成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新動能。”本報記者 程怡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