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潮!張建偉教授:逃疫歸國之我見

作者:張建偉,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原題:“利益兩頭沾”的心理該歇歇了。來源:律新觀察。

近日,國內新冠肺炎確診的數字還在更新,但是數字較前期已經大為減少,遏制住疫情已現曙光。

但是,令人憂慮的是,輸入性患者增多,這些患者主要是身居異國的同胞,他們所在國疫情緊繃起來,檢測和醫療政策與國內嚴防死守的做法相當不同,於是國內經過戒嚴式防控變得“安全”起來,他們怎能坐得住?

於是緊急購買機票,懷著一顆又一顆中國心,如同一隻只海外歸來的“燕子”打道回了國。據說北京等大型機場人流如注,炎黃子孫四面八方投向祖國母親的懷抱。

這種現象,不值得大驚小怪。

趨利避害,本是正常的人類心理。孔子曰:“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孟子曾言:“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

你看,聖人都這麼說了,那道理肯定是堅不可摧,錯不了的。

但是,凡事不能只為自己考慮,還要顧及他人的利益與感受,甚至一個社會的安危。一些旅居海外的同胞回國,其中竟然有已經感染病毒的人,吞服退燒藥,隱瞞病情,向國門一路奔來,怎能不讓國內同胞又緊張起來?

大家本以為經過兩個月,終於盼得“眼望旌旗動”,要等著“耳聽好消息”,這下倒好,疫情又出口內銷,病落歸根了,這怎不叫人著急兼上火乎?

有人大呼小叫地吶喊,再不停掉一些國際航班,這些天國內為控制疫情付出的巨大努力,可能要打水漂,怎麼對得起全國上下做出的犧牲?

人們戲謔說,在家待著不出門,就是為社會做貢獻;現在可以對身居海外的同胞說:暫不歸國,就算是對祖國做貢獻了,該輪到各位具體愛國一次了。

從異國返鄉的同胞,也有他們的苦惱。

網傳一位在美國留學,後來又獲得綠卡,已經在那裡工作了十年的朋友,十年艱辛,終於換得了安穩的生活,正打算把國內的親屬往美國招呼,這次疫情打亂了生活,道是“美國這邊亂套了,政府管控得不行”,如何是好?

辦法總比問題多,他自我曝光:“上週我突然感冒發燒了,我意識到我可能被感染了。我本打算去醫院治療,但是這邊床位不夠,而且花錢很多。”

跟身在國內的老媽一說,“老媽讓我跟老婆帶孩子趕緊回國,說國內能免費治療,而且對於治這個病很有經驗。為了能安全回國,我們吃了一倍量的退燒藥”,然後“一家三口總算平安回到了祖國,可是沒來得及回家,在機場就被查出來了,然後我們一家三口被隔離了,接受治療。”

這位老兄抱怨的還不是這些,真正令他不滿的是,“住院的第二天,醫院通知我們要繳費。不是說國內給免費治療嗎,現在竟然要收費!醫院說我們是美國籍,沒參保國內的合作醫療,不符合條件,可我確實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啊!我算了算,我們一家三口如果自費的話,要花不少錢。”

看了這則被網友公開的“私信”,我不能不對這種“利益兩頭沾”的心理大感佩服,凡事“錢”字當頭,“利”字縈懷,這也罷了,大家都是凡夫俗子,免不了如此。

可是,吃退燒藥就是要隱瞞病情,這就不是一般的自私自利了——這一路上可能感染別人,甚至造成一個城市已經取得的疫情防控成果功虧一簣,完全置之度外——心中只有自己,眼中沒有別人。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移民發達國家的成功人士,還一門心思貪圖國內的免費醫療,莫非腦子也感染了“病毒”,變得混沌不清?

北京、上海兩地對於境外輸入病例未參加醫保,要求個人負擔醫療費用,參加商業醫療保險的人,由保險公司按合同支付費用。

這一規定,相當明智,對於那些外國有好處就移民國外、國內有好處就跑回國內的“利益兩頭沾”的傢伙也許會起到一定的擋駕作用,但願他們在啟程前瞭解一下這方面政策,三思而後再決定行與不行。

我想,沒有做出這一規定的地方,也該實行統一政策,避免制度上的漏洞。不為別的,要對得起國內醫務人員作出的巨大犧牲和14億人悶坐家中的共同努力。

對於這位服了退燒藥想回國接受免費醫療的朋友,就不必跟他談愛國了,我只想請他仔細掂量:要你付醫療費,有什麼不合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