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美人幹活那麼少卻過得很舒服?

清風吹來fly


富人在哪裡都舒服,窮人在哪都苦

首先來說幹活少,而且舒服的絕大多數是富人,即使是當今世界上最發達的美國也存在著大批的流浪漢與失業者。窮人無論在哪裡日子都不好過。

歐美的人力比較值錢

根據美國勞工局的最新數據美國平均工資是43460美元,平均每小時工資是20.9美元。

根據英國政府的最新數據英國平均工資31000英鎊(約合27.12萬元人民幣),而男性則為37500英鎊(約合32.8萬元人民幣)

<strong>但是人力收費呢?在美國搬家,你叫人抬個桌子可能都要收50美元,在紐約坐一次類似於國內的三輪車一樣,觀光一次居然要收取200美元。無論是工地上的建築工人還是掃大街的清潔工人。月薪都可能高過白領,甚至加州地鐵站的清潔工的工資高過了飛行員,離譜的人工收費讓美國人民學會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所以在美國,只要你認真勞動,你的生活水平一般都是不錯的。

低到嚇人的物價

在德國普通咖啡館,價格基本上在1-2歐元之間,一個內含十片的普通大面包0.35歐元,好的也就大概一至二歐元。一升牛奶最便宜的就0.18歐元,常見的也僅僅0.5歐元左右。換算成人民幣也就是1.2元和3.4元。如果節省點,每月拿100歐來購買食品應該綽綽有餘。

德國人主要的出行方式是開車。汽車很便宜,基本上比中國低三倍以上,一般的大眾汽車、法國雪特龍、日式低檔車不過幾千歐元,高檔點的也就幾萬歐元。他們國家沒有任何的收費站。

而美國的物價低到刷新你的世界觀!

美國普通水果,草莓1.79美元,櫻桃2.99美元,分量都遠遠不止1斤。在中國北京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草莓大約14元一斤,櫻桃大約42元一斤。

美國哈根達斯一桶不過4美元不到,在中國北京7-11裡大概只有這桶十分之一不到的一盒是35人民幣。美國精牛肉4.69美元一磅(1磅約等於0.9斤),在中國大約45元一斤

信息化機械化更普及更注重人權

在歐美,大規模的需要人力物力的工資,早已全部使用機器來代替。可能國內做著一圈人的流水線,在歐美的工廠裡不過幾人十幾人。因為在高昂的人工費面前,反而研究代替人工的機器更是長久之道。

我們今日的雙休日都是美國爭取而來的。因為歐美人更會享受。他們的工會就是為勞動人民爭取福利的。前些時間,德國工會為工人爭取到了每週工作30小時,平均每天工作6小時。且加薪的福利。這對於每天工作8小時,甚至12小時,一週工作60小時的中國人來說,簡直是做夢。

歐美也有貧困

雖然美國近年來的失業率已經達到了歷年最低。可是仍然無法避免流浪漢和失業者和對生活不滿的人。譬如最近爆發的法國“黃背心”事件,也被人戲稱為是現代的法國大革命。目的也是為了反對政府稅務過高等問題。

追求自由與舒適是每個人的權利,對於那些出國工作生活的國人也不用惡語相向。我們在國內生活的小夥伴們也不要太過急躁,畢竟我們中國也再慢慢向發達國家前進。


我是影啄,關注我即可獲取最新的國際資訊。


影啄觀世界


年前去了一次澳洲,就拿澳州說吧,它是英聯邦國家,政治法律人文都是歐美化的。

澳洲70%以上的人年人均收入在40000至70000澳元之間,就是說,一個工薪人員,只要工作,就差不多這收入,也即所謂的中產。一澳元約合人民幣4.9元。

澳州超市裡的水果疏菜肉類和奶製品,價格極其低廉,100澳幣一個4口人的家庭吃一週足夠。

酸奶,墨爾本正常價2.99元/6個,有時間能買到2.99元/12個。可以自己換算一下,是不是比國內便宜好多。

更氣人的是,他們的食品絕對安全,超市買來直接吃,洗都不帶洗的。酸奶從冰箱拿出來,是果凍凝膠狀,絕對沒有三聚氫胺,喝得我還沒過年就胖了三斤。

但你如果認為澳洲人有錢,是款,就錯了,他們真沒錢,他們人均存款不到千元據說。

澳洲的大街上,跑的車以豐田佔絕對多數,汽車零關稅進口,價格不高,街上見到很多豐田雅力士,豐田最便宜的兩廂小轎車。他們街面流動的汽車檔次,絕對不比國內二線城市高,我覺得,至少不如我們大青島。近年,寶馬儼然成了青島的街車,開個雅力士都不好意思出門。

但人家就是活得舒服自在。

澳洲每週四發薪。週四到週末過三四天好日子,週一勒緊褲帶上班。年末季末數數剩幾個銅板,攜家帶口出去旅遊。絕對不剩錢,絕對不多掙錢,因為多掙錢多交稅,多交的稅會用來養懶人。

不剩錢是因為他們沒有危機感。社會福利從搖籃到墳墓。孩子出生有牛奶金,幼兒園到高中全免費,大學貸款,等你工作了,薪水達到平均值以上再還。房子,只要你想買,肯定買得起。醫療全免費。他們要做的,就是忙裡偷閒地乾點工作,拿到不多不少的收入,夠日常生活。

沒有任何精神壓力,沒有喘不過氣來的競爭,不用為孩子操心前途和買房置地。孩子18歲掃地出門,以後做白領也好藍領也罷,全憑自願。

他們最常想的決不是怎麼賺錢,而是如何把自己擺弄得舒服更舒服。

人生下來是享受生活的,這話在澳洲這種高福利國家,得到了很好的闡釋。


潘衛霞律師


如果你以幹活乾的少,來衡量這個日子過的舒服還是不舒服的話,整體來講,歐美的人他確實舒服一點。

但是我也接觸到相當一部分外國人,尤其是德國那邊的,他們認為那些人不舒服,為什麼呢?享受著國家的福利,然後呢,長著個大肚子,肥肥胖胖的,全世界去旅遊,其實,很多病痛。

那麼我有個德國的朋友,叫,Mark,他是德國雷更斯堡人。

他說,德國真正聰明的人,真正懂得舒服的人是不會去政府上班的,也不會去過那種享受社會福利的生活的。

真正聰明的人,真正懂得過日子人,都去創業了。

比如他自己就是整了一個團隊,去專門研發那種膠水,就是給工業生產用的那種膠水,非常專業。

他覺得做這個事情才有價值,自己才是真正的舒服。

然後,像德國這邊的話,政府,它也很支持你創業。

因為我自己也是搞互聯網創業嗎,教別人創業的,所以有時有些交流。

他就說德國總理默克爾,你不要看她是總理,她很多外出的,這個錢都是自己掏的。

這就是我們經常在報紙上看到,說,這個中國這邊的政府邀請他們來訪問啦,他可能要去回去跟那個議會呀,什麼彙報一下,以獲得批准,因為那是花納稅人的錢,人家他那錢是真正的來自於這個財政的,所以,總統也一樣。

反而他們自己創業的人,因為他的精力專注在研發產品跟做市場上,他的經濟反而比那些在政府上班的人寬鬆很多很多,他想去哪裡玩就去哪裡了。

他覺得這樣才舒適。

所以這個看你怎麼去理解吧。

你包括在國內也是一樣,我們接觸很多人,他都是覺得自己在創業,在打拼這個才有意思,然後他想去玩了,自己是老闆,到外面去玩半個月,三個星期呀,隨時安排,這些錢財,他也不太很在乎。

但是,如果你是打工的,你是上班的,你是拿國家工資的,你時間就受到了限制,同意嘛,然後,你拿到了社會的福利,即使在國外,它也是有限的,其實你說舒適的話,未必。這個只是表面的東西,只是我們在外圍看到的東西。



陳笑奇說創業


這事我不能說的太露骨了,只能用打比方的方式來說吧。

首先每個國家的資源是不一樣的,有的國家人少資源多,有的國家人多資源少,而且分配不均,控制在極少數人的手裡,由他們說了算。

就好比有100個麵包,兩個人分的話,每人50個,十個人分的話,每人10個,可是在有的國家,就不是這種分法,而是這樣分的:100個麵包,極少數人分了80個,大多數人才分了20個,而在這20個麵包當中,仍然分配不均,有些人只嚐了一口,有的只在旁邊聞了聞味道,那這又牽扯到一個公平的問題。

另一方面,生產與勞動力的關係,社會越進步,科技越發達,需要的勞力就越少,好多都被“機器人”代替了,也就是說,以前100個人乾的活,現在10個人就可以幹了,多出來那部分該下崗的下崗,然後另謀職業。有好多人選擇了開超市、開飯館、開旅館、開理髮店、賣早點、擺地攤……。可是,當同一種營生做的人太多了,比方某一條街幾乎全是開旅館的,開飯店的,供需關係又被打破了,失去了平衡,買的沒有賣的多,最後造成了每家都賺不多少錢,還得從早到晚陪伴著,不得已好多關門大吉,貼出來店鋪轉讓的字樣,這是供需關係不平衡造成的。

有一些中東國家,沙特阿拉伯、卡塔爾、阿聯酋、由於地緣優勢,盛產石油,生來就富的流油,再加上人口也少。甚至在有的歐美髮達國家,即使你沒有工作宅在家裡,照樣能獲得各種福利,每月能領到上千美元,儘管薪水比上班族會少一些,但也吃喝不愁衣食無憂了,這是地緣優勢帶來的好處。自小生在窮山僻壤的,要想過上富裕的生活,其艱難程度會大大提高。

幹同樣的活,出同樣的力,付出和所得,每個國家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在解放前的西藏農奴,19世紀的黑奴,為主子沒日沒夜超負荷的勞作,只是因為沒完成任務,輕則鞭子抽,木棍打,重則剜掉雙眼,砍掉雙臂,受盡非人折磨,連飯都吃不飽,他們的勞動成果被誰剝削去了?還不是地主資本家嗎?他們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利益,而奴隸們恰恰相反,付出最大的代價,獲得最小的利益,活著只為填飽肚子皮。

如果把國家比作小家,現在有些土豪的孩子,尤其那些輪流當首富的土豪們,他們的孩子生來起點就高,生來就是小皇帝,小公主,即使什麼也不幹,照樣住豪宅,開豪車,這是天生的優勢帶來的,就是我們所說的出生是個技術活,這種技術是要憑運氣的。唉,不說了,有人喊我去搬磚了。


海島鵝卵石


根據美國勞工局的最新數據美國平均工資是43460美元,平均每小時工資是20.9美元。根據英國政府的最新數據英國平均工資31000英鎊(約合27.12萬元人民幣),而男性則為37500英鎊(約合32.8萬元人民幣),而多數歐美人都只是幹足八小時就休息了,很少出現象中國人那樣的加班加點的情況,日子過得很舒適。

與此同時,我們發現歐美人收入高,但物價卻是相當低廉的。在美國,豬肉價格1.99美元/磅,牛肉3.49美元/磅,可以說物價還是很低的,在德國普通咖啡館,價格基本上在1-2歐元之間。一升牛奶最便宜的就0.18歐元,常見的也僅僅0.5歐元左右。換算成人民幣也就是1.2元和3.4元。

可能有人會問,歐美人幹活那麼少,為啥還過得這麼舒服呢?事實上,也並非所有歐美人的日子都過得富足,即使在當今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美國,也存在著大批的流浪漢與失業者,窮人無論在任何地方的日子都不好過。但是,歐美人幹活相對較少,獲得收入較多這倒是真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歐美人的人工成本相當昂貴。像中國外賣小哥跑一次只賺2-3元人民幣,歐美人是不屑去幹的。美國搬家,你叫人抬個桌子就要收50美元,在紐約坐一次類似於國內人力三輪車一樣的交通工具觀光,居然要收取200美元。無論是工地上的建築工人還是掃大街的清潔工人,月薪都可能高過白領,甚至加州地鐵站的清潔工的工資高過了飛行員。

第二,歐美國家的農業已經實現了全部現代化,而中國的農業還處在各自為戰的局面。美國農民佔總人口的3%,卻能養活全美國人不算,還能出口大量農產品,掌控著全球農產品價格。而荷蘭農業人口不足世界的0.02%,耕地不到世界的0.07%,荷蘭是世界上最大的土豆和洋蔥出口國,全球第二大蔬菜出口國。生產能力和效率極高,成為歐美人手中的貨幣非常值錢,而農產品多得不值錢。

第三,歐美國家掌握高端製造業,賺取超額利潤,使發展中國家望塵莫及。歐美國家企業可以賺得暴利,而我們只能靠像富士康這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解決就業問題,差距怎會不大?在高端製造業,荷蘭的光刻機世界聞名,一億一臺還不許還價,賣給你都算是給你面子。此外,美國蘋果手機年年漲價,中國代工廠只賺一個零頭,而蘋果手機在華賺取的利潤就佔手機價格的60%以上。

第四,歐美國家一直想少花力氣,多賺錢,日子要過得舒服,那只有在科技方面多投入。所以,歐美國家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很多,這些國家的戰略意圖是,通過各領域的技術積累,逐步形成技術壟斷,剩下要做的就是躺著賺發展中國家的錢了。我們中國卻高科技研發投入不太重視,排名前五十的公司只有華為一家,而韓國三量的研發費用以134億歐元,位居世界第一。

歐美人幹活的確幹得少,遠不及中國人勤奮,但是他們的日子過得很滋潤,這主要是歐美人勞動力價格高,比咱這邊收入高。同時,歐美在農產品、高端製造業都是高度發達,所以,歐美國家物價低,民眾的收入就高。更可怕的是,歐美國家為了長期佔據技術領先優勢,每年在科技領域投入鉅額支出。他們就獲得了生產高附加值產品能力,而我們只能做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工作,收入待遇當然就差啦。


不執著財經


家族財富密碼評論員錢小帥:


小編上學的時候在歐洲交換過,在那邊生活了幾個月,也認識不少歐美的朋友,說實話他們雖然很少加班加點的工作,但日子過得也沒我們說的那麼舒服,怎麼說呢,這種思路就類似於外國空氣都香的言論差不多

另外小編看了一些回答,太崇洋媚外了,其實相比下來,我覺得在國內待的更舒服

國外,尤其是歐洲社會奉行的是高福利,高稅收的體系,簡單舉個例子,稅收重,比如我一個月賺3000,你一個月賺1萬,我交稅交100,你卻要交5000,你工作量是我的3倍,收入也就比我高了三分之一,那麼收這麼高的稅給誰呢,給老人,給孩子,給殘疾人,給懶人。所以大家不多幹活,幹活多了, 掙得多也沒用,看上去生活確實很愜意了,孩子不怎麼花錢,老人不怎麼花錢,夠自己生活就行了

這個體系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人少,地廣,人均資源多,並且100年前掠奪了不少財富,吃老本的情況

一出了歐洲,我們直接就能看到差距了,例如在澳門旅遊,我在澳門賭場裡面做過兼職,歐洲白人消費水平實在是太低了,簡單來說就是兜裡面沒什麼錢,好一點的珠寶首飾,化妝品,以及一些娛樂活動基本上負擔不起


讓很多中國年輕人到那邊,其實過得並不開心,本來辛辛苦苦想多賺錢,最後都交稅了,跟懶人賺的差不多,多數人並不甘心每天上幾個小時班,下班喝酒,玩,兜裡面永遠不超過100塊錢,他們的階層非常固化,想要餓死很難,想要出頭更難,想要追求一些品質以及奢華的東西,更難。

另外在國內,懶得做法點外賣直接送到家裡面,移動支付那麼便捷,公共交通比國外不知道發達多少倍,辦事情沒那麼多章程,叫個救護車不用幾千塊錢,晚上出門城裡面治安好太多了,確實房子貴一點,養孩子貴一點,但終歸算起來各有優劣的事情,何必要那麼崇洋媚外呢。


家族財富密碼


歐美國家的人工作量低,但是生活水平確實世界最高的,能夠達到這一點,關鍵在於歐美國家的產業結構和模式。


豬肉價格1.99美元/磅,牛肉3.49美元/磅,可以說物價還是很低的,因為畢竟美國人花的就是美元。歐美國家的糧食、蔬菜、水果和肉製品的價格都很低,所以歐美國家人的生活水平很高。

為什麼歐美能夠達到較高的生活水平,關鍵在於生產模式,歐美國家由於技術先進,生產力強,所以同樣數量的工人可以創造出更多的財富,這也是歐美等發達國家人均GDP高的根本原因。


歐美國家由於發展比較早也比較快,在科學技術方面也處於領先地位,技術越高,生產能力越強。以荷蘭為例,荷蘭是世界上最大的土豆和洋蔥出口國,全球第二大蔬菜出口國。在全球蔬菜種子貿易當中,有超過1/3的種子來自荷蘭。

荷蘭農業人口不足世界的0.02%,耕地不到世界的0.07%,但出口的農產品佔到了世界總量的9%。荷蘭平均每平方米農用地的出口額為 1.86 美元,單位面積土地創匯率最高,土地生產率為 2 468 美元/公頃,居世界第一位。


雖然荷蘭領土面積狹小,但是因為產業結構合理,生產能力和效率極高,成為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

另外就是高端製造業,荷蘭的光刻機世界聞名,一億一臺還不許還價,賣給你都算是給你面子。

只要獲得技術壟斷,自然財源滾滾,2017年內存條價格瘋長,其他國家無可奈何,只能高價購買,三星賺的盆滿缽滿。沒辦法,你要麼不用,要麼就必須忍受高價,誰讓你自己造不出來。


歐洲國家獲得的諾貝爾獎總量甚至大於美國,尤其是在物理化學以及醫學方面,通過技術積累,逐漸形成技術壟斷,剩下要做的就是躺著賺錢了。

為了形成技術壟斷,世界各國和各大公司競爭激烈,不斷砸錢,其中韓國三星的研發費用居然高達134億歐元,位居世界第一,排名前五十的公司只有華為是中國的。其他公司不是歐美就是日韓,這就明白了為什麼歐美日韓成為發達國家。




歐美國家人能夠享受高品質生活,因為他們的生產能力能夠滿足需要,我們目前還沒有達到這一能力,農業上,還沒有完全普及大規模機械化,效率低下。工業上還沒有完成產業模式升級,廉價勞動力仍然佔據重要地位。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中國製造2025一定要追上來!


視野新觀


看了這麼多評論,我也來說說我的觀點,為什麼我國工人辛苦工作,勤奮加班年收入還不如國外的工人平均收入,這與我國工人的人種素質,文化水平,民主意識的低下和政府的引導有關係。下面我就展開來說明一下。人種素質有很大差別,特別西歐人人高馬大,力氣好,幹活多,生產效率高,我國人善於幹輕巧省力的活 ,外國人少數人就可以管一大片土地農場或牛羊群。而中國人的土地面積平均少多了 ,土地多了就要生兒子或租給別人種植了。再說文化,教育方法不同,我國以填鴨灌輸知識為主,很少開發創造力。文憑不是能力。但現在教育是產業,不教人真本事。國外相反。很多大牛甚至是大學沒讀或沒畢業的,但是反而很有能力,微軟蘋果等開創者都是這樣的。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好的生活,而好的生活和福利是要靠這個團體去爭取的。據說38節,51節,什麼節,都是西方工人爭取來的,中國工人為什麼不敢訴求工作條件,工作時間,說是有工會,但是什麼原因就不說了吧。記得上次有個領導說過,中國工人的工資和福利不能再高了,再高就沒有國際競爭力了,國外投資就是看中你的低工資和低福利而且還不敢罷工鬧事談條件才來的。說得真對!


手機用戶61223118893


這又是門學科,不是屬“三農”範圍之內的。不過我也曾從現實中思考過,可能說的不中肯,大家擔待下哈。

我們那個年代上高中要學《政治經濟學》,是“政治”課,高考這門課滿分100,而《政治經濟學》會佔40分比例的。不知道現在是不是要學,但遇到這類事我總會聯繫到這門學科:

科學技術發展了,生產力提高了,社會和勞動分工越來越細,生產效率就高了,單位時間的勞動產品就多了(這是適合人類社會任何一個產業的)。歐美人肯定會越向後走越會勞動時間縮短了,這是符合規律的。多餘時間他們在享受文化和娛樂,有的在研究怎麼創新。如果有一個人在現在的勞動力水平下幹了兩個人的事,就意味著那個人就沒事幹了,失業了。失業了就沒收入,沒收入就是貧困戶。對嗎?

所以,我們國家對科學技術的重視,給的榮譽那麼高,因為科學技術能提高生產力讓人們多休閒娛樂會,就是這個原因吧!不能象原始社會那樣滿負荷勞動還餓死人了……

如果說“共同富裕”,那就一定聯繫到“共同勞動”。而勞動量越來越少了,大家分擔的肯定少了嘛。這裡有幾個現象,大家看看怎麼想:

第一個:我遇到一個約30歲的女士,我問她時瞭解到她一個人打了三份工。在一個地方是上24小時後休72小時,其他兩個地方也能錯開時間。工資收入都不高,但總的加起來就有月7000多。再加上老公一樣的三份工月收入7000多,就上萬了。還不敢要小孩,得把房子買了才敢提這件事。我在想:你兩口子就幹了6個人的活,其他4個不是就失業了嗎?

第二個:四川南充市高坪區有個叫“龍運鞋廠”的企業,2016年我沒經營農業企業了時於11月28號去這個廠打工,看看農民去當了“農民工”後情況到底好不好。我的個媽喲:工資月1800元,一天說工作12個小時,而沒有哪一天低於13.5小時!打人、罵人、哭泣聲此起彼伏!而進入工廠的最穩定的那部分人是母親帶著大腦或身體多少有點殘缺的孩子“母子打工隊”,我忍耐堅持要了解個究竟。到次年2月28號離開了,要收看全國兩會,看對“三農”有何新動向。這個整三個月時間,人最多是2000人;最少800人。其他不過多介紹,我為什麼一定要推動農業復活?就是離開土地的農民並不幸福!工資又低,勞動時間又長,勞動收益到底去哪了?

第三個:我去一個政府辦的“人才市場”上了解到,這裡的招聘攤位要收費。收費有個規則,規則之一就是包一年收費標準、半年收費標準、三個月收費標準和零時單場收費標準。大家說,什麼單位天天招工(當然不是指保險公司)?又為啥那麼多人找不到工作?

謝謝!



一號農民王永堯


勞動生產率!舉一個例子,我是幹紡織行業的,八五年畢業進入國企!那時織布機是上紡機出的1515、1511織布機!織色織布!一人看四臺,臺產不到五十米!人單班產量不到八十米!現在高速劍桿人看八臺人單班產量近千米!而且質量好!那是人月工資六七十!現在五千!看到過最好水平人看十二臺月工資八千!原來的布機五千一臺!現在四十萬一臺!所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同樣一塊表!瑞士產幾萬十幾萬一塊!我們幾十幾百!這裡還要有工匠精神和積澱!萬丈高樓平地起!只要沉下心來幹實事!別光弄虛的!向華為學習!我們也會越來越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