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砂礓路”到“白改黑” ——盤點記憶中界首老路的變化

從“砂礓路”到“白改黑”

——盤點記憶中界首老路的變化

文、柴進

那天路過老友松山位於南信義街的小店,看不到他熟悉的身影。又去練鞭了?我進店詢問,他妻子劉影說,沒去,在後院捯飭盆景呢。

只知道老友會唱老戲,卻從未聽說他會做盆景,莫不成是身上的藝術細胞超常發揮了?

從“砂礓路”到“白改黑” ——盤點記憶中界首老路的變化

推開那扇木門,就見狹小的院子裡一長溜砂礓,坐在矮凳上的松山回頭看見我咧嘴一笑,他的手下,一個一拃高的小盆景已然成型。這情形,讓我剎那間似乎回到了童年時代。從哪兒搞這麼多砂礓?松山說,他開車帶著孩子們去界洪河玩,看到河灘裡有不少,一時興起,拉回來好多,做盆景玩呢。

從“砂礓路”到“白改黑” ——盤點記憶中界首老路的變化

老大義街的土路

我們皖西北的界首,地處淮北平原,一眼望不到邊的黃土。民國時期,縣域街道以黃土道路為主。有錢人家出門經商,訪親探友,騎馬乘轎,或坐四輪大車、小紅車、木帆船等。窮人就只有步行了。這種路平日還好,遇到雨雪天氣,不穿泥屐子這種窮戶人家的神器簡直難以下腳行走。如果不穿泥屐子,雨天走在黃土路上一腳踩下去,半天都拔不出來。

從“砂礓路”到“白改黑” ——盤點記憶中界首老路的變化

泥屐子(網絡圖片)

泥屐子造型頗似一個π形狀的木凳子,鞋墊大小的木板下方釘著兩根結實的木條,木板兩側開孔,綴有長布條,用於將泥屐子綁在鞋上。我小時候也見過比較講究的泥屐子,直接做成了草鞋的模樣,穿起來是比較舒適。天晴之後,這黃土路就慘不忍睹了,坑坑窪窪的看著就難受,窮門窮戶的用鏟子把門前平平,大戶人家捨得掏錢的,僱人用駕車子拉來黃土補路。這黃土路基本都是中間略高、微微鼓起的樣子,民間以其神似魚脊,習稱魚脊路。路兩邊開有排水小溝,小雨自路面滑落路溝,一般不傷路面。民國十五年(1926年),

從“砂礓路”到“白改黑” ——盤點記憶中界首老路的變化

安徽督軍陳調元應臧致平之邀前往界首,途徑太和縣城(當時臧致平的家鄉界首鎮歸屬太和),縣知事為接待陳督軍,以蘆蓆遮天,黃土鋪地,耗費了數千銀元,當時路況可見一斑。

1938年6月9日,國民黨政府為抵禦日寇侵攻,炸開黃河花園口大堤,“以水為兵”,阻滯日軍進攻步伐。之後,何柱國將軍率騎二軍奉命轉徏沈丘界首一帶,軍部駐沈丘老城,時界首三鎮之一的皂廟鎮隸屬沈丘。何將軍看重界首為“溝通東西的唯一通道”,著力經營,使界首商業茂盛,一時繁華無匹。民國三十年(1941年)十二月,何將軍下令將拆除豫皖兩省之間的寨牆,填了寨溝,闢成街道,於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四月興建市房。街道長341米,寬7米,共建兩層樓房600餘間,簷高4.16米,街道上空蘆蓆搭棚,相互銜接,白天步入街心,抬頭不見天日,故俗稱“天棚街”。此街北段初名柱國街,南段初名恩伯街,1944年更名為致中街。1947年界首解放後更名為解放一大街、解放二大街。當時界首僅有這兩條街為青磚鋪墁,依然沿用魚脊路中間略凸的形式,道旁建有排水溝,利於排水,算是難得的奢華了。

從“砂礓路”到“白改黑” ——盤點記憶中界首老路的變化

王東軍先生攝影照片

解放後,人們的生活條件普遍改善,政府出資修建公房,不少人家也開始翻蓋老宅。修建房屋需要用到沙子水泥,水泥需要購買,沙子就要出點勞力,到貫界首城而過的沙河河灘上去挖運。剛挖上來的河沙要用鋼絲篩網篩一下,過篩後的細沙用來拌水泥,而篩下來的砂礓就沒有什麼大用了,不過也不會浪費,是用來鋪路的好材料,於是興起了用砂礓修路的熱潮。

阜陽地區地處平原,當時燒磚多供於建房,河沙中的砂礓質地堅硬,是當地鋪路的好材料,用砂礓修路成為改善城區道路的重要方式。1973年5月,阜陽作家徐瑛出版了《向陽院的故事》,就是以亳州當地人挖砂礓鋪路為題材,兼顧階級鬥爭,在全國引起轟動,並於次年拍成了同名電影上映。

從“砂礓路”到“白改黑” ——盤點記憶中界首老路的變化

1975年,我上小學一年級,每天走在新華街的砂礓路上,奇形怪狀的小砂礓,還有間雜其間的蛤蜊殼,都是我可以蒐集的玩具。拿著白白的蛤蜊殼在路邊的磚牆上寫字,那感覺不比粉筆差!

從“砂礓路”到“白改黑” ——盤點記憶中界首老路的變化

老水文站前的磚路。柴進攝於2010年

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的好轉,界首城市建設力度加大,一些街道鋪設了磚頭路,城市的中心人民路也鋪上了柏油。不過,早期的柏油路質量並不好,過大的石子配上似乎有些稀的柏油,夏天酷暑之季,曬化的柏油路猶如當年的雨天土路一般黏腳,感覺沒有幾年,就整體換成了水泥(混凝土)路。寬敞穩定的水泥路成了居民的最愛,時尚的孩子也喜歡在上面踏著滑板飛馳。

從“砂礓路”到“白改黑” ——盤點記憶中界首老路的變化

1993年的人民路(李景武提供)

由於界首市區車輛越來越多,原來的水泥路不堪重負,多有損壞,維修也不方便。2016年,界首市委、市政府經過論證,對城區主幹道實施大規模的“白改黑”。這項工程就是把原來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灰白色)改建為瀝青混凝土路面(黑色),達到環保、防塵、降噪和增添行車舒適性的效果。相對於原先的水泥路,白改黑後的道路路面與輪胎之間附著力增強,車輛在處理緊急事件中制動性能大大提高,車輛行駛起來更加安全,更加平穩;車輛行駛過程中產生的噪音也大幅度下降,為降低城市噪音起到了重要作用;黑色瀝青路面吸塵性能較好,能有效吸收車輛行駛過程中的揚塵,從而能提高街道兩旁店鋪、居民住宅的空氣質量,提高美化城市環境的質量。新修的柏油(瀝青)路,石子顆粒細小,瀝青質量高,夏天也不會融化粘腳,走起來很順。


從“砂礓路”到“白改黑” ——盤點記憶中界首老路的變化

柴進攝於2017年7月8日,解放四大街的夜間“白改黑”道路施工現場。

目前農村的“村村通”水泥路也建到了村民的家門前,泥屐子什麼的,也就只能是留存於大家記憶中的物事了。

八十年代,砂礓路退出人們的視野後,我曾在親友家中的小院裡見到過用大塊砂礓製作的盆景,這些點綴於金魚池內的“小山”,披上一層鮮活的苔蘚,看起來真有感覺。

從“砂礓路”到“白改黑” ——盤點記憶中界首老路的變化

附兩張“白改黑”期間的照片

從“砂礓路”到“白改黑” ——盤點記憶中界首老路的變化

改造中的人民路,水泥路面拆了。

從“砂礓路”到“白改黑” ——盤點記憶中界首老路的變化

解放四大街在重鋪柏油。

讀完要點一下在看,謝謝先

從“砂礓路”到“白改黑” ——盤點記憶中界首老路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