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級性格論(連載)

兩 極 性 格 論

第一章 開 篇

弗汝言,弗汝責;弗汝利,弗汝行。

前一陣也就是2019年6月9日在家裡讀書《印度文明史》,眾所周知印度盛產宗教,所以大腦裡突然反映出一個詞“迷信”。雖說都知道是什麼意思,但還是想上網查一下對這個詞的嚴肅的解釋。比如微軟百科上對"迷信"的定義:非理性地相信某種行為或儀規具有神奇的效力。還有別的解釋:就是相信了不該相信的東西。查詢後感覺都不過是在重複的描述了一個現象,或者解釋了跟沒解釋一樣。按照我們一般的理解,相信了不該相信的東西是不是應該叫受騙上當呢?誰也不能說自己買了什麼假貨叫做迷信吧。所以都沒有做出我想要的那種形成原因和本質用途的解釋,略有失望後對自己說:“好吧,那麼我自己來解釋。”我認為:“迷信是由於自身的力量不能夠掌控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而產生的一種借用第三方力量來起到平衡作用的精神工具。”既然只是精神工具而不是實用工具,那第三方力量就可能是真實的也可能是虛擬的,滿足精神需求即可。其迷信程度與自身的掌控力和風險的大小以及目的重要性的比值成反比。也就是掌控力越小,風險越大目的越重要就越迷信。比如說漁民就遠比農民迷信,因為和農民比起來,漁民的自我掌控力更小,而且風險更大。所以只要觀察一個人或者社會的迷信程度,小可以對他的精神狀態,心裡安全,目標期待,大可以對整個行業甚至社會狀態都可以有個大約的評估。

即然寫完了迷信那自然而然的又想到了下一個詞“信仰”。再查一下:信仰指對某種思想或宗教及對某人某物的信奉和敬仰,並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哲學家沃爾特·考夫曼定義的信仰:“一種強烈的信念,通常表現為對缺乏足夠證據的、不能說服每一個理性人的事物的固執信任。”還是老樣子,不是我想要的那種解釋,那就繼續自力更生:“信仰是一種為了明確或堅定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樹立在思想中的目標和榜樣。”因為是自己主觀樹立在思想中的而不是原物,那就會不自覺的只摘取自己需求的部分,所以會相對的有些誇大和缺乏客觀完整性。緊接著又想將“信仰”和“迷信”放在一起做一些對比,對二者做一些相互的關聯和區分:信仰是目標和榜樣所以追求的是信仰對象本體。迷信是一種生活的精神工具,所以迷信追求的是通過迷信對象實現自己的其他目的。相同點是兩者都對所信對象本身無條件的相信,其實信仰因為信而且也是有所企圖,所以必定要帶有一些迷信色彩。不同點在於信仰的重點是信,是目標,既然是目標那就有排他性,至少在沒有對這個目標失望之前是這樣的。迷信的重點是求,是工具,既然是工具那至少在主觀上就不存在排他性,工具這玩意既不嫌多又不嫌好,畢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過了幾天以後,有點意猶未盡,再加上朋友們也經常攛掇我把平時瞎聊的東西寫下來。於是就又想到了幾千年來人們一直研究,討論,併為其狂熱和迷茫的人類性格。以前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過這些問題,有時候和朋友聊起來雖有涉獵,但是大家也都一帶而過。而且說實話我也還沒有看過這類的書籍,承認本身看書也不是太多,從頭到尾看全的更少。但是因為話題比較熱門,所以經常的能夠接觸一下隻言片語,大約知道目前所有的性格研究好像都是屬於性格分類。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覺得性格分類有些形式主義。其實所有的從現象入手的研究,比的都不是誰的對而是誰的像,對和像的概念差距就太大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地心學說和日心學說,都是曾經的絕對,但是隨著發現證明都是錯的。宇宙大爆炸?只是更像而已,是對是錯只能繼續探索。因此說追求像的話,那裡面就不可避免的有強湊和主觀臆斷的成分存在。所以我一直感覺性格分類學的邏輯基礎更像是經驗統計學,既然是經驗那就有靠不住的時候,而且還只是停留在觀其表,並沒有進入到查其內。現在我認為性格的類型和變化是一個無級變速而不是掛擋的過程,而且有其開始的統一性和結果的必然性,也就是孔子說的“性相近,習相遠”。 有時我們會看見一些人突然的爆發,那也只是在性格控制下的行為爆發,而不是性格自身的爆發。但是分類容易給人造成開始和結果都是必然的誤區,而且據說現在已經有人開始研究給嬰兒分類了?那下一步一出生就分三六九等?有人天生就適合培養成總統?有人只能做慈善噹噹勞苦大眾?當然在這裡不是為了批判分類,畢竟各種性格的不同都是明擺著的無可爭辯的事實,而且積累了幾千年的行為分類經驗也必然有其寶貴之處。我只是提出自己的一種思考方向,所以具體就不展開對比研究。或者說性格分類是對性格的行為表現的研究,而不是對性格本身的研究。假如把性格比作一種人類,也就是說我想搞明白的是他們如何誕生,進化,成長,婚喪嫁娶以及衰亡,而不是他們的民族,國籍,以及都穿什麼服裝。

最後想要強調兩點:

第一,我們在這裡講的是性格,以及形成的原因,不討論形成原因的原因。我們講性格的思維邏輯,不討論邏輯的善惡對錯與合理性。我們講性格的行為,不討論行為的好壞和應該與否。我們講的是性格的運轉機制,不討性格論持有人的心理訴求。我們既不是心理醫生更不是社會學家,既不能為誰指明人生道路,也不可能去設計一個普世的程式化的人生社會。最後我們以邏輯體系的建立為主,不會去過多糾纏細節。

第二,因為不是專業出身,也沒有什麼參考,研究,借鑑。完全自己獨自閉門造車的邏輯推演,所以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第二章 概 論

人類的行為已經被研究了幾千年,今天還在研究這些行為。他們當然就是性格最直接的表象,所以研究性格就好像不可能不從行為下手。但是我覺得就行為,本性,心理等等各自而言,已經都被先人研究的差不多了,恐怕也不可能再有太多新意。現在主要的問題在於如何把他們的邏輯關係組織準確。世間所有的一切都不可能出現某個單獨孤立的存在,人類同樣也不可能有單獨孤立的行為,牽一髮則動全身。所以只有更準確的定位人類的這些內涵和組織關係,才能更準確的解釋其行為表象,也就是解釋我們如此是為何如此。我認為以前先人研究的一些定位過於主觀和武斷,過於的涇渭分明,或者說過於的受人類至上主義和自我價值觀的影響。對的不一定總是對的,錯的也不一定總是錯的。過於排斥錯誤的後果,就是無法客觀冷靜的定位他們的位置和關係,當然後續的研究也就趨於主觀而越偏越差。過於的讚揚正確的後果亦是如此。他們是先天如此?還是後天養成?這些行為背後的語言又是什麼?既然都同意性格是其主要原因,那性格又是怎麼回事?上帝又是如何塑造我們的性格的?

我自始至終堅信上帝非常懶惰,他設計的任何事情或者是系統,都必然要用最簡單和最有效率的方法去組織和運作。既能萬不漏一,又要無甚浪費。假如世人覺的上帝在什麼地方,設計了一套很複雜很匪夷所思的系統,甚至有什麼東西還是多餘無用的,那理由很簡單,不是世人錯了,就是世人還有沒發現的內在聯繫。而且我覺得現在世人確實想的有點多了,開始變得目空一切而失去敬畏之心。比如說我是從來不相信時間旅行這件事的,當然這都是題外話,到最後我會簡單說一下不相信的理由(我是這麼認為的)。那就好像我們現在身處的億萬種類的生物界一樣,上帝應該壓根不會去費神費力的設計出幾萬幾十萬種動物和植物,還去區分兩棲哺乳,豬馬牛羊。他肯定會說:“我賜予所有的動物頭,頸,軀幹,四肢和尾巴,至於到底長成什麼樣子那你們就根據需要自由發揮,發揮的好與不好生存的好壞與我無關。我賜予所有的植物根,莖,葉,花朵和果實,至於具體相貌同樣自己掌握,掌握的到位與不到位而滅亡也都要自己來負責。”

同樣道理上帝造人時也絕不會事先設計好多少種性格,再把這些性格根據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分別組合安排到具體每個世人身上。所以本著這個理念,我一直在想關於性格上帝到底賜予了我們什麼?是什麼可以用一種最經濟最簡單的辦法來塑造出如此複雜多變的人類性格?

最後,我認為上帝選擇了“自信”並把它賜予世人作為所有性格的基本元素。上帝在人世間撒下自信,它無處不在也無時不在。而人類從幼兒開始就在家人的幫助下到處尋找並積攢這些自信,從吃第一口奶水到捉第一隻蝴蝶,從得到第一件禮物到要到第一個玩具。同時也在不斷的失去自信,從被呵斥一次到被蜜蜂蜇到一下,從一次期盼變成失望到一次被家人的遺忘。長大一點以後我們會擴大收集範圍繼續從親人,朋友,同伴,社會上積攢自信,甚至從對手,敵人身上搶奪自信,同樣我們也不斷的在他們身上失去甚至被奪走自信。我認為性格的形成過程,其實就是自信的積累過程。有自信是一種性格,沒有自信也是一種性格,自信滿滿是一種性格,自信了了還是一種性格。雖然自信本身只是一種很單純的思想感受,但是當他和不同的作用目標相結合以後就變得複雜多變和形式多樣。比如自信與容貌相結合,就會產生樂與交流或者羞於見人。自信與財富相結合,就會產生樂於社交或者懶於出門。而對自信的點和麵的不同,也會延伸出性格的細節和表現形式的差異。再比如還是自信於容貌,可能就只會出現注重外表的虛榮。而自信於自我,那就是整體自戀的形成。同時自信的漲與跌,多與少也就完成了性格的無級變速的程度和方向的演變。

(待續)

00pt;"���nJ\u00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