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華麗”變身,這個女書記用了什麼妙招?

Hi威海客戶端 2020.03.17 19:10 閱讀次數:8043

春耕農忙時節,文登區環山街道辦事處孫家西山村的兩個野菜種植大棚裡,山苜楂已經抽出嫩綠色的葉芽,再過半月便可採摘。

“因為疫情,今年的野菜採摘遊很難實現,我們就組織村裡的麵食合作社將山苜楂加工成菜粑粑對外銷售,市場上的菜粑粑每個能賣到四五元錢呢。”腳下的泥土有些鬆軟粘鞋,呂明玉壓根沒注意,只把心事兒一件件碼放:

在野菜種植大棚西側,三個慄蘑菇種植大棚4月份就動工,在村西的山腳下規劃出60多畝山地,撒上蒲公英、山苜楂等野菜種子,這要做的事兒啊,還多著呢……

呂明玉是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威海市文登區供電公司文登營供電所黨支部書記,2018年6月8日,44歲的她來到孫家西山村擔任第一書記,心頭揣著一把火,誓要幹出個名堂來!

但真進了村,呂明玉才發現,現實遠遠不如想象中那麼美好。全村152戶,青壯年都外出上學、打工,剩下的都是“老弱小”,村集體沒有產業,村民們的收入就靠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村外看,山清水秀;村內走,房前屋後雜物遍地,私搭亂建隨處可見。

剛進村時,群眾看第一書記眼生,一看是個女書記,有村民揶揄:“瞧這細皮嫩肉、說話文縐縐的,能行嗎?”

能行不能行,還得在事兒上見真章!呂明玉上任沒幾天,就挽起袖子、拿著鐵鍁,穿上厚重的水靴,第一個跳進了村民門前的水溝中,一點一點地清除垃圾。

起初,村民還在觀望,可當他們看到這位瘦弱的女書記不嫌髒不怕累地幹著,就坐不住了。就那麼一個月的時間,大夥兒一起清違建、清河道、除雜草、建花池、砌文化長廊……

人只要看到了希望,渾身就都是勁。呂明玉沒有停下腳步,又把目光瞄到了產業項目上。

她在走訪中發現,村裡的婦女做出來的膠東花餑餑、巧果、麵條等麵食模樣好、味道棒。村裡有一座閒置的舊村委大院,何不把這些資源有效利用起來,建個麵食加工廠呢?

有了場地,她又四處奔走尋求設備和技術支持。在吃了多次閉門羹後,一家愛心企業被她的誠意感動,免費提供成熟的技術和部分設備,幫助培訓村裡的婦女。63歲的村民孫顯蘭高興地說:“我一個農村婦女,一輩子圍著鍋臺轉,沒想到靠著蒸餑餑還能掙工錢,一個月將近3000元呢!”

小山村“华丽”变身,这个女书记用了什么妙招?

村裡成立了威海騰鑫麵食專業合作社,通過志願者們積極推銷和產品良好的品質,“騰鑫”麵食有了銷路,呂明玉又手把手教村民學會了上網,利用淘寶、“慧農幫”和國網電商等平臺在網上售賣。如今,除了北京、遼寧等國內訂單,還有美國、澳大利亞、韓國的國外訂單。

僅僅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孫家西山村就脫掉軟弱渙散村的帽子,被評為國家電網公司服務脫貧攻堅試點示範基地。

今年,文登區供電公司還將投入扶貧資金10萬元對村裡的麵食專業合作社擴大再生產,藉此機遇,呂明玉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到處取經,決定在村裡流轉土地用來種植慄蘑菇。

“4月建大棚,5月份菌棒入棚,9月底結束,週期120天,並且全程有專家技術指導,出的慄蘑菇也有專門的渠道收購。一個棚產量在14000斤至20000斤,1斤慄蘑菇目前的收購價格在7元錢左右……”呂明玉又開始算賬了,心裡滿是希望。(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李森 通訊員 畢燕霞/文 資料圖)

網友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