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天馬A—精耕細作,厚積薄發

太平洋證券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增持。

深天馬A(000050)

事件:公司發佈年報,2019 年度實現營業收入 302.82 億元,同比增長 4.74%,歸母淨利潤 8.29 億元,同比下滑 10.39%。扣非歸母淨利潤2.46 億元,比去年增加 2.9 億元(去年扣非後歸母淨利潤虧損 4388萬元)。

計提減值影響當期利潤數值,2020 輕裝上陣。此次年報中,公司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等相關規定,信用減值損失、資產減值損失合計42,894 萬元,影響 2019 年度利潤總額減少 42,894 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減少 37,206 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減少37,206 萬元。所以實際上如果反算以上計提,公司 2019 年實際經營利潤應該在 12 億以上。

此外, 我們注意到公司 2019 年正常計入的當期補貼金額相比其他年份較少,推測應該是有費用發生確認方面的後延,因此如果考慮到這一塊,公司正常利潤規模應該更高。無論是減值損失的計提,或者是當期補貼金額的遞延,對 2020 年而言,都意味著輕裝上陣,未來的數據表現應該會好於本期。

專業顯示利基業務穩健成長,行業爭先。對於天馬 2019 年的表現,我們建議跳出年報的數據框架,更多地從行業維度去觀察天馬的進步:根據最新的 IHS 的數據,天馬以 2340 萬片的出貨量、14.4%的市佔率,一舉豪奪 2019 年車載顯示屏出貨量全球第二的寶座(去年第三),僅落後第一名 JDI 不到 2 個百分點,同時也是車載顯示屏行業前五名公司中唯一的一家中國本土企業。在醫療顯示面板行業,天馬的份額一直都是全球第一。易見,專業顯示產品毫無疑問是天馬最為核心的利基,這一領域壁壘極高,同時一直在天馬的整體銷售額中佔據半壁江山,該塊業務的穩健成長,倚仗的並非簡單的規模優勢,更多的是技術積累和對產品、客戶需求的深刻理解。

消費電子厚積薄發,彈性充分。在 LTPS LCD 領域,天馬早在 2017 年第四季度便已經出貨超過 JDI,成為全球第一。在中小尺寸 LCD 的方向上,全面屏技術與方案儲備行業領先:從 2017 年下半年開始量產的18:9 的一代全面屏到 Notch+超窄邊框、水滴屏以及 2018 年底推出屏佔比更高的第三代全面屏方案 AA Hole,2019 年三季度實現雙盲孔產品的量產…公司每一次 LCD 全面屏方案設計的更新迭代和量產出貨均走在全面屏產品技術前列,更不用說觸控一體化、屏下/屏內指紋識別、屏下攝像頭、Mini/Micro LED 等等技術儲備。細心觀察其實不難看出,天馬在 LCD 領域走的同樣是一條精耕細作的紮實道路,一步,一個腳印。

Amoled 領域,公司武漢產線已經具備成熟的硬屏供應渠道和媲美三星的產品品質。柔屏的二期產線亦在如期建設,今年將逐漸釋放產能,考慮到未來廈門柔屏新廠的產能增量,在 2020-2021 年後,天馬同樣將在柔性 Amoled 領域成為國內的頭部廠商,天馬所追求的並非短期爭先,而是長期的穩健進階,在渠道與客戶產品的導入方面,天馬一定會交出令投資者滿意的答卷。完整的產業佈局,渾厚的技術底蘊,全面的技術儲備,穩健的成長節奏,是天馬區別於其他競爭對手的關鍵所在。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在 4G 與 5G 制式切換的 2020 年,歷經過去數載的行業洗牌,市場份額愈發向頭部企業集中,隨著 5G 世代的臨近,下一代智能手機的雛形也將逐漸清晰。當下的市場環境對於所有面板廠商而言是挑戰也是機遇,無論 5G 世代的智能手機形態將如何演變,但一定是與現有的全面屏、柔性摺疊屏技術一脈相承,過去數年的深厚積累,為的是未來一兩年 5G 換機潮來臨後的噴薄而出,在這一維度下,天馬的中長期投資價值必將有所體現。我們預計深天馬 2020-2022 年將分別實現淨利潤 17.05、 22.08、 27.25億元,當下市值對應 2020-2022 年估值分別為 17.47、13.49、10.93倍,予以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1)受新冠疫情影響,消費電子行業整體出貨量不及預期;(2)下游終端品牌客戶因不可抗行業因素減單;(3)面板價格出現不理性異狀波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