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從“附加項”到“必選項”

數字化,從“附加項”到“必選項”


這幾天,有兩條新聞頗受關注: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3月10日,螞蟻金服宣佈,把支付寶從金融支付平臺升級為數字生活開放平臺,立下“3年攜手5萬服務商,幫助4000萬商家完成數字化升級”的戰略目標。一則是頂層設計,一則是企業佈局;一則關乎加速建設“數字高速公路”的新基建,一則聚焦服務業數字化。把這兩條消息結合起來看,不難發現其中微妙的關聯,而這個關聯的關鍵詞,就是數字經濟。


數字化,從“附加項”到“必選項”


  為什麼是數字經濟?因為它在多場景運用中呈現出了廣闊的前景。尤其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的生活按下暫停鍵,但從最初的手足無措到如今的井然有序,疫情之“危”中,數字經濟展現出無限生“機”,為經濟添了一抹亮色。在日常生活中,在線教育、在線視頻、在線購物、在線辦公全方位充實人們的生活;在防控一線,無差錯發藥機器人、全能消毒機器人、超聲機器人、測溫巡邏機器人等人工智能的上線在保障服務的同時降低了人員接觸感染的風險;在企業運行中,數字化平臺讓客戶快速瞭解供應鏈變化,工業機器人讓生產效率不打折扣;在政務運用中,200多個城市建設數字防疫系統,上線健康碼,極大提升了防疫效率;稅務部門運用稅收大數據,從行業、地區、規模、經濟類型等維度深入分析經濟運行動態,梳理產業鏈、上下游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企業恢復生產經營提出幫扶措施。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數字化,從“附加項”到“必選項”


  為什麼是數字經濟?因為中國經濟這片大海為其提供了雄厚的發展基礎。在中國這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的土地上,數字經濟的發展機遇隨處可見。此外,目前我國已建成5G基站超13萬個,移動互聯寬帶用戶總數超13億戶,大數據產業規模超過8000億元、研發投入超過550億元,數字發展的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強勁。與此同時,我國先後出臺《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從技術研發、成果應用、基礎設施、平臺建設等方面描繪好頂層設計藍圖,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給力的政策支持。

  毫無疑問,當今中國,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全方位、多場景地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但也要看到,當前我國在數字經濟發展上仍存在諸多不足,比如從行業看,更靠近消費者的行業如零售、娛樂、教育等領域數字化程度較高,而很多製造企業的數字化仍然處於單點試驗和局部推廣階段,發展的潛力有待進一步激活。

  為此,要著力加快技術創新的步伐,促進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與製造業、服務業的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地推進傳統產業鏈的數字化改造,同時加快發展平臺建設,積極培育數字經濟發展模式。要不斷完善並落實好相關政策,加大人才、金融、財政等方面支持,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讓數字經濟為經濟發展增添更多活力與動力,帶來更多春色與亮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