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雨花茶陸續開採 !本地採茶工成主力,待遇提高近兩成

早上六點,旭日將出未出,在瀰漫著清香的六合平山茶廠的茶園裡,兩三百個採茶工分散其間,採下一枚枚鮮綠的嫩芽,開啟了新一年的茶葉採摘季。

近日,南京市多家茶園陸續開採。在全市108家規模雨花茶生產企業中,80%已復工復產,預計3月下旬可全面復工復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受疫情影響,雨花茶今年迎來用工、成本和銷售渠道的三重變化。

南京雨花茶陸續開採 !本地採茶工成主力,待遇提高近兩成

南京採茶資料圖

提高待遇吸引本地工人,破解用工難題

半個月前,南京平山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永強最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用工。“疫情期間,用外地工人還需要一段時間隔離,不僅與採茶的季節性強有一定矛盾,而且會增加我們的用工成本。”

南京茶葉行業協會前會長、南京盛峰茶業負責人陳盛峰介紹,茶葉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往年採茶期間的勞動力有不少比例是來自蘇北、安徽、河南的工人,今年這一場疫情讓不少茶企擔心用工難的問題。

為了解決困難,本地採茶工資源成為了重點挖掘對象。張永強的茶園往年有一半是請外地採茶工採摘,但今年他打算換種策略。

“由於採摘期有先有後,我們先請來了去年的兩三百位往年的老採茶工,滿足現階段的需要。省下來的外地工人的待遇和住宿、包車的成本,我們用來提高了本地工人的待遇,吸引一些今年沒有出去打工的本地人。等三月底四月初進入我們茶園的採摘高峰期,預計我們今年的本地採茶工會比去年稍多,大約有七八百人。”張永強一改此前用工的憂慮,他對四月份用工比較樂觀。“如果到時候疫情解除或者情況大大好轉,工人不夠,我們還可以再去把外地工人接過來。”

南京雨花茶陸續開採 !本地採茶工成主力,待遇提高近兩成

今年雨花茶開採

南京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挖掘市區茶葉行業協會、茶葉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等的作用,加強與街道、社區對接,充分挖掘未外出打工人員資源,已經有部分茶企與幾百名當地人簽訂用工協議。另外因茶園品種、小氣候差異而導致不同地塊開採時間不同,可以靈活安排和組織茶農採摘用工,並積極發動淡季產業的工人通過短期培訓迅速投入春茶採摘,確保採茶工人員到位。

企業多方面成本上升,茶葉價格待觀望

而受防疫措施、用工待遇等成本上升的影響,陳盛峰認為今年的雨花茶價格將會有一定的上漲。他的茶園採摘往年主要以泗洪的外地工人為主,今年則要求工人必須出具身份證和村委會出具的相關證明,只有滿足疫情防控的相關條件才能來寧採茶。

“由於疫情防控的需要,運送的大巴車裡需要隔開坐,所以同樣還是100多人,我們包車的數量就增加了一倍。”陳盛峰算了算,防疫用品的購買和消毒、測量體溫等日常性的防疫措施也增加了幾萬塊的成本。

南京雨花茶陸續開採 !本地採茶工成主力,待遇提高近兩成

“工人的待遇也提高了,往年我們茶園一個工人的平均待遇在180元/天,今年預計會上漲到220元/天。”陳盛峰說道。從有關部門的各地調研情況看,目前茶企採茶工待遇在往年日均150元/人的基礎上提高了15-20%左右。

那麼雨花茶的價格今年到底如何?陳盛峰表示茶葉全面開採的時間還沒到,價格還需要觀望。不過張永強認為目前茶葉的消費主體是企業和個人,市場對價格比較敏感,不能輕易漲價。即使上漲幅度應該並不大,總體需要維持平穩趨勢。

“放下身段”做響品牌,雨花茶發力網銷

南京雨花茶陸續開採 !本地採茶工成主力,待遇提高近兩成

不過,今年雨花茶的銷售路徑將被拓寬,雨花茶“放下身段”,迎合網絡市場發力銷售,降低成本和價格上升對市場銷量的影響。為落實市政府辦公廳穩定“菜籃子”產品十條措施,南京市大力推動茶企通過自建銷售平臺、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微商形式,加大線上銷售力度,提高茶葉網上銷售的比重。

去年,“茉莉六合”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發佈讓六合農產品有了自己的品牌,而張永強的茶葉也將加入該品牌。“我們以前都是走的南京本地線下銷售,今年既然我們有了自己的品牌,我們也想拓寬我們的銷售渠道,讓更多人瞭解雨花茶,打造我們自己的雨花茶品牌、”張永強說道。

做響雨花茶產業品牌,帶動南京市茶葉增收、茶農致富,是一個系統工程。南京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要科學分析研判茶葉市場供需變化,合理調整高檔茶、大宗茶生產量比例,深入挖掘消費群體,進一步研究制定雨花茶品牌宣傳推介方案,最大程度提高雨花茶品牌綜合效益。

南報融媒體記者 王麗華/文

南京市農業農村局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