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到現在還會有人相信房價會跌呢?

大師樂享


虛高,都清楚,還有很多人沉迷其中,是因為多少賺了點甜頭,加上炒作房產暴利,很多人還認為自己也能趕上那末班車。

很多因素決定房產必然不會暴漲。

國家政策,調控。

老年化

出生率小於死亡率

實體的落寞,資金流的斷檔。

年輕化的思維轉變,不想當房奴,及時行樂的思想。

90後基本都不會著急買房,思想接軌國際化!

最簡單的就是錢不好賺了,靠工資養房貸不現實。


哈市隨性


已經跌了,原價6800元,現價3000多元,均價4100元,不是信不信的問題。因為這次疫情大家都知道有錢才是王道,有房無用。



帥氣的任淨路


有些人拋出一個貌似不可反駁的觀點:“地皮沒降價,人工沒降價,材料也沒降價,房子就不可能降價”。這種觀點乍一看貌似有道理,但是拋出這些觀點的人無非兩種:炒房套住的和房地產開發的。其實大家只要仔細想想,這種觀點是非常可笑的,如果按照這種邏輯推廣一下,那就是說做什麼生意都不會賠錢,因為所有商品都會按照高於成本價的價格成交。但實際情況是這樣嗎?決定價格的主要因素(當然還有其它因素)永遠是供求關係,當房價高到大部分人買不起,房產交易趨於凝固,現金流緊張,開發商資金鍊斷裂,貸款還不上,公司面臨破產,大家說開發商會不會賠錢賣呢?我想這會是個大概率事件吧。另外,房產是一個流動性比較差的資產,本身交易成本就高,再加上房地產是一個資金密集型行業,對於資金流動需求非常高,一旦出現資金問題,大部分公司都會選擇斷臂求生。大家可以看看目前的大型房地產公司,哪個不是在儘量縮減房產業務。當然,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有它的特殊性,一旦崩盤會引發系統性風險,國家近幾年一直在極力消除這種風險,但是面對市場規律,政策性措施也不能做到100%有效。今後的房地產市場大概率在短期內會有不大的降幅,漲價的事情就不要再考慮了(特殊地段或者有功能性的地產除外)。一旦國家培養出新的增長點,能夠對沖房地產崩盤帶來的風險,那麼房地產將在未來20年內徹底退出資產舞臺。再往後會怎麼樣,天知道呢?


天天132285782


半個月去碧桂園跟麒麟府。碧桂園說6700麒麟府6050 後來他們天天打電話給我。碧桂園現在5500了。麒麟府5200了。天天就是你今天來。我們有人團購。給你算進去。要麼就是今天領導來了。我幫你價格壓最低[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往事如風一葉知秋


為什麼不相信呢?

國家說了,房子是用來住的的,不是用來炒的。城市的房子一直在建,在建,建啊建,沒完沒了。

說說我自己,這次疫情,我發現,錢比房子重要多了。我沒買房,所以,經濟上還可以。可能我窮,無法想象有很多房子很多錢的人過的日子。但我就是覺得有點錢花,踏實!想當年,我為了買第一套子,窮得連年都過不好。反正,房子不是什麼稀罕物了,錢才是。

再者,房子買來是要住的,可是我因為工作的關係,一直只能住單位公租房,所以,房子買了起不到住的作用啊。


心情雜貨鋪1



襪子兄弟


我買了一塊地90平方81萬,建設6層半(大概650平方),平攤下來每平1246元。建設的成本費用要1280元每平方(框架式)。算下來是每平方是2500多。在一個三線城市的二環內,城中村。一樓可以當商鋪,二至五層出租房,六層+半層自己住。附近的小區房價大概是8000元每平。就算房價跌到4000元我也不怕(再跌就成本了)。


KK大叔149005254


有漲有跌才是正常狀態,如果只漲不跌,必然結果就是暴跌!任何事物都是有規矩的發展!


_失語者


為什麼到現在還會有人相信房價不會下跌?一個商品總會有漲有跌!不是國家控制你看它跌不跌!現在的房子超出大部分人的重受能力,生育率上不去購買能力上不去你看他跌不跌!


點綴星辰1019


房子既然是商品,就不可能只漲不跌,不然,它就不叫商品。高房價是人為操控造成的,只漲房價,不長收入,當房子供大於求且購買力嚴重不足時,房價一定會大跌,這只是時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