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佛教經典,你讀了幾部

佛門有三寶:佛、法、僧,“法”指的就是佛法。在佛門三皈依裡,有說道: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佛法是幫助我們開發智慧的無上法寶 ,幫助我們精進法身慧命。唐武皇武則天深信佛教,曾研習佛法多年,可以說是一個非常虔誠的佛教徒。她曾親自為佛教經典撰寫《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這首著名的開經偈一直被寫在經文的開頭,它充分表達了在迷茫困惑中的眾生聞到佛法的那種歡喜和感恩之情。佛教經典是佛菩薩及歷代高僧大德思想和智慧的彙集,我們得需要有多大的善根和福德,此生才能幸遇佛法。佛教經典三藏十二部,本篇文章,小編和大家介紹一下初入佛門必讀的五大經典,看看你讀了幾部?

一、《心經》

這部經典可以說是每一個初入佛門人的首選。《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般若思想的核心體現,是大乘佛教第一經典。般若,即智慧,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中,“般若”法門最為殊勝。誦讀心經或者抄寫心經,最有利於淨化我們內心的雜念,讓心清淨、解脫、自在。

《心經》全經只有一卷,可以說是佛教諸多經典中最短的一部了,僅有260個字,非常好記憶。如今社會上流傳最廣的版本是以大唐玄奘法師翻譯的為主。《心經》屬於《金剛經》中的“降伏其心”篇,比如其中比較經典的語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等等。誦讀心經,功德無量,幫助我們遠離一切內心的恐懼和焦慮,得到心靈的安寧。

二、《金剛經》

提前《金剛經》,大家應該再熟悉不過了吧,我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就是因悟透這部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而明心見性、開悟成佛的。所以,《金剛經》是一部開智慧的經,若能虔誠持念,必可獲其殊勝利益。

《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經書名字的意思是: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歷代高僧對《金剛經》的翻譯也非常多,但在我國大乘佛教裡,以一代翻譯大師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版本最受歡迎。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等等,這些都是《金剛經》中比較有名的語句,它們告訴我們任何事不要著相,要看破世間空的本質,才能從根本上斷除無明煩惱,見到自己的佛性。

三、《楞嚴經》

提起《楞嚴經》,我們必不可少的先要說說“楞嚴咒”,“楞嚴咒”是楞嚴經的精華和核心,是佛教諸多咒語、陀羅尼之王。一心恭敬誦持楞嚴咒,可消除往昔惡業,得吉祥滿願,功德無量。另外,楞嚴咒也是佛教僧眾上早課首先要念誦的咒語,其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

《楞嚴經》的全稱比較長,一般來說我們稱其為《大佛頂首楞嚴經》,看字義就可知曉,“大佛頂首”是佛經前的敬語,“大”是廣大的意思,“佛”指一切覺悟者。佛門裡常說“開悟的楞嚴”,意思就是說,多誦讀《楞嚴經》,是幫助我們開悟的無上助緣。“狂性頓歇,歇即菩提”;“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等等都是其中的名句。

四、《法華經》

《法華經》,全稱《妙法蓮華經》,是佛陀釋迦牟尼佛晚年在王舍城靈鷲山說教的經典,是大乘佛教初期的經典之一,由後秦鳩摩羅什翻譯而來。它明示不論貧富貴賤,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我們常說“成佛的法華”。

其中,“妙法”指的就是一乘法、不二法,而“蓮華”同“蓮花”,在佛教裡被譽為佛花,代表著高潔、出淤泥而不染,也象徵著善因善果,是一種表法。“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佈滿,甚可怖畏”;“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娟;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等等,皆是其中的名句。

五、《華嚴經》

《華嚴經》,被稱為“富貴的華嚴”,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是華嚴宗的立宗之經,主要由佛陀跋陀羅、實叉難陀翻譯而來。它是佛陀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在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大菩薩所宣說的經典,並記載了佛陀的因行果德,開示種種妙法。

“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卻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懺悔偈);“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等名句皆出自《華嚴經》。

除了以上五部,佛門裡還有許多其它非常重要的經典,比如《地藏經》、《無量壽經》等等。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學佛要離一切相,一切法都在心內,心外無法,莫想外求。通過誦讀這些經典,啟發我們的悟性,才是真正的聞法受益。願大家都能夠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以法為依、以戒為師,依教奉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