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概况

【国 名】 巴勒斯坦国(the State of Palestine)。

  【面 积】 根据1947年11月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号决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的阿拉伯国面积为1.15万平方公里。但由于当时阿拉伯国家反对该决议,阿拉伯国未能建立。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占领了181号决议规定的大部分阿拉伯国领土。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占领了该决议规定的全部阿国领土。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宣告成立巴勒斯坦国,但未确定其疆界。马德里和会后,巴方通过与以色列和谈,陆续收回了约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

  【人 口】 约1270万人,其中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人口为491.5万(2018年12月),其余为在外的难民和侨民。通用阿拉伯语,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巴勒斯坦概况

【首 都】 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国首都。目前巴勒斯坦总统府等政府主要部门均设在拉马拉。

  【国家元首】 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Mahmoud Abbas),2008年11月23日当选。

【地 理】 位于亚洲西部。约旦河西岸东邻约旦,面积5884平方公里。加沙地带西濒地中海,面积365平方公里。

  【气 候】 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最热月份为7-8月,气温最高达38℃左右。冬季微冷湿润多雨,平均气温为4-11℃,最冷月份为1月。雨季为12月至次年3月。

  【简 史】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公元前1000年左右,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后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古希腊、罗马帝国征服。公元70年左右,犹太人爆发太规模起义反抗罗马人的暴行,遭到罗马军队残酷镇压,被赶出巴勒斯坦,流落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战胜东罗马帝国,占领巴勒斯坦。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后,将其分为两部分:约旦河以东称外约旦,即现今的约旦哈希姆王国;约旦河以西称巴勒斯坦,包括现今的以色列、加沙和约旦河西岸。

  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犹太人同意该决议,并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建立以色列国。阿拉伯国家反对和拒绝该决议,于以建国次日向以宣战。至停战时,以占领了181号决议规定的大部分阿拉伯国领土;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4800平方公里土地;埃及占领了加沙地带258平方公里土地。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在战争中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即整个巴勒斯坦。

  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接受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1994年5月,根据巴以达成的协议,巴方在加沙、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1995年以后,根据巴以签署的各项协议,巴自治区逐渐扩大,目前巴方控制着包括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约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

巴勒斯坦概况

巴勒斯坦地图

【行政区划】 巴勒斯坦分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两部分。根据巴计划与国际合作部1997年10月绘制的地图,约旦河西岸分为8个省,加沙地带分为5个省。

【经 济】 以农业为主,其他有手工业、建筑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巴经济严重依赖以色列,据巴官方统计,巴约旦河西岸地区以及加沙地带每年消费约40亿美元的以色列产品,巴约有70%的商品和80%的服务来自以,以方代收巴税款。巴以对峙对巴经济发展形成严重制约。2010年底世界银行报告认为,巴勒斯坦经济已经达到建立独立国家的水平。近两年以来,由于外部财政援助未能及时到位、以色列持续对巴封锁等原因,巴勒斯坦出现严重财政困难。

  2018年主要经济数字:

  国内生产总值(GDP)138.1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0.9%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3021.4美元

  通货膨胀率-0.19%

  失业率31.4%

  【工 业】 巴工业水平很低,规模较小,主要是加工业,如塑料、橡胶、化工、食品、石材、制药、造纸、印刷、建筑、纺织、制衣、家具等。

  【农 业】 四季分明,农产品丰富,农业是巴经济支柱。13.4%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水果、蔬菜和橄榄(油)是外贸出口的重要部分,占出口产品的25%。可耕地面积为16.6万公顷。

  【旅 游】 旅游业是重要经济支柱。巴气候宜人,有大量的历史文化古迹,旅游资源丰富。

巴勒斯坦概况

【交通运输】 公路:有各类公路5146.9公里。2000年以后,由于巴以爆发冲突,巴交通建设陷入停滞。2009年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恢复并得到一定发展。

  航空:1996年组建民航机构,1998年11月加沙国际机场投入使用,开通至埃及和约旦的航线,总投资2.5亿美元。2000年9月巴以爆发冲突后,以军摧毁并关闭加沙机场。巴勒斯坦航空公司属巴民族权力机构所有,总部设在埃及阿里什,现有2架支线客机。

  【财政金融】 巴勒斯坦货币管理局(Palestine Monetary Authority,PMA)于1994年底成立。巴勒斯坦至今未发行本国货币,当地使用以色列货币新谢克尔(NIS)。

  【国际社会对巴经济援助】 国际援助是巴民族权力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是最主要的国际对巴援助机构。美国和欧盟是最大的援助方。UNRWA平均每年总支出约12至13亿美元。美国于2018年初宣布切断对巴方的援助,UNRWA面临巨大财政困难。

  【军 事】 根据奥斯陆协议,巴自治政府可建立警察部队以保证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公共秩序和内部安全。目前警察部队约有6万人。

  【教 育】 受巴以冲突影响,巴教育状况总体落后,巴目前文盲率为12.8%。主要大学有比尔宰特大学、成功大学、圣城大学、伯利恒大学等。

  【新闻出版】 主要报刊有《耶路撒冷报》(Al-Quds)、《日子报》(Al-Ayyam)、《新生活报》(Al-Hayat Al-Jadida)等。官方广播电台为“巴勒斯坦之声”,官方电视台为“巴勒斯坦电视台”,均从属于“巴勒斯坦广播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