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比漢高祖劉邦到底差在哪?為何沒有統一天下?

手機用戶50670255640


不少人都認為曹操個人能力比劉邦強的多,劉邦之所以能夠取天下完全在於他運氣好,生在了一個好的時代,攤上了一個弱對手,其實則不盡然。

在硬能力這塊劉邦確實不及曹操,這是因為劉邦出身草根,沒有得到較好的文化教育所致,而曹操則生在官宦之家,自幼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在自打出生的那一刻,就註定了劉邦的硬才能肯定不及曹操。


無論是哪一個朝代,取天下都是件萬分困難的事兒,領導者必須要有超強的硬能力,如文化知識、兵法謀略、資源配置等,這些是一統天下的先決條件。但是,領導者僅僅有硬能力又是不足以取天下的,因為天下擁有硬能力的諸侯也有不少,所以軟能力就成為了領導者需要具備的另一種能力。

何為軟能力?也就是咱們所講的人格魅力。

劉邦的人格魅力是歷代帝王裡公認的第一人,連唐太宗、明太祖都自嘆不如,而且他們是真的不如。


劉邦的人格魅力表現在了接人待物上面,劉老闆雖然貪財好色,但是對待下屬卻從不吝嗇,加薪升職絕不含糊,反而還加倍給予。劉邦雖然生性謹慎,但是選人用人不拘一格,敢把沒有寸功的韓信一下子提拔為三軍大將軍。劉邦雖然流氓無賴,但是對待平民百姓卻秋毫無犯,反而所到之處百姓都歌頌漢軍。

反觀曹操呢?性情多疑,殺人如麻,為了利益不惜濫殺無辜,甚至是連內部人員也不手軟,還屢次屠城,致使人心背離,不僅百姓沒有安全感,連他自己的部下也都很沒有安全感。


如果讓你在劉邦和曹操之間選一個主子,你會選擇誰呢?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劉邦,因為劉邦是個禮賢下士的仁厚領導,能給能人發揮最大才能的平臺,還有安全感和榮譽感,所以劉邦陣營中人才濟濟,天下賢者紛至沓來,萬民歸心,劉邦只要合理的納對諫選對人,自然得天下不難。

劉邦比曹操除了強在性格,還有政治格局,雖然劉邦出身草根,但明白借勢而為的道理,他能包容舊秩序中的各國諸侯,也能重用敵方陣營中的優秀人才,允許不同政治聲音的存在,仁術與霸術兼有,而曹操卻只知道靠武力打天下,對於帝王之術的認識明顯不及劉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