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鏢局是怎麼運作的?

我們在很多影視劇作品中都會看到“鏢局”這個已經消失的機構,正因為現在鏢局已經銷聲匿跡,加上現在的社會環境和古代相差甚大,很多讀者對鏢局沒有足夠的瞭解,感覺鏢局總是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下面三冘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個“神秘”的機構。


古代的鏢局是怎麼運作的?


首先來簡單說一下鏢局的三種形態,第一種自由組合形態,就是幾個相熟的人聚在一起,做點小買賣,他們做的買賣就是開鏢局。當然,這些人都是要會一些武術的,古代交通不便,押鏢的路上也註定不會很太平。

第二種就是由武術世家組成的鏢局,這一種就比較高大上了,因為是武術世家,信譽較好,能力也值得信賴。這種鏢局的人普遍沾親帶故,凝聚力也比之前東拼西湊的一夥子人要好很多。不過由於這種鏢局越辦越大,也出現了等級制度,在之前的地位劃分的基礎上,後來又產生了僱傭關係。


古代的鏢局是怎麼運作的?


第三種鏢局是由士兵組建的,一些因統治階級裁軍被清出軍隊的士兵,退役後沒有一技之長無法另謀生路,就聚集在一起利用軍隊中學的本事,做保鏢這一行當。這三種鏢局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優勢。

鏢局的主要生意是走鏢,就是給豪商巨賈押運貨物或銀兩,到達目的地後,拿到應得的報酬。這叫“走鏢”或者“出鏢”。不論接到什麼樣的鏢,掌櫃的一定要當面點清,帳目清楚。契約上註明:收到銀兩若干兩,寄到什麼地方,交給哪個商號,至於銀子成色、分量,並不過問。

鏢局接到重要的買賣,一般掌櫃的都要請總鏢頭或是經驗老道的鏢師“押鏢”,銀兩仔細點清,就可以封箱上路了。


古代的鏢局是怎麼運作的?


走鏢有一套規矩,不能有一絲馬虎。鏢頭騎在馬上,要前後巡視,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往來照應。坐在車上的鏢師要左腿壓著右腿,叫“打著鏢腿”。如果碰上賊匪劫道,鏢師要能及時“開腿”。

要不然的話,賊匪往身旁一靠,鏢師反應再一遲鈍,手忙腳亂,露生了就麻煩了。銀貨鎖在鏢車裡,由手腳利落的夥計推著,周圍幾個有拳腳功夫的鏢師簇擁著和著夥計們吆喝的鏢號聲。威風凜凜,浩浩蕩蕩。


古代的鏢局是怎麼運作的?


鏢局的買賣叫做「出鏢」或「走鏢」,由總鏢頭或是經驗老道獨當一面的鏢頭「押鏢」,帶著幾個有功夫底子的鏢師,和一群手腳俐落的夥計;銀貨鎖在「鏢車」裡,車子上插著「鏢旗」,夥計嘴裡吆喝著「鏢號」,浩浩蕩蕩騎馬拉車上了路。


古代的鏢局是怎麼運作的?


走鏢是鏢局的主要生意,此外看家護院、坐夜、坐店是鏢局的副業。按鏢局的行話說,走鏢的叫“唱戲的”,護院的叫“坐池子”也稱“坐夜”。到了晚上,沒有出去“唱戲的”就在掌櫃的安排下,輪流去大宅門坐夜,或者到大商號坐店。那時北京城裡無論達官貴人,還是商鋪洋行,一般都會請鏢局的人坐夜、坐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