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外金龍大道金紅小區2畝“汙水池”惡臭難忍

每當臨近春夏季,家住西外金龍大道金紅小區的陳女士就憂心忡忡:靠近她所住樓房旁的一個遺留建築坑,因常年雨水、垃圾堆積,變成了汙染嚴重的“汙水池”。近日,陳女士向本報民生熱線2382258反映,希望剷除“汙水池”。

自發形成的“汙水池”

金紅小區是約10年前修建的安置房小區,“以前聽說‘汙水池’那塊地要修樓房,但不知什麼原因,挖了坑就沒再動工。”陳女士說,開挖的坑裡積水越來越多,後來變成了現在的“汙水池”。加上個別小區居民圖方便,將垃圾從窗戶扔到水池裡,久而久之汙染嚴重。


西外金龍大道金紅小區2畝“汙水池”惡臭難忍


雖然街道、小區樓房與水池之間用一面磚牆隔開,但陳女士在家打開窗戶一眼就能看到“汙水池”。水面上常年漂浮著生活垃圾,下雨後情況更嚴重,散發出陣陣惡臭。“化糞池水也往那個水池裡流,每到夏天,簡直不敢開窗戶,蚊蠅也特別多。”陳女士建議,能否將“汙水池”填平?同時,嚴懲亂倒亂扔垃圾行為。

社區將督促整改

3月10日上午,在通川區金山寺社區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記者在現場看到,“汙水池”佔地2畝多,周圍長滿雜草,水池表面基本上被浮萍和落葉覆蓋,上面還漂浮著一些白色垃圾。水池邊,3名金紅小區開發商派來的工作人員蹲在用輪胎製成的簡易皮艇上,用網兜打撈水池中的垃圾。

金山寺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次接到金紅小區業主反映該問題後,社區都清理了水池裡的生活垃圾和浮萍,但治標不治本。“後來與開發商溝通後,開發商已派人清理垃圾,施工前會將積水抽乾。”社區工作人員稱,開發商原本規劃在此處修建地下室,但開挖後一直未施工。小區內有專門的汙水管網,水池是常年的雨水積成的。

“開發商正在完善施工的相關手續,還未確定具體動工時間。”社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水面清理工作還在持續進行中,社區將督促清理、整改工作落實。


□記者 周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