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院臨床檢驗戰隊:新冠肺炎疫情戰場上的“偵察兵”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無數白衣天使義無反顧奮戰在抗疫一線。在白衣戰士之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近距離接觸病毒,卻常常是無名英雄,他們是行走在刀尖上的防疫尖兵—檢驗科醫生。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是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定點收治醫院之一,作為這場戰役中的“偵察兵”,中大醫院檢驗人無懼風險,迎難而上戰疫情。

中大醫院臨床檢驗戰隊:新冠肺炎疫情戰場上的“偵察兵”

核酸提取

主動請纓,吹響“戰疫集結號”

生命重於泰山,防控就是責任。中大醫院檢驗黨支部聽從指揮,積極響應醫院黨委和黨支部的號召,主動請纓奔赴抗疫前線!與此同時,為了能夠及時、高效、精準地檢測新冠病毒,該院檢驗科於2020年1月31日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檢測,檢驗科副主任束國防以及楊傳坤兩位共產黨員,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敢於衝鋒陷陣做表率,主動要求加入新型冠狀病毒檢測一線工作,在抗新冠肺炎鬥爭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直面病毒,精準檢測

時間就是生命,疫情就是命令。為了築牢防線防止疫情擴散,檢驗科及時開展病毒檢測工作,1月28日開始裝機,僅用24小時即裝機完成,1月30日在陳明副院長、李玲院長助理的協調下,接受江蘇省疾控中心及衛健委專家的核查,並獲得新冠核酸檢測資質授權,31日開始檢測,至今已完成近4000餘例檢測工作。

針對新冠病毒高傳染性的特點,在前期培訓中,檢測人員完成了手衛生消毒、防護裝備穿戴等生物安全培訓和實戰演練以及新冠病毒核酸提取、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擴增等多項核心技能培訓。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是不可或缺的確診標準。檢測人員嚴格按照《新型冠狀病毒相關實驗室檢驗及生物安全操作指南》、《2019新型冠狀病毒相關實驗室檢測的生物安全指南》等一系列的文件要求展開工作,不斷優化檢測流程,專業規範,保證結果精準可靠。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檢驗人員面對氣溶膠被感染的危險,無所畏懼。因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必須在專門的負壓PCR實驗室操作,所以檢驗人員需採取三級防護措施,全副武裝,穿連體防護服、護目鏡、N95口罩、雙層乳膠手套。整個準備過程需要1—2小時,工作期間不能進食、不能去衛生間,承受的困難難以想象。為保證第一時間完成標本的檢測,檢測人員堅守崗位,加班加點,從早上九點開始檢測到晚上十一點,最多一天完成近300例的標本檢測工作,若是遇到可疑結果,更是忙到凌晨一兩點,對其進行復查,務必保證結果的準確性,為臨床診療提供及時快速的依據。一個班次下來,檢驗人員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臉上也留下了一道道的壓痕。

全面高效,為診療保駕護航

面對陌生的病毒和突然擴散的疫情,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檢驗科主任吳國球緊急動員和部署,制定應急預案;蘆慧霞、束國防、張敏等主任分工明確,科室各專業組反應迅速,根據《急診檢驗能力建設與規範中國專家共識》,為發熱門診患者提供快速準確的急診檢驗指標:血常規、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凝血功能、生化指標(電解質、肝腎功能、凝血功能、心肌酶譜),心肌損傷(cTn/hs-cTn或CK-MB)和心衰的標誌物(NT-proBNP/BNP)等,為臨床及時、準確地完成新冠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的篩查和鑑別提供重要的實驗診斷依據。同時,為了應對急診手術用血,輸血科在血液製品極端稀缺的情況下,各方組織,積極協調,保證新冠疫情下急診手術的開展。

冬春季正是流感高發的季節,為了排除由甲流、乙流、呼吸道合胞等病毒引起的肺炎,在設備科李國昭主任、採購中心張群主任的積極配合下,緊急採購設備和試劑,微生物工作組迅速開展流感病毒組套項目,有效篩查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為臨床醫生鑑別新冠肺炎、精準施策提供有力的依據。

中大醫院臨床檢驗戰隊:新冠肺炎疫情戰場上的“偵察兵”

檢驗人員

直面病毒,抗疫尖兵!中大檢驗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病毒面前築起一道道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防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檢驗人默默奉獻、砥礪前行。(崔玉豔 程守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