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書法家曹操

曹操是一代書法家卻鮮為人知,這主要是曹操傳世的書法作品較少的緣故。《唐人書評》稱:“草書如金花細落,遍地玲瓏,荊玉分輝,瑤若璀粲”。西晉司空張華在《博物志》中稱:“漢世,安平崔瑗、瑗子寔、弘農張芝、芝弟昶並善草書,而太祖亞之。”南朝的書法評論家庾肩吾在其《書品》中,把曹操的書法作品列入中中之品,稱其“隸墨雄瞻”。唐代書法家兼評論家張懷瓘在書法評論專著《書斷》中稱曹操“尤工章草,雄逸絕倫”,將其章草作品評為妙品。由此看來,曹操的書法作品雖不能列為神品、上品,但在全國名書法家中是數得著的。

一代書法家曹操

有史料記載,曹操常與書法家鍾繇、梁鵠、邯鄲淳、韋誕、孫子荊等人切磋書藝外。他尤其喜愛品味梁鵠的字,還曾將專用的五靈丹拿給因向韋誕借讀蔡邕《筆法》遭拒而嘔血的鐘繇。

一代書法家曹操

曹操雖善書,大概因忙於戰事、政事,沒有機會寫,所以他流傳於世的墨跡很少。宋鄭樵在所著《通志·金石略》中,僅收錄曹操書寫的一篇《大饗碑》;明楊慎在《丹鉛總錄》中,也只是說到元朝時還有曹操書寫的《賀捷表》;清葉奕苞在《金石錄》中說,曹操在武昌“黃鶴樓”側曾寫有特大、凜凜有生氣、正書的“湧月臺”三字。曹操在徵漢中時,寫在石門南褒河一塊大石上的“袞雪”二字,現已遷入漢中博物館內。 亳州“曹操地下運兵道”處所見到的“袞雪”二字,系依拓本刻寫;上邊兩個隸書小字落款“魏王”,因系直題,又模糊不清,乃後人仿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