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鳥朝鳳》骨子裡對嗩吶的熱愛,執著文化的傳承

《百鳥朝鳳》是吳天明導演的絕唱之作,該影片表現了社會改革、民心浮躁的年代,新老兩代人對嗩吶文化的傳承。該片獲得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會特別獎。吳天明先生是我們第四代導演代表之一,他們這一代更多地表現對歷史和現實,對民族文化與現代意識交叉的切合點。在反映現實中可以看到歷史與文化制約著、創造著人物形象。

《百鳥朝鳳》該影片裡面表現了父子情、師徒情、師兄情。但更過多得表現了焦師傅對嗩吶文化的傳承,匠人精神的高尚品德,骨子裡的倔強與人格魅力。


《百鳥朝鳳》骨子裡對嗩吶的熱愛,執著文化的傳承


01、父親送遊天鳴拜師學藝,寄託於希望

遊天鳴的父親從小想成為嗩吶匠,但是由於生活的壓迫,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他把願望寄託在兒子身上,帶著兒子去找當有名的焦師傅拜師學藝。

在天明學藝之前他講如何推崇喜歡嗩吶,寧可打罵孩子、討好欺騙焦師傅也要讓孩子拜師學藝成功。遊天鳴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對嗩吶刻在了腦海裡,不管孩子小時候是否喜歡,總之刻在了骨子裡。

長大後師傅告訴他:“你知道當初我為什麼會收留你做徒弟嗎?”遊天鳴:“因為你老人家心善,怕我爸會把我打死。”焦師傅:“錯,我收你做徒弟,是因為你的眼淚。”

可現在父親走了,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就像離開了避風遮雨的大樹。對他的怨恨,頓時成了深深地依戀。

02、嚴師出高徒 、匠人精神、品德高尚

嗩吶是中國民間的傳統樂器,正如焦師傅說的,不管在婚喪嫁娶中鬧鬧,還是在田間勞作中吹吹解解悶也是好的。

焦師傅要求天鳴拿著蘆葦杆到河邊把水吸上來,從短的到長的蘆葦杆就僅僅這個動作就練了兩個月,終於成功了。

藍玉也是焦師傅的徒弟,他比天鳴悟性高,學東西十分快。師傅準備交藍玉吹嗩吶,師傅帶著藍玉和其他徒弟去接活,只留下天鳴一個人。天鳴在這個時候感到師傅拋棄了他,藍玉還比他拜師之前,天鳴十分沮喪,但是沒有放棄,慢慢磨鍊自己的性子,始終堅守不放棄,為以後沉穩辦事打下了基礎。天鳴在這段時間裡,瞭解不少關於嗩吶的事情。

道德平庸者只吹兩臺,中等的吹四臺,上等者吹八臺,只有德高望重者才有資格吹百鳥朝鳳。


影片中,天鳴和師傅第一次出任務在金莊葬禮上。金村長去世,他的兒子懇求焦師傅吹一首“百鳥朝鳳”,焦師傅說不是錢的問題,他告訴徒弟是金村長在位期間將村裡其他姓氏擠走,德行不夠。

他不想因為幾個錢,把嗩吶這種氛圍帶壞,助長壞風氣的產生。

竇家請嗩吶班時,焦師傅主動提出給竇老爺子吹“百鳥朝鳳”。原因是老爺子生前“抗過日,打土匪,帶領人修大壩被砍斷四根肋骨,稱得上德高望重”。此時焦師傅的身體已進入膏肓,吹嗩吶時咳出了血,但還是繼續演出,他是用生命吹嗩吶,奏出壯麗的樂章。


《百鳥朝鳳》骨子裡對嗩吶的熱愛,執著文化的傳承


03、嗩吶文化的傳承 ,忍受孤獨寂寞

焦師傅挑選嗩吶繼承人,必須德行過關,最重要的是能忍耐住寂寞。他選中了遊天鳴作為繼承人,把嗩吶精神的重任傳遞下去。這就是薪火相傳的文化得到發展。

咱們吹嗩吶的好歹也是一門匠活,既然是匠人就得有人擔起責任把活發揚光大。

在焦家班成為遊家班以後,時代也不斷的變化,嗩吶匠不再是像人們以前歡迎了,外來文化的侵入,人們的思想也改變了。

有時候他們接不到活,天鳴在接到一個發小的活時,有了足夠的錢買了東西去看望師傅,訴說著心中的苦悶。師傅什麼也沒有說,拿出他的嗩吶吹起來,不受任何環境的影響,在他眼裡只有對嗩吶的熱愛。


《百鳥朝鳳》骨子裡對嗩吶的熱愛,執著文化的傳承


嗩吶不是吹給別人聽的,是吹給自己聽的。

天鳴在師傅那裡得到了答案,從此不再糾結內心的失望。雖然前景美好,但是現實是殘酷的。他帶著師兄重新接活吹嗩吶時,遭到西洋樂器的衝擊和搔首弄姿的美女的破壞,還有年輕小夥的嘲弄,最後在對壘的時候打起來了。

最後焦師傅在臨終時用買牛的錢給天鳴,讓他把嗩吶戲場撐起來。天鳴發誓把嗩吶發揚光大,其他的師兄弟已經被迫改行了,只有天鳴一個人在酷酷地堅持著嗩吶文化的傳承。

只有把嗩吶吹到骨頭縫兒的人,才能拼了命把這活保住,傳下去!

在現在物質豐富的時代,這部電影給我們精神帶來了衝擊。焦師傅和天明在繼承和宣揚我們的文化時,忍受了孤獨寂寞,這樣的人現實有很多。希望有一天,我們能聽到更多的民間藝術家們的悠揚美妙的演出。

嗩吶文化是我們非物質文化的一個縮影,弘揚傳統文化,任重而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