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被低估了的大師之作《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技藝的變化

輿論說:

在《美隊3》掃蕩下,多少人錯過了這部大師之作。

Finding my secret garden

一部被低估了的大師之作《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技藝的變化

影片詳情:老一代嗩吶藝人焦三爺是個外冷內熱的老人,看起來嚴肅古板,其實心懷熱血。影片表現了在社會變革、民心浮躁的年代裡,新老兩代嗩吶藝人為了信念的堅守所產生的真摯的師徒情、父子情、兄弟情。

一部被低估了的大師之作《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技藝的變化

該片於5月6日和《美隊3》撞檔上映,票房慘淡,累計只有366萬。相比《美隊3》56%的排片率,《百鳥朝鳳》的排片只有1.5%。以至於後來製片人方勵微博直播下跪磕頭,懇求院線經理在接下來的週末為《百鳥朝鳳》增加排片。

一部被低估了的大師之作《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技藝的變化

張藝謀說:沒有他就沒有我的紅高粱。

馬丁·斯科塞斯說:他是一位真正的電影巨人。

他,就是本片的導演,吳天明。

吳天明,1939年12月5日生於陝西三原,中國內地男導演。

一部被低估了的大師之作《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技藝的變化

1984年執導影片《人生》,獲得了第八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1988年導演了電影《老井》,獲得第八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導演獎,第七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1994年執導《變臉》,獲得1995年華表獎最佳對外合拍片獎,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2013年9月憑藉電影《百鳥朝鳳》在第22屆金雞百花電影節獲得了評委會特別獎。

一部被低估了的大師之作《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技藝的變化

2014年3月4日中午,吳天明因心梗離世,享年75歲。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名字了,

但在中國電影崛起的八九十年代,

是他托起了中國“第五代”(真正的)導演。

是他支持陳凱歌去無所畏懼的拍電影。

一部被低估了的大師之作《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技藝的變化

是他不等電影審批手續下來,

湊了四萬塊錢讓張藝謀先去中了百十畝的紅高粱。

在吳天明領導下的西影廠,

拿遍了國際大大小小近四位數的獎項。

而他自己,也是一名優秀的

“第四代”電影人。

網友說:電影從嗩吶師傅焦三爺收徒開始,我們好像大致就能猜到結尾,就像我們自己沒有見證過嗩吶匠的輝煌時刻,而只知道這門技藝現在瀕臨凋落一樣。

一部被低估了的大師之作《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技藝的變化

整部電影就像一個預言,預示著嗩吶這門營生在時代的潮流中被人遺忘;《百鳥朝鳳》就是嗩吶匠吹給焦三爺、吹給自己、吹給時代變遷中許許多多消失的技藝和文化的哀樂。看電影的時候不禁在想,為何在我們眼裡,只有那些西洋管絃樂才稱得上是高雅藝術?同樣歷經時代的檢驗,為何我們的藝術在消失而西洋藝術卻能傳播到世界各地甚至成為學識、品味、身份地位的一種象徵?

一部被低估了的大師之作《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技藝的變化

如果這樣問大致也能明白了,管絃樂的出身在西方的群體定位便是貴族、有錢有勢的人;而我們的藝術來自於普羅大眾,從勞動中來。當我們在城市化的發展中越來越遠離土地遠離孕育和發展出民間藝術的故土,藝術失去了土壤難以為繼,只能靠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來喚醒沉睡的記憶。

一部被低估了的大師之作《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技藝的變化

歷史需要傳承,

真正的傳承是生命與靈魂的堅持,

不要等他們消失才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