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海子為什麼那麼關心糧食和蔬菜?

巖楓


你沒讀懂啊!

海子真的關心糧食和蔬菜,就不會自殺了。

農村出來的少年大學生,北京的大學教師,比中國很多很多人世界很多很多人都糧食都蔬菜了啊,還自殺,傻呀?

對,真正的詩人,除了詩歌,什麼都傻。

尼采還是誰說過,真正的作家是那些對自己寫作的天賦感到羞恥的人。

為自己的寫作洋洋得意的人絕不是優秀的而是平庸的甚至冒充的作家。

真正的詩人最嚮往的,是普通人的生活,世俗的人生,但他們沒那福氣!

命運就是要讓你多愁善感,讓你除了情感的表達一無所長!

海子想,哪一天他也可以只關心糧食蔬菜呢?

可是永遠不能。

於是自殺。


大悔憶智冰


海子如此關心糧食和蔬菜,或許也與他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經歷有關。1964年,海子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一個叫查灣的村落,他的父親查振全是一個裁縫,母親是普通的鄉村婦女。在那個時代,裁縫受到生產方式的嚴格管控,只能作為生產隊專門從事裁縫活計的固定工,並且由於裁縫不被看做強體力勞動,因而固定工分要小於一般的壯勞力。海子是家中長子,他還有三個弟弟,一家六口僅靠父親和母親的收入生活,自然略顯拮据。母親操採菊後來回憶道:“海子自小就遭罪……家裡窮,沒錢買飯票,他是從家裡揹著糧到學校食堂入夥,吃雜糧、就家裡帶去的醃鹹菜。”

而讀海子有關麥子的詩,我們能看到他那樣一種窮極原始的詩歌追求,麥子和麥地的意象本身便給人一種粗獷的、原始的、與土地相連的氣息( “即使在麥地裡永遠有哭泣的聲音/傳得很遠,甚至在另一塊麥地裡都/能聽到”)。當麥子與父輩聯繫起來,又能感受到那種流動的深情與感激( “連夜種麥的父親,身上像流動金子”)。

海子為何如此關心糧食和蔬菜?一方面他的生活經歷讓他記得糧食與蔬菜,但恐怕更重要的是,在他追求“偉大的詩歌”的道路上,“麥子”與“麥地” 成為了沿途最重要的風景,他時刻掛念的不僅是實體的糧食與蔬菜,更是那悠久的歷史、土地和精神。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再讀到他寫“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便會從原有的小資式解讀中跳出來,發現詩句背後闊大的、沉重的詩歌力量。


吾名散客


那個年代的人都是樸實無華的,海子的父母都是農民出身,他從查灣走向城市,骨子裡嚮往田園生活

他的詩歌很多都有描寫農村

珍惜黃昏的村莊

珍惜雨水的村莊

萬里無雲如同我永恆的悲傷

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

愛情和雨水一樣幸福

那秋風吹涼的地方

那片我曾經吻過的地方

詩人,你無力償還

麥地和光芒的情義

看麥子時我睡在地裡

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

曾經有幸去過一次查灣,那裡很安靜,很適合遠方的海子

非常喜歡海子的一首詩

七月不遠

愛情不遠

馬鼻子下湖泊含鹽

我這就想去見你們 ,我的朋友







七月不遠0628


噗!雖然大家都很幽默,我還是要認真負責的焚琴煮鶴。

題主所謂的“關心良心蔬菜”,很明顯是出自大家都熟悉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全文如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表面上看,詩人海子懷著難以抑制的喜悅心情,想向大家炫耀他富得流油的物質生活和身體的壯碩;養的起馬,劈的動柴,還準備環遊世界……

哎~不對!人都這麼有錢了,還關心啥糧食蔬菜啊!早餐的豆漿不都得喝一碗倒三碗才正常麼!

好了,不扯了……

瞭解海子生平的人都知道,海子活著的時候,雖然不能說窮困潦倒,但也好不到哪兒去。他養不起馬,周遊不了世界,甚至以他當時的身子板兒,劈柴都費勁!

而且寫完這篇《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沒多久,海子就臥軌自殺了。

不少人初讀這篇詩歌的時候,感覺輕鬆又溫暖,好像挺積極向上的。

其實多度幾遍,就會感覺這首詩歌不但不溫暖,還散發著一種直擊靈魂徹骨之寒。

作為“朦朧派”詩人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海子活著的時候名氣並不大,經濟條件也不算好。

也許是出身貧寒的原因,海子的詩大多數都帶有強烈的悲觀情緒。

目擊眾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九月》節選海子

有人說:所謂的“詩人”,就是肉體成年但內心依然保持天真的人。

這種說法準不準確我不知道。

但是海子的精神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反差,相信讀過他的詩的人都能感覺的到。

而這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為什麼以“從明天起”開頭?

因為今天已經來不及?或者說,過了無數個昨天之後,今天依舊提不起興趣……

由於家境的貧寒,海子擔負著著養家餬口的責任,其實“糧食蔬菜”他每天都不得不關心。

他說“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其實是表達他“今天”並不幸福。

他想要“餵馬劈柴 周遊世界”,但實際上他能做到只有“關心糧食蔬菜”。

海子是一個“鳳凰男”,農村人下邊還有三個弟弟……這種精神和生活的雙重壓力,想來任何年代的農村長子心裡應該都有個數。

況且海子這個人性格敏感還有些偏執。

他在北京接觸的的是花花世界,而根子卻紮在窮鄉僻壤的農村。這種強烈的現實反差,對他的精神造成衝擊無可避免。

他想“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但是反饋回來的必將是那個年代親人們在農村生活……

亞洲銅 亞洲銅祖父死在這裡 父親死在這裡

我也會死在這裡 你是唯一的一塊埋人的地方

《亞洲銅》節選海子

海子的一生,其實相當“關心糧食蔬菜”;因為他是家中長子,他負起責任補給家庭。

但在他自己感覺卻永遠不夠“關心糧食蔬菜”,因為他雙目所及的東西,他根本沒有能力置辦給自己的父母兄弟,他心中“唯一的一塊埋人的地方”,他也建設不起來。

海子的癲狂與死亡,其實跟“糧食蔬菜”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他為什麼要“關心糧食蔬菜”?

因為“糧食蔬菜”代表的物質世界,是他無法接受卻又擺脫不了,只能無可奈何的東西。


煮鶴仙人


我覺得糧食和蔬菜,在海子的詩歌裡是具有象徵意味的,並不是實指真的糧食和蔬菜。在我覺得,糧食和蔬菜,代表著海子對一個普通人生活的認同和肯定以及嚮往。過了年輕氣盛,唯我獨尊,血性方剛,追求夢想,以夢為馬的生活或者掙扎後,迴歸普通人的生活,肯定普通人的生活,過一個普通人每天都應該過得生活,從日常生活裡的瑣碎,細小的具體內容和細節入手,開始一種新的生活。

我雖然很喜歡海子的詩歌,但並沒有做過具體的研究,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百果味優選


關心,並沒有自己親自去種。他只是欣賞勞動,而不是親自勞動。口是心非。


江鳥142509083


誰會不關心呢?即便是詩人也都是凡夫俗子不是神仙下凡,一頓不吃餓得慌,三頓沒有吃的,別說寫詩就連正常思維都困難[可愛]我知道回答有些淺薄,可是深刻了大家都不好受[大笑]


用戶4876316681010


一個理想主義者,滿腦子都是胡思亂想,高智商,低情商。跟現實格格不入!說白了就是腦子經常短路的人!不值得崇拜!


wjjjfrkhsfjgd


捱餓的時候,尊嚴在食物面前赤裸裸的妥協,只要能吃飽,什麼都行,錢到那時一文不值,道德底線比豬皮還厚,誰好不如糧好。


用戶5836714901509


吃飯,一天都離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