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文化常識總結(八)

進階文化常識總結(八)[宗教哲學]

1、儒家思想簡介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學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

儒家哲學注重人的自身修養,要與身邊的人建立一種和諧的關係。對待長輩要尊敬講禮貌。朋友之間真誠守信用,“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為官者要清廉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分內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統治者要仁政愛民,“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對待其他人要博愛,“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對待上司要忠誠,“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對待父母親屬要孝順,“父母在,不遠遊。”,“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尊重知識,“朝聞道,夕死可矣。”,善於吸取別人的長處,“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提倡人要到達溫、良、恭、儉、讓的道德境界。

儒家思想不同於其他宗教。一般的宗教,往往力圖一統宇宙,把“自然”、“科學”和“人”、“社會”的問題建立在一個體系之下,而人類對“自然”、“科學”的認識呈現日漸增長的狀態,因而過去宗教的設論不斷地變成謬誤;而儒家思想關注的並非“自然”、“科學”,而是人和社會,是人類永恆的課題,在這些永恆的課題上儒家思想建立起了具有永恆價值的價值體系。

2、無為而治

“無為”是道家創始人老子提出的政治思想,主要是針對政治上的“有為”而言的。在他看來,“有為”政治帶來的禍害非常嚴重。防禁越多,人民越陷入貧困;法令越森嚴,盜賊越增加。統治者徵收大量賦稅,造成人民飢餓;統治者越是強作妄為,人民越是難以管理。

老子對“有為”政治進行了激烈的批判。他說道,大路很平坦,君主卻喜歡走斜徑。朝政腐敗了,弄得農田全都荒蕪,倉庫十分空虛;統治者還穿著錦繡的衣服,佩帶鋒利的寶劍,吃厭了精美的飲食,搜刮更多的財貨。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老子提出統治者應該“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指的是,統治者在表面上應該少一點慾望,少一點作為,對人民順其自然,這樣做,統治才能得到鞏固。

3、​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流派爭芳鬥豔的局面。所謂“諸子百家”,其實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家、兵家、小說家,等等。“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激烈和複雜的政治鬥爭,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鬥爭。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

4、“三教九流”

人們常用“三教九流”一語來泛指社會上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各式人物或學說。那麼何謂“三教九流”呢?

“三教”,最早出於《翻譯名義集》:“吳主問三教。”尚書令闞澤對曰:“孔、老設教,法天制用,不敢違天,佛之設教,諸天奉行。”所以,“三教”即是指“儒教”、“道教”和“佛教”。

所謂“九流”,就是指九派學說。據《漢書·藝文志》記載:九流,即儒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陰陽家者流、縱橫家者流、雜家者流、農家者流。

“三教”和“九流”之稱,在漢朝時並無貶義。後來到了唐代,唐人撰《春秋榖梁傳·序》,才把“九流”與“異端”並列,加之佛教、道教迷信日盛,“三教九流”便漸漸含有貶義了。

5、陰陽五行說

陰陽五行說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對中國古代的學術和日常生活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例如古人取名都要注意五行協調齊全。

事實上,陰陽五行說,可分為陰陽說與五行說,然而兩者相輔相成,五行說必合陰陽,陰陽說必兼五行。

陰陽學說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它認為陰陽兩種相反之氣是天地萬物泉源。陰陽相合,萬物生長,在天形成風、雲、雷、雨各種自然氣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體,在方位則是東、西、南、北四方,在氣候則為春、夏、秋、冬四季。

五行學說也是我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一種哲學思想。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元素,作為構成宇宙萬物及各種自然現象變化的基礎。這五類物質各有不同屬性,如木有生長髮育之性;火有炎熱、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實之性;金有肅殺、收斂之性;水有寒涼、滋潤之性。五行學說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質納入這五大類的範疇。

6、蘇格拉底的主要哲學思想

蘇格拉底(前469~前399),出生於雅典一個普通公民的家庭,他早年繼承父業,從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後來研究哲學。在歐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做是為追求真理而死的聖人,幾乎與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所佔的地位相同。

蘇格拉底可以說是古代希臘哲學的一個分水嶺。在他之前,古代希臘的哲學家都偏重對宇宙起源和萬物本體的研究,如泰勒斯、畢達哥拉斯等,對於人生並不多加註意。蘇格拉底擴大了哲學研究的範圍,他將哲學引到對人心靈的關注上來。他引用德菲爾阿波羅神廟所鐫刻的那句神諭來呼籲世人“認識自己(Know thyself)”,旨在希望人們能通過對心靈的思考關懷而追求德行。可以說,蘇格拉底把哲學的領域擴展了,對後來的西方哲學和宗教,乃至社會和民主制度的發展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也為基督教的歐洲化奠定了人文基礎。

7、亞里士多德及《形而上學》

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臘著名的科學家和哲學家,是希臘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恩格斯稱他是最博學的人。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書,據說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論》、《形而上學》、《物理學》、《倫理學》、《政治學》、《詩學》等。

《形而上學》是古希臘哲學思想的重要標誌,並被後人公認為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部專門研究哲學問題的著作。其中的許多名詞、術語、觀念已深入西方各門學科領域,至今還發揮著巨大作用。亞里士多德也被稱為“古代的黑格爾”,因為直到兩千多年後,才又出現大致能和他相匹敵的哲學家,比如康德、黑格爾、尼采,等等。

8、康德的“三大批判”

康德的“三大批判”構成了他的偉大哲學體系,它們是:“純粹理性批判”(1781年)、“實踐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斷力批判”(1790年)。

“純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能知道什麼?康德的回答是:我們只能知道自然科學讓我們認識到的東西,哲學除了能幫助我們澄清使知識成為可能的必要條件,就沒有什麼更多的用處了,自從柏拉圖以來的形而上學問題其實是無解的。

“純粹理性批判”研究的人類如何認識外部世界的問題,而康德1788年發表的“實踐理性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倫理學的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做?簡單化地說,康德告訴我們說:我們要盡我們的義務。但什麼叫“盡義務”?為了回答這一問題,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絕對)範疇律令(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這樣做,永遠使得你的意志的準則能夠同時成為普遍制定法律的原則。”康德認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為雖然受客觀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為人,就在於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判斷力批判”要回答的問題是:我們可以抱有什麼希望?康德給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須假設有上帝的存在,假設生命結束後並不是一切都結束了。“判斷力批判”中,康德關心的問題還有人類精神活動的目的、意義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學鑑賞能力和幻想能力。

康德帶來了哲學上的哥白尼式轉變。他說,不是事物在影響人,而是人在影響事物。是我們人在構造現實世界,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認為,我們其實根本不可能認識到事物的真性,我們只能認識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論斷就是:人是萬物的尺度。他的這一論斷與現代量子力學有著共同之處:事物的特性與觀察者有關。

9、叔本華及《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華(1788~1860),悲觀主義大師,誕生於德國但澤。1819年發表重要哲學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叔本華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中,開篇就宣稱“‘世界是我的表象’:這是一個真理,是對於任何一個生活著和認識著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過只有人能夠將它納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識。……人們不能把精神歸於物質,只能通過精神認識物質。人類不能靠先考察物質,再考察思想來發現現實的奧秘。人類絕不能從外面得到事物的真正本質,只能得到印象和名稱。探索心靈的深處,才可能獲得開啟外部世界的鑰匙。因為凡已屬於和能屬於這個世界的一切,都無可避免地帶有以主體為條件的性質,並且也只是為主體而存在。世界即是表象。”

10、尼采及《悲劇的誕生》

《悲劇的誕生》是德國現代哲學家尼采(1844~1900)第一部較為系統的美學和哲學著作,寫於1870~1871年間。從書名來看,本書是對作為文學形式之一的悲劇的探討,但實際上包含著比較豐富的內容,闡述了作者的許多哲學思想,因而可說是他的哲學的誕生地。

《悲劇的誕生》一書的主要目的不在於對悲劇進行純理論的探討,而是從人生哲學的角度探討了悲劇與人生的關係,提倡一種審美的人生態度,建立起一種悲劇人生觀。

尼采的哲學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巨大。它顛覆了西方的基督教道德思想和傳統的價值,揭示了在上帝死後人類所必須面臨的精神危機。雅斯貝爾斯說尼采和克爾凱郭爾給西方哲學帶來戰慄,而此戰慄的最後意義尚未被估價出來。20世紀初的整整一代思想家和藝術家都在尼采的著作中找到了那些激發了他們富於創造性的作品的觀念和意象。

11、存在主義哲學

存在主義哲學認為哲學的基本問題是個人的生存問題。

哲學研究的出發點是,“存在”而非“本質”,因為“存在先於本質”。

存在主義的主要觀點是:

1.真正的知識通過直覺來源於個人的情感。

2.真理不是人們的發現,而是個人選擇的結果。

3.知識的可靠性不能用一般概念加以衡量。

4.做人就是謀求自由,也就是進行選擇。

5.人在他自己的選擇中變成他自己,從而獲得人的價值。

6.因為人自由地進行選擇,所以他從屬或生活於某一團體,而仍不失為一個個體的真正的自我。

存在主義道德哲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德國的海德格爾、亞斯貝爾斯,法國的薩特、馬塞爾、卡繆等。

12、人本主義是什麼

人本主義通常是指人本學唯物主義。它是一種把人生物學化了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學說。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

其主要哲學觀點是:

1.反對宗教神學和思辨哲學(如黑格爾),把自然和人看做是由某種神秘的、虛幻的和超自然的力量所支配的觀點,要求恢復人和自然的真面目。

2.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心靈不能脫離肉體而存在。

3.人是生物學意義上的人,而不是社會學意義上的人。

13、實用主義哲學

實用主義哲學起源於美國。

它的主要哲學觀點是:

1.客觀經驗與現實等同。

2.任何事物都處於變化的過程中。

3.事物變化並非向著預定的遙遠的目標,而是向著切近的目的,而它又將成為下一個切近目的的手段。

4.目的是完成了的手段,手段是未完成的目的。

14、柏拉圖主義

柏拉圖主義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建立的以其“理念論”為基礎的哲學思想。

其基本理論是:

1. 理念是獨立於個別事物和人類意識之外的實體。

2.各種理念構成客觀上獨立存在的理念世界。

3.具體事物構成的現實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摹本”。

4.人性由各有其德行的三個部分組成,即情慾、意志和理性。

5.為了不使這三個部分互相沖突,需要有正義的美德在意志的作用下控制情慾,這也是受教育者應該具有的基本稟性。

15、佛教

佛教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創始人為喬達摩·悉達多,是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太子。他因感慨人生的種種苦難,19歲(或說29歲)時毅然離家,尋求解脫之道。歷盡種種苦行,終無所獲,後到迦耶(現印度菩提迦耶),坐畢缽羅樹(菩提樹)下,經七天七夜冥思默想,終於覺悟成道。此後被尊稱為“佛陀”,意為覺悟者,簡稱“佛”,其所傳宗教被稱為“佛教”。又因佛陀出生於剎帝利種姓的釋迦族,故又被稱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賢人。

道教

道教是我國五大宗教中唯一土生土長的宗教。戰國秦漢時期,我國遠古時期的肉體長生信仰發展為神仙信仰,形成以追求成仙為主要內容的方仙道。兩漢時期,失意的黃老學者轉入民間,與方仙道方士相結合,形成黃老道。方仙道和黃老道是道教的前身。在融匯道家哲學、墨家神鬼思想、陰陽家思想、儒家倫理和禮儀、古代巫術、宗法宗教思想與祭禮、讖緯思想、術數、民間信仰,以及古代醫學、科學技術等的基礎上,道教逐漸形成。

基督教

公元1世紀,基督教起源於巴勒斯坦,相傳為猶太的拿撒勒人耶穌所創立,在羅馬帝國後期流傳於帝國全境。

基督教是以信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世界性宗教,亦稱“基督宗教”,包括公教(天主教)、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較小教派,與佛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按其信仰人數和地域分佈而言,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

伊斯蘭教

“伊斯蘭”是阿拉伯語,意為“順從”與“和平”,即順從安拉的旨意。伊斯蘭教產生於公元7世紀初阿拉伯半島上的麥加城,創始人是穆罕默德。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40歲時的一天,他聲稱自己受安拉的啟示,是安拉的使者和先知,受命在世上傳播伊斯蘭教。穆罕默德順應歷史客觀要求,以“安拉唯一”為號召,提出了“禁止高利貸”、“施捨濟貧”、“和平與安寧”等主張,既反映了上層社會的要求,也符合深受壓迫和剝削的廣大居民擺脫困境的願望。

《古蘭經》

《古蘭經》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經典,被認為是“安拉的言語”。傳說是安拉通過天使哲布勒伊來降給先知穆罕默德的最後一部天啟經典。它是伊斯蘭教信仰及宗教制度的源泉,是伊斯蘭國家立法的根本原則。

《古蘭經》的主要內容包括闡發以信仰安拉、反對多神崇拜為中心的宗教哲理;有關宗教制度和禮儀;針對當時阿拉伯社會的狀況提出改革社會的各項主張,以及為宣傳伊斯蘭教而引述的一些古代先知的故事傳說等。《古蘭經》既是一部宗教經典,又是一部阿拉伯文獻。它彙集了古代阿拉伯世界的神話、歷史、風俗人情、法律和道德規範,反映了7世紀初發生在阿拉伯半島的一場社會變革,是阿拉伯文學和語言的典範。

16、十字架的意義

十字架,原是古代中東和歐洲的一種刑具,詞源於拉丁文Crux,意為“叉子”。因為這種刑具多由橫豎兩根木頭相交而成,形狀近似漢字的“十”,所以漢語譯為“十字架”。

根據基督教聖經故事所述:公元1世紀初,耶穌被逮捕後便死於這種酷刑下。基督教認為,耶穌是為了替世人贖罪而被釘死於十字架的,故尊十字架為信仰標記,基督教徒在胸前畫十字的儀式,也是由此而來的。

17、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梵文意譯,又稱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等,意思是“觀照世間眾生痛苦中稱念觀音名號的悲苦之聲”。全稱尊號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觀音是觀世音的簡稱,又稱觀音菩薩。觀世音的名字蘊含了菩薩大慈大悲濟世的功德和思想。據《妙法蓮華經》記載,“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觀音菩薩在佛教諸菩薩中,位居各大菩薩之首,是我國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薩,擁有的信徒最多,影響最大。

關於觀音菩薩的來歷,佛教中說法不一。有的說觀音原是轉輪王的兒子,名叫不旬。他和父親、弟弟一起跟隨釋迦牟尼出家,修得正果,轉輪王成為阿彌陀佛,不旬和弟弟分別成為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有的說觀音原是妙莊嚴王的女兒,名叫妙英。父親為她親許婚事,但她不願出嫁,逃婚到荒山,結廬修行。後來為了替父王治病,不惜割下自己的臂肉,挖出自己的眼睛,終於使妙莊嚴王病癒,這片孝心感動了佛祖,幫助她修成無上菩提。

南朝宋曇謨竭翻譯的《觀世音得大勢受記經》中則說:從前金光師子游戲如來國,這個國家沒有女性,國王名叫威德,他於園中入三昧,見兩條蓮花從地上湧出分別左右,化生出兩個童子:左面的一個名叫寶意,就是觀世音;右面的一個名叫寶尚,就是大勢至。觀世音為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大勢至為善住功德寶王如來。

18、和尚名稱的由來

佛教認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其根源歸咎於各種慾望。因此,為了擺脫痛苦,必須寡慾,必須進行修行,忍受人世間的一切疾苦。因而,佛教的人生處世哲學是主張一切調和。“和”即忍耐、服從。“和”是佛教徒所崇尚且必須遵守的。以“和”為“尚”即是稱佛教徒為“和尚”的緣由。

19、浮屠

“浮屠”是佛教用語,梵文“佛陀”的舊譯,一譯“浮圖”。“佛陀”的原意是“覺悟者”,而“佛”是“佛陀”的簡稱。佛教徒對其教主釋迦牟尼尊稱為“佛陀”或“佛”。後來,佛經中所記載的一切能“自覺”(大徹大悟者)、“覺他”(使別人大徹大悟者)、“覺行圓滿”(善於修身養性達到極致者)都稱為“佛陀”或“佛”。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說修身得道了。所以,“浮屠”就是指“佛”而言。

但是,也有人把“佛塔”的梵文音譯為“浮屠”,因而也稱“佛塔”為“浮屠”。常聽到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中的“七級浮屠”就是“七級佛塔”的意思,即較高級的佛塔。

20、活佛轉世制度

“活佛轉世”制度源於藏傳佛教,其根據是佛教生死輪迴、靈魂轉世的教義。“活佛”是漢族人對他們習慣上的稱呼。在藏語裡稱為“朱古”,意思是由神佛化生的肉身。在藏傳佛教中,意指在宗教修行方面取得一定成就、能根據自己的意願而轉世的人。後來一般稱大喇嘛死後,根據轉世制度取得寺廟中首領地位的繼承人。

活佛轉世過程大致是這樣的:一個活佛死後,按照他生前提供的線索,或由寺院上層通過占卜、降神等儀式所得出的線索,在指定的範圍內去尋找符合條件的嬰童,而後通過一定的方法,從中選定一個“靈童”,再經過某種宗教儀式加以確認,使他作為去世活佛的轉世,在寺院中繼承原活佛的宗教地位。

21、“六根清淨”

“六根清淨”是佛家用語,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視根,耳是聽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觸根,意是念慮之根。根有能生之義,識由根生,如眼根能生眼識,耳根能生耳識,鼻根能生鼻識,舌根能生舌識,身根能生身識,意根能生意識。要做到六根清淨關鍵是要清靜,使自己的心地常處於清靜之地,就不會妄念妄識,自添煩惱了。

22、三寶殿

“三寶”指的是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寶殿”即佛教寺院中佛、法、僧這三個主要活動場所。“佛”是佛教信徒“大眾登場藏事”的地方,如“大雄寶殿”;“法”是佛家“珍藏寶典”之所,如“藏經樓”;“僧”是指和尚睡覺的“寂靜禪房”。

這些房舍都是佛門重地,平常是不允許人進去閒逛的。“無事不登三寶殿”的說法便由此而來。

23、原罪

《聖經》中記載,上帝創造了亞當、夏娃以後,將他們安置在伊甸園中,過著幸福的生活。上帝囑咐他們,不可以吃園中智慧樹上的智慧果,但蛇引誘夏娃偷吃智慧果。夏娃經不住蛇的誘惑,就吃了“禁果”,而且也給亞當吃了。

兩人吃了“禁果”,忽然眼睛明亮了,發現自己赤身露體,感到羞恥,就用樹葉遮蓋住自己。上帝知道此事後,將亞當、夏娃逐出伊甸園。

基督教認為:亞當、夏娃犯的罪就是“原罪”,即原始的罪惡。由於亞當、夏娃是人類的始祖,所以人一生下來就有罪。這就是所謂的“原罪”說。

“原罪”理論,一直是基督教神學的核心。沒有“原罪”,就不需要耶穌的救贖,也就不會有基督教。

24、安息日

每週的第7天(星期六)是猶太教的安息日。《聖經》上說,上帝在6日內創造了宇宙萬物,第7日完工休息,所以把這一日尊為聖日,名為安息日。這一天,猶太教徒們不工作,不舉火做飯,專事敬拜上帝。

基督教的大多數教派把守安息改在每週的第1天(星期日),這是為了紀念基督復活,因為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死去的第3天,即星期天又復活了。這一天,教徒們都到教堂集中做禮拜。後來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實行星期天休息制,即源於此。

25、圖騰崇拜

圖騰崇拜是一種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圖騰”一詞來源於印第安語“totem”,意思為“它的親屬”、“它的標記”。在原始人信仰中,認為本氏族人都源於某種特定的物種,大多數情況下,被認為與某種動物具有親緣關係,於是,圖騰信仰便與祖先崇拜發生了關係,在許多圖騰神話中,認為自己的祖先就來源於某種動物或植物,或者與某種動物或植物發生過親緣關係,於是某種動、植物便成了這個民族最古老的祖先。例如,《史記》中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玄鳥便成為商族的圖騰。因此,圖騰崇拜與其說是對動、植物的崇拜,還不如說是對祖先的崇拜,這樣更準確些。圖騰與氏族的親緣關係常常通過氏族起源神話和稱呼體現出來。如鄂倫春族稱公熊為“雅亞”,意為祖父,稱母熊為“太帖”,意為祖母。鄂溫克人稱公熊為“和克”(祖父),稱母熊為“惡我”(祖母)。

“totem”的第二個意思是“標誌”。就是說它還要起到某種標誌作用。圖騰標誌在原始社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的社會組織標誌和象徵。它具有團結群體、密切血緣關係、維繫社會組織和互相區別的職能。同時通過圖騰標誌,得到圖騰的認同,受到圖騰的保護。

26、龍的溯源

在中國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那麼龍是怎麼來的呢?其實,世間本來沒有龍,龍是人類想象的產物。

據考古學家研究,早在5000多年前,中國北方有個華夏族,勢力非常強大。他們在蛇的圖形上,添加了圖騰的特徵,有鱗甲類圖騰、有角獸的圖騰、有四隻爪子的爬蟲類圖騰,還有多種猛獸的圖騰,最終融合成一種不可一世的龐然大物,這就是“龍”的由來。

後來,龍成為皇帝的象徵,皇帝往往要自稱為“真龍天子”。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

27、鳳凰的溯源

鳳凰,是古代人民以幻想中的保護神而演化出來的鳥圖騰形象。

傳說黃帝后裔中的商族,以鳳鳥作為自己的圖騰。周武王伐紂,相傳有“鳳鳴岐山”的瑞兆。後來,鳳族後代的商,被龍族後代的周所吞併。經過周文化與商文化的融合,龍、鳳被保留下來,並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我國民間,人們一直還是將龍和鳳凰作為吉祥喜慶的美好象徵。

28、麒麟的溯源

早在周代,就出現了麒麟的傳說。當時,麒麟和鳳、龍、龜,並稱為“四靈”。漢代的麒麟形象,與現在的鹿相似,頭上有獨角,角上長肉球。《毛詩正義》中說:“麟,糜身,馬足,牛尾黃毛,圓蹄;角端有肉。”與龍、風一樣,麒麒也是綜合化了的圖騰。

實際上,麒麟這種怪獸並不存在,它只是人們幻想中的“靈物”。封建統治者為了滿足政治上的需要,總是詭言麒麟出現,藉此歌頌所謂的“盛世”。

29、南無阿彌陀佛的來歷

信佛的人總是口唸“南無阿彌陀佛”,虔誠地祈求佛的保佑。

“南無”(音nā mó),是“歸敬”、“歸命”、“敬禮”的意思。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印度佛經《阿彌陀經》上說,信佛者只要一心長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臨死之前佛就會出現,將虔心禮佛者接引至“極樂世界”。所以,佛教的信仰者經常口唸“阿彌陀佛”。為表示尊敬,特地加上“南無”二字。這就是“南無阿彌陀佛”的來歷。

30、蓮花成為佛教文化的象徵

一種說法與釋迦牟尼降生的傳說有關。根據佛教傳說,釋迦牟尼本來是天上的菩薩,到迦毗羅衛國淨飯王處投胎。他降生之前,淨飯王的宮廷裡出現八種祥瑞,百鳥在王宮頂上聚集,四季花木盛開,特別是池沼中突然開放出大得像車蓋一樣的蓮花。得道後的釋迦牟尼,每當傳教說法之時,就座“蓮花座”,坐姿亦成“蓮花坐姿”,即兩腿交疊,足心向上。

另一種說法與印度的愛蓮風氣有關。佛教從初創起,就注意迎合民俗心理以吸引信徒。而在古印度,很多人喜愛蓮花。佛教的理想境界是不受現實世界汙染,超凡脫俗達到清淨無礙的境界。蓮花出汙泥而不染的風格象徵著佛教的理想。所以,佛教尊崇蓮花便作為一種習俗流傳下來。

31、鍾馗的由來

鍾馗是人們根據“終葵”的諧音,虛構出來的人物。“終葵”本是古時一種家用器物,今稱之棒槌。據說哪家若有人病了,人們就會以為有鬼在作祟,即用棒槌(終葵)去趕鬼。

據說在唐朝開元年間,唐明皇染上了惡疾,一個多月也不見好。一天夜裡,他在夢中看見有一個小鬼進屋偷竊,忽然來了一個大鬼把它吃掉了。唐明皇問大鬼是誰,對方回答說是終南山的進士鍾馗,因應試武舉不第,觸階身亡,發誓要為皇帝除盡天下的妖孽。

唐明皇醒後,病也好了,便命畫出鍾馗的像,並印發鍾馗捉鬼圖,隨後此法傳入民間,鍾馗便成了各家各戶的守門神了。

32、城隍的由來

城隍是保護城市的神,在冥界中是一種基層神仙。

周朝時,在除夕要祭祀八種神,其中就有“水”(即隍)和“庸”(即城)。在古代,人們稱無水的城塹為隍。後來,城市規模逐漸具備,絕大多數城市都是靠近水的。於是,水神和庸神合二為一,成為專門守護城池的城隍神了。

33、灶王

按照習俗,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日,人們要祭祀灶王,送灶王上天。灶王是什麼樣的神呢?

關於灶王的傳說,從商朝就開始了,而且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有人說灶王是身穿紅衣的美麗少婦;也有人說灶王是個老奶奶,主管飲食的事。到了漢代,灶王變成了男性。有人認為灶神是炎帝,因為他為人類帶來了火種;也有人認為灶神是祝融,因為他是帝嚳時代的火官。

傳說中的灶王,最初好像只管飲食煙火一類的事,後來權限擴大,專門監督人們的言行,定期向玉皇大帝報告。人們為了請灶王在彙報時多說些好話,少講些壞話,就要多多祭拜他。

34、財神

趙公明,又稱玄壇真君、趙公元帥,它是中國古代諸神中較重要的一位——財神。

《歷代神仙通鑑》卷九說,趙公明原是終南山人,秦時避亂修行,功成後被玉帝封為“神霄副師”。他頭戴鐵盔,手執鐵鞭,面色黝黑,身跨老虎,曾被封為“正一玄壇元帥”,為張天師守護仙爐,永鎮龍虎山。誰想求財,他能幫忙調和。

還有一種說法,說財神共有四個,即“正財神”趙玄壇、“偏財神”五路財神、“文財神”財帛星君、“武財神”關雲長。

“正財神”趙玄壇:他就是趙公明,身跨老虎,人向他求財,甚是靈驗。

“偏財神”五路財神:相傳,“五路財神”姓伍,被殺後陰魂不散,常常顯靈,幫窮苦人家得財,讓為富不仁者破財。

“文財神”財帛星君:他的臉白髮長,態度瀟灑,手上捧著一個寶盒。“招財進寶”四個字就由此而來。

“武財神”關雲長:自己不想發財而肯幫助別人發財,所以受到人們的敬重。

35、八仙

八仙都是道教神話人物,他們的傳說從漢朝就有流傳。分別是鐵柺李、漢鍾離(鍾離權)、何仙姑、韓湘子、呂洞賓、張果老、藍采和、曹國舅八位。

“八仙”各自的特點是:鐵柺李容貌奇特,能借屍還魂,富有強烈的反抗精神;漢鍾離能飛劍斬虎,點金濟眾,有治惡濟善之德;藍采和放蕩不羈,周遊天下,表現出爭取自由的性格;張果老精通萬法,變化莫測;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她堅貞不嫁,行動如飛,具有女性在婚姻戀愛問題上的新觀念;呂洞賓文武皆通,身兼數藝;韓湘子排難去險,見義勇為;曹國舅剛正不阿,平易近人,也善濟貧窮。

參考書籍: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識》——李琳,張保文

《年輕人要熟知的2000個文化常識》——王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