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針對美方打壓中國媒體駐美機構行為採取反制措施

3月18日,中國外交部發文:近年來,美國政府對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和人員的正常新聞報道活動無端設限,無理刁難,不斷升級對中國媒體的歧視和政治打壓,特別是2018年12月美方要求有關中國媒體駐美機構註冊為"外國代理人",2020年2月將5家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隨即又對上述5家媒體駐美機構採取人數限制措施,變相大量"驅逐"中方媒體記者。中方第一時間就美方錯誤做法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表達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並強調保留做出反應和採取措施的權利。

中國外交部:針對美方打壓中國媒體駐美機構行為採取反制措施

中方宣佈,自即日起:

第一,針對美方將5家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列為"外國使團",中方對等要求"美國之音"、《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時代週刊》這5家美國媒體駐華分社向中方申報在中國境內所有工作人員、財務、經營、所擁有不動產信息等書面材料。

第二,針對美方大幅削減、實際驅逐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員工,中方要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年底前記者證到期的美籍記者從即日起4天內向外交部新聞司申報名單,並於10天內交還記者證,今後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繼續從事記者工作。

第三,針對美方對中國記者在簽證、行政審查、採訪等方面採取歧視性限制措施,中方將對美國記者採取對等措施。

中方上述措施完全是對美方無理打壓中國媒體駐美機構被迫進行的必要對等反制,完全是正當合理防衛。美方有關做法專門針對中國媒體,是基於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嚴重損害中國媒體的聲譽和形象,嚴重影響中國媒體在美正常運作,嚴重干擾中美正常人文交流,暴露其自我標榜的所謂"新聞自由"的虛偽性。中方敦促美方立即改弦更張、糾正錯誤,停止對中國媒體的政治打壓和無理限制。如果美方一意孤行,錯上加錯,中方也必將採取進一步的反制措施。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我們始終歡迎各國媒體和記者依法依規在中國從事採訪報道工作,並將繼續提供便利和協助。我們反對的是針對中國的意識形態偏見,反對的是借所謂新聞自由炮製假新聞,反對的是違反新聞職業道德的行為。希望外國媒體和記者為促進中國與世界的相互瞭解發揮積極作用。


延伸閱讀:

辱華拒不道歉!外交部:吊銷《華爾街日報》三名駐京記者的記者證

在19日的外交部網上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上週,外交部發言人就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辱華文章要求《華爾街日報》公開正式道歉並查處相關責任人,請問《華爾街日報》是否已就中方要求做出回應?

對此,發言人耿爽表示,2月3日,《華爾街日報》刊發美國巴德學院教授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撰寫的評論文章。該文詆譭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努力,報社編輯還為文章加上了《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這種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聳人聽聞標題,引起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和國際社會廣泛譴責。

耿爽稱,中方已就此多次向《華爾街日報》提出嚴正交涉,闡明中方的嚴正立場,要求《華爾街日報》認識到錯誤的嚴重性,公開正式道歉並查處相關責任人,同時保留對該報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

但遺憾的是,《華爾街日報》迄今仍在推諉、搪塞,既未公開正式道歉,也未查處相關責任人。

耿爽表示,中方依法依規處理外國記者事務。對於發表種族歧視言論、惡意抹黑攻擊中國的媒體,中國人民不歡迎。鑑此,中方決定從即日起,吊銷《華爾街日報》三名駐京記者的記者證。中方將繼續按照國際慣例,依法為各國記者在華採訪提供支持和便利。


文妄稱中國是"亞洲病夫",中方要求《華爾街日報》公開道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月10日表示,針對美國《華爾街日報》上週發表題為"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的文章,中方已向《華爾街日報》社提出嚴正交涉。中方要求《華爾街日報》認識到錯誤的嚴重性,公開正式道歉,並查處相關責任人。但迄今《華爾街日報》仍在敷衍、搪塞。

耿爽表示,《華爾街日報》刊登的這篇文章詆譭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努力,報社編輯還為該文章加上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聳人聽聞的標題,既違背客觀事實又違反職業道德,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引起廣大中國民眾的憤慨和譴責。"中方敦促《華爾街日報》正視中方關切,嚴肅回應中方的要求。中方保留對該報進一步採取措施的權利。"

該文章也引起美國主流媒體和網友的批評。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網站8日發文稱,《華爾街日報》因為發表貶損中國人的文章遭到批評,"亞洲病夫"在歷史上一直被用做描述中國人疾病纏身和不潔。"社交媒體用戶猛烈抨擊了該文章,因為它重現了一種過時的刻板印象,而對一種嚴重疾病的暴發輕描淡寫。"報道稱,該文章的作者米德在推特上分享了他的文章,遭到了數百次批判性回應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批評。加州州立理工大學波莫納分校社會學家、副教授安東尼·奧坎波說,該文章標題以一種"非人性化的方式"來描述疫情。他說,目前大約有400萬華人居住在美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移民。該文章對與中國有個人和情感聯繫的人的感受漠不關心。"很多人死了,突然死了",奧坎波說,"無數人的生活永遠改變了。因此,我對這個文章的最初反應是,他們對人性的關懷在哪裡?"

在《華爾街日報》的該報道頁面下,已有超過300條評論。一位名為Nick Fountain的訂閱用戶說,難以想象在《華爾街日報》上看到這樣的文章,該報的編輯標準如此之低,"極度令人失望、羞恥,希望編輯部有人站出來改正這個錯誤,彌補損失"。


新華微評:詆譭中國,其病在心

《華爾街日報》日前刊文,對中國抗擊疫情的努力加以詆譭,並妄稱中國是"亞洲病夫"。這些抹黑言論令人不齒,暴露了一些人心存偏見、自私狹隘的"心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舉國動員、全面部署、快速反應,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的防控舉措,全力以赴抗擊疫情,國際社會有目共睹。一些西方媒體對中國人民的抗疫努力視而不見,反而大潑髒水,既是對事實的嚴重歪曲,也違背了媒體職業道德。懷著"心病"看中國,看不到一個真實、客觀的中國;心態扭曲詆譭中國,最終受辱的只能是自己。


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人民日報、北晚新視覺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